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不愛辛棄疾 文◎七女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現(xiàn)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其詞藝術(shù)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辛棄疾逝世,年68歲。 蘇軾、辛棄疾相比,最喜歡的還是辛棄疾。喜歡他的豪爽,字里行間透露的陽剛之氣。作為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只能是曠達,而辛棄疾才是真豪放,也許這也是他的軍人性情——“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而這豪放中又不乏詼諧,實在是讓人不愛都難。 當然,單單一個豪放是不足以表現(xiàn)他的詞的。稼軒詞題材廣闊,體裁多種,風格更是多樣化?;蚴闱?,或詠物,或鋪陳事物,或論道說理。有的“秾纖綿密”,有的“奮發(fā)激越”,有的“悲歌慷慨”,多姿多彩。他也有憂傷,他的憂傷是那種眼里含著淚,唇角卻還在笑的男兒性情。他也有清麗,他的清麗是那種粗獷里透著萬般柔情的氣魄。 宋詞家張炎則說:”皆景中帶情,而存騷雅?!?《詞源》) 黃蓼園說:“此必有所托,而借閨怨抒其志乎?”(《蓼園詞選》) 清代沈謙說:“稼軒詞以激揚奮厲為工,至“寶釵分,桃葉渡?一曲,昵狎溫柔,魂消意盡,才人伎倆,真不可測?!?《填詞雜說》) 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高度評價此詞:“婉雅芊麗。稼軒亦能為此種筆力,真令人心折?!薄俺咚厝缃窈翁幰玻试埔琅f無蹤跡”最為“婉妙”。 稼軒詞是他的生命意識的自然流淌。他將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呼聲,以及自己全部的生命理想都融入了他的壯麗詞作。因此,葉嘉瑩先生說:“辛氏乃是一個能以英雄豪杰手段寫詞而卻表現(xiàn)了詞之曲折含蘊之特美的一位杰出的詞人。”(《論辛棄疾詞》) 然而,早以前對辛棄疾的認知并不多,只不過是隨堂背一些他的詞,不求甚解。 不做過深過多了解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稼軒的詞用我們現(xiàn)代漢語讀起來并不算朗朗上口,也許是不太押韻的緣故。其二,稼軒愛用典,致使有些詞較為難懂,這也許就是他被人稱作“掉書袋”的緣故吧,因為當年讀書時,對于古典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對稼軒詞也頗為耿耿于懷。 至后來,隨著讀書的增多,對古典文化的喜愛,便發(fā)現(xiàn)了稼軒詞的精妙。稼軒對典的運用,就仿佛點兵一樣,想用哪個,直接調(diào)兵遣將,那些古人典故,對他來說,手到擒來,不在話下。因此,對稼軒更是佩服不已。 稼軒長期隱居農(nóng)村,對農(nóng)村生活觀察仔細,體會深刻。他寫的一首詞《玉樓春》是農(nóng)村小唱,詞作清新活潑,詼諧幽默。 玉樓春 宋·辛棄疾 三三兩兩誰家女?聽取鳴禽枝上語。 提壺沽酒已多時,婆餅焦時須早去。 醉中忘卻來時路,借問行人家住處。 只尋古廟那邊行,更過溪南烏桕樹。 上下兩片,為兩幅圖景,相映成趣。上片三三兩兩結(jié)伴而行的女子,聽到樹上的鳥語仿佛人語:“提壺出門打酒,婆母烙餅焦糊”。提壺、婆餅焦皆鳥名。下片則是回憶昨夜貪歡醉倒的一幕,寫其錯把松動當人動,醉態(tài)可掬。 劉克莊論辛詞“其秾麗綿密處,亦不在小晏、秦郞之下”(《后村詩話》),深以為然。 稼軒還有一首詞,我們大多數(shù)人耳熟能詳,那就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說起這首詞,還有一個小故事。這首詞是稼軒寫給陳亮的。這陳亮,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字同甫,也是一個豪放不羈的人物。話說,一日陳亮騎著馬,走著走著,馬突然就不走了, 怎么打都不走,陳亮急了,揮刀砍下了馬的頭,還說,既然你不走了,我陳亮也騎不得你了,我還要你有什么用!這一幕,恰好被稼軒看到了。于是差遣兵士把陳亮請了去。二人徹夜長談,仿佛是遇到了知己,盡興處,無酒不歡啊,于是二人開懷暢飲,邊飲邊聊。俗話說,酒后失言,這稼軒喝多了酒,嘴就沒把門的了,大罵宋王朝,大罵時事,大罵貪官污吏,這一通罵,過癮了,盡興了,一覺睡去,沒事兒了。 可是這陳亮睡不著了,輾轉(zhuǎn)反側(cè),尋思來尋思去,二人談了那么多,這稼軒又是一通罵,雖說醉酒,但是酒醒后若是想起來,會不會擔心我把這些話傳出去,把我給殺了呢。不行,我得走。于是,陳亮連夜騎馬而去。 待稼軒醒來,發(fā)現(xiàn)陳亮已走,問及兵士,方知夜半就走了。思來想去才知緣由。不由得后悔莫及,后悔自己說那么多話,讓陳亮誤會而走。于是寫下了這首詞,差人給陳亮送了去。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fā)生。 由此也可見得,酒多了誤事兒啊。 聽說辛棄疾常常醉酒,大概軍人都好酒吧,有一次辛棄疾又喝醉酒了,獨自走在野外,那步伐,夠逗比,左八字右八字,前八字后八字,外加中八字,整個兒在那兒畫圈兒了,可巧,前面看到一棵松樹,醉眼朦朧,把松樹當成人了,可勁兒在那兒白話,問松樹:怎么樣,我不算醉吧,我還能喝吧……這松樹就是不理他。辛棄疾沒轍兒,恰好一陣風,(⊙o⊙)哇的就吐了個不剩,然后倒在那兒睡著了。第二天醒來,想起來昨夜的行為,不禁對自己失笑,然后把昨夜舉動吟就了著名的《西江月·遣興》: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哈哈哈,辛棄疾如此幽默詼諧豪放,怎能不喜歡! 辛棄疾還有很多詞,風格多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 春且住。 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 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 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 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欲共高人語。 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 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fā)??傁虺钪邪?。 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版權(quán)聲明:文章源于網(wǎng)絡(luò),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
來自: 青木森森 > 《詩詞歌賦聯(liá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