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奇,香港浸會大學教授,著名中醫(yī)學者和中醫(yī)臨床家
糖尿病的病理是氣陰兩虛,病及五臟,以脾腎為重點。 氣虛責之于脾。脾虛的形成與飲食直接有關(guān),還和缺少運動與體力勞動、精神緊張壓抑有一定關(guān)系。脾虛者形盛氣弱,痰濕內(nèi)盛,血行遲緩,常見表現(xiàn)有疲倦乏力、肥胖等。 陰虛責之于腎。中老年的陰虛,多為腎陰虧耗(年幼的糖尿病患者,則為先天不足),可由五臟六腑虛損引起。這就是張介賓說的“久病不已,窮必及腎,害必歸陰”。陰虛則陽亢無制,水火失衡,五內(nèi)燔灼。腎陰虛表現(xiàn)為渴而多飲多尿,夜尿多,頭暈目眩,腰酸腳軟,體重驟減等。 基于糖尿病緣于氣陰兩虛及兼挾瘀血、痰濁的認識,我治糖尿病,常用自擬“四桑湯”為基本方(桑葉、桑椹、桑白皮、桑寄生)加減治療。 方中桑葉甘寒微苦,古方如桑杏湯、清燥救肺湯都用它來治療燥熱傷肺?,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其所含脫皮固酮能促進葡萄糖轉(zhuǎn)化為糖元,可降血糖。 桑椹甘寒,滋肝腎,補陰血,潤腸道。《本草經(jīng)疏》云:“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陰之藥,”唐以前即用它治療消渴。 桑白皮性寒涼,有清瀉肺火之功,《別錄》說它能療“熱渴”,宋人方書中常用以之治療消渴。 桑寄生苦而甘平,除了可祛風濕、補肝腎、降血壓、抗病毒外,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經(jīng)十多年使用,初步驗證了此方對降低血糖、改善癥狀有一定作用。后來,我又在方中加用了苦瓜,是謂“四桑苦瓜煎”。 苦瓜不僅可降糖,也能降壓、降脂,苦而不燥,涼而不凝,可用鮮者榨汁,1次1-2根,1日2次服用,怕苦者以之入煎劑中。 氣虛者加黃芪、黃精、山藥、白術(shù)、蒼術(shù)(二術(shù)用來健脾助運化); 陰虛者加生地、熟地、麥冬、天冬、枸杞子、玄參、女貞子、五味子、仙人杖; 燥熱者加石膏、黃連、天花粉、知母、地骨皮、功勞葉; 血瘀者加丹參、鬼箭羽、葛根、赤芍、川芎、當歸、益母草或茺蔚子; 血脂高者加澤瀉、干荷葉、虎杖、草決明、首烏、山楂。 2型糖尿病患者若能堅持服藥2-3個月,可停用西藥降糖藥,血糖恢復正常,癥狀也相應得到改善。治療過程中,應適當?shù)乜刂浦魇?、戒酒,適當體育運動也很重要。 我治糖尿病的案例 曾治李某,男,52歲,2000年7月23日初診。既往有高血壓、哮喘、冠心病病史,近兩個月來體重驟減,乏力,口干,常有饑餓感,大便干,尿多。查空腹血糖15mmol/l,餐后血糖24mmol/l,面色黯黑,舌紅,脈滑數(shù)。 擬養(yǎng)陰益氣、清熱活血方:生地15g,黃連6g,天花粉15g,知母10g,丹參15g,益母草20g,僵蠶10g,山藥30g,黃芪30g,黨參12g, 桑白皮30g,川芎10g,赤芍10g,鬼箭羽15g,石膏30g,五倍子10g,12劑水煎服。另用苦瓜汁,1日2杯。 2診:藥后空腹血糖下降到8.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為17.9mmol/l,舌凈紅,口渴減輕,上方加麥冬、枸杞子、五味子,12劑水煎服??喙现?日2杯。 3診: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分別為5.7mmol/l和13mmol/l,舌凈,口不渴,無他苦。 原方加葛根30g,玄參12g,12劑水煎服,苦瓜汁照服。 4 診:疲乏,舌紅,眼眶周圍黯黑,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分別為5.7mmol/l和13.9mmol/l,口已不干,腹部受涼后腹瀉,此時重點改為治氣虛:黃 芪50g,枸杞子15g,黃精15g,丹參15g,鬼箭羽30g,葛根30g,益母草25g,蒼白術(shù)10g,熟地12g,石斛30g,煅牡蠣30g,黨參 20g,五倍子10g,山藥30g,赤芍10g,桑白皮30g,12劑水煎服,苦瓜汁照服。 5診:精神、體力見好,大便次數(shù)減為1日1-2次,脈轉(zhuǎn)緩柔,舌紅,眼眶黑漸退,空腹血糖4.3mmol/l,餐后血糖7.7mmol/l。 上方加桑椹20g,桑寄生15g,雞血藤20g,繼續(xù)服藥80劑,血糖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停湯藥及苦瓜(因時已冬季,苦瓜較貴),服六味加黃丸,早晚各服9g。隨訪至本文成文之時,血糖穩(wěn)定,精神、體力好,體重亦穩(wěn)定。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紹奇談醫(yī),如有疑問微信lixiaobu1840 歡迎關(guān)注“國醫(yī)健康薈” 一鍵擁有優(yōu)質(zhì)養(yǎng)生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