眾所周知啟動要求對手擊球的一瞬間,站定并作出準備動作,并穩(wěn)定重心,然后作出預(yù)判,等待對手擊出球。今天和大家討論的重點就是啟動的時候如何穩(wěn)定重心及腳如何移動的問題啦~~


啟動的一瞬間,不論你是處于任何狀態(tài)(靜止或運動),無論你左腳或右腳在前,無論你兩只腳都在地面上還是有一只腳在空中,你都必須講兩只腳迅速站成啟動的姿態(tài)。下面以標準的啟動姿勢(兩腳略比肩寬,右腳比左腳略前半個腳掌)為例,講解正確和錯誤的重心及腳步移動。

正確的起動方式
不論你的雙腳處于任何位置,以重心為參考, 重心迅速降低(沒有前后左右的運動)的同時,將兩腳運動到起動應(yīng)該在的位置(強調(diào)兩只腳同時移動)。
降低重心的原因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失重的環(huán)境以利雙腳的同時移動,如果不創(chuàng)造失重環(huán)境,兩只腳不可能同時移動,而創(chuàng)造失重環(huán)境,要么重心降低,要么就是跳起來。
現(xiàn)在很多人認為小跳過時了可能就是認為起動如果跳起來就會很慢,只要重心迅速降低就可以了。但是重心降低嚴格意義上講還是小跳的衍生,動作都是一樣的,不過腳沒離地而已。

錯誤的移動方式
以左腳為參考,左腳站立不動,右腳向左腳的左前方邁到正確的位置,或者以右腳為參考,左腳移動。
為什么說這兩種是錯誤的呢,因為重心肯定是在你兩腳之間的,如果某只腳不動,另外一只腳去找位置,其實你的重心還是跟著你移動的那只腳在移動的,等你重心停下,其實別人的球已經(jīng)打出來了,所以起動就慢了。

上面說的可能比較抽象,打一個簡單的比方。
比如我們現(xiàn)在處于立正的狀態(tài),然后要做出跨立(兩腳平行,與肩同寬)的動作,那么我們有兩種方式移動。一種是軍訓(xùn)時的標準動作,左腳不動,右腳向右邁出一小步,這時你的重心會跟著你的右腳向右移動,因為重心要移動,所以就很慢。另外一種移動的方式就是羽毛球的標準動作——重心低降(只是降低,沒有左右移動)的同時左腳向左移動一點,右腳往右移動一點,也同樣能夠完成兩腳與肩同寬的動作。(是不是感覺自己小跳了一下?)

同理,我們不論處于什么狀態(tài)(哪只腳在前,哪只腳在地面),不論采用什么樣的起動姿態(tài)(哪只腳在前,雙腳分多開),只要對方擊球的時候重心一降,左腳和右腳同時去找他們各自應(yīng)該處于的位置,這就完成了所謂的小跳動作,只等待判斷對方的出球。
至于小跳的時機和小跳以后的動作,小跳的目的是穩(wěn)定重心,準備好判斷,判斷好了當然是邁出步法的第一步。至于小跳的時機和具體的動作大家可以看一場專業(yè)的單打,看是不是對手擊球的一瞬間小跳。無論他們在跑還是在走,總是那一瞬間是雙腳著地,兩腳的位置因形勢而不同。或者大家參照網(wǎng)球接發(fā)球的動作,網(wǎng)球接發(fā)球的小跳動作很明顯,對掌握小跳的時機很后幫助,大家可以參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