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真情至性動人心 碩博 源自《語文報·高中版》2009年第20期 一封《陳情表》,篇幅不足500字,卻千古傳誦,以至人言“讀《陳情表》不下淚者,此人必不孝”。作者李密也因而成了封建時代立德立行的楷模,被后世的史官載入正史《孝友傳》。時至今日,擊節(jié)稱賞的仍然不乏其人,而這恐怕要歸因于表中所陳的一種不假雕飾、打動人心的真切之情。 因“劉病日篤”而割舍不下的盡孝之情。文章首先敘述自己命運的坎坷,介紹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纏身的困境,進而激起晉武帝憐憫之情,突出自己的盡孝之情。作者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兇”八個字,概括寫出自己幼年的悲慘遭遇,落筆酸楚?!吧⒘?,慈父見背”,此其一悲;“行年四歲,舅奪母志”,又一不幸。更甚的是,由于家境凄慘,自己自幼便疾病纏身,九歲還不會走路。而家境又“零丁孤苦”“門衰祚薄”,老祖母帶病把自己拉扯成人,當(dāng)付出多少艱辛。讀此怎不讓人頓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之感,且對作者產(chǎn)生深切的同情呢?如今祖母“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在老祖母床前盡孝,責(zé)無旁貸,義不容辭。這是用事實傾訴“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字字哀痛,聲聲落淚。李密將自己對祖母的這份孝情大肆渲染,讓人感受到祖孫之間那份深厚的不離不棄的感情,旨在以此作為請求暫緩赴任的理由,以期得到晉武帝的同情和諒解。 因“沐浴清化”而對于朝廷的感恩之情。為了使皇上不致于對他的“辭不赴命”“辭不就職”產(chǎn)生誤解,作者一方面訴說“臣以供養(yǎng)無主”,確有特殊困難;另一方面,又以退為進,表達自己對于朝廷的感恩之情。其中有對晉武帝的頌詞,更有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胺钍コ?,臣子稱君之詞,“沐浴清化”,更是臣子無比感激新朝的話。接著作者具體地陳述事實,先寫州郡兩次推薦,“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因“辭不赴命”接著又是“詔書特下,拜臣郎中”,不久又“除臣洗馬”,后兩次官職的任命,是由皇帝、朝廷直接下達,而且都是委以重任。敘述朝廷的優(yōu)禮之后,李密寫到“非臣隕首所能上報”,極為誠懇、委婉、謙恭地表達了內(nèi)心無比感恩戴德的情懷。在文章的后面,作者又以個人的經(jīng)歷、遭遇,從兩方面訴說效忠朝廷的心志。其一是為了消除皇上對自己是否是“矜名節(jié)”的懷疑,追述少時就已任職偽朝,本來就是冀求官職顯達的,并沒有什么夸耀自己名聲、節(jié)操之意。其二是為了表白自身確有奉詔之愿,并不是對朝廷有異心,自述自己為亡國賤俘,身份卑微,能蒙受恩德顯達升官,確是感激不盡,哪還敢猶豫遲疑,或另有他求。這樣晉武帝的猜疑與戒心便消除了。文末“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的保證,更誠摯地表達了作者對晉武帝生死相報的無限忠誠和萬分感激之情。 (111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