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盡孝道?所謂知恩者才能報恩,在我們的教學當中,總會跟孩子們談到母親從懷孕到生產(chǎn),以及養(yǎng)育的辛苦歷程,讓孩子們體會到母親的恩德。首先我們會跟小朋友講一個故事。佛陀有一次經(jīng)過一個地方,見到地上有一堆枯骨,佛陀就向這一堆枯骨頂禮。學生就問:“佛陀,您為什么給這堆枯骨頂禮?”佛陀就說:“這些枯骨可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或是前世祖先,所以我要恭敬禮拜。”拜完之后,佛陀就叫學生把這堆枯骨做分類,顏色較黑的分一堆,顏色較白的分一堆。學生就問:“這兩堆枯骨,為何一堆比較黑,一堆比較白?”佛陀告訴學生:“較黑的骨頭是母親的骨。因為在懷胎的過程中,胎兒的營養(yǎng)都來自于母親,因此母親的鈣質(zhì)流失很多,而且養(yǎng)育的過程也十分辛勞,致使母親日漸憔悴,所以母親的骨頭顏色比較黑,重量也比較輕?!?/span> 母親十月懷胎,到最后身負幾十斤的重量,非常辛苦。我們曾做過一個活動,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雞蛋,讓他們在當天保護好這顆雞蛋。結果如何?雞蛋幾乎是全軍覆沒。他們本應保護這顆雞蛋,但是差不多三分鐘就忘記了,漸漸就開始蹦蹦跳跳,雞蛋就破了。我們借由這個體驗對學生們講:“你看,一顆小小的雞蛋,你們一天都保護不了,而母親保護你這么大的一個小孩,能保護十個月,所以非常辛苦?!蹦赣H懷孕到了后期,怎么躺都不舒服,連覺都睡不好。十個月之后還要生產(chǎn),那更是辛苦,也很痛苦。 生產(chǎn)的劇痛比癌癥還痛。產(chǎn)床上有兩根很粗的鋼柱,為什么有兩根鋼柱?因為陣痛的時候可以拉住鋼柱撐一下,把疼痛轉(zhuǎn)移到拉力當中,相當辛苦。我們跟小朋友說:“那兩根鋼柱都已經(jīng)彎曲了,是什么樣的力量讓鋼柱彎掉了?是媽媽生產(chǎn)時痛的力量把鋼柱給拉彎了,所以這兩根鋼柱見證了媽媽生產(chǎn)的辛苦?!蔽覀兘又鴷∨笥延懻?,媽媽生完孩子之后,有沒有說痛死我了?或是當孩子長大之后,她跟孩子說,我生你的時候痛死了。有沒有這樣講?都沒有。縱使她經(jīng)歷了如此的痛苦,生產(chǎn)后的第一個念頭還是想著孩子是否健康、孩子現(xiàn)在如何。所以,母親對孩子的關懷,使她連這樣的痛苦都能放下,這是母親生產(chǎn)的恩德。 懷孕期間,許多孕婦因為身體不適,時常會嘔吐,但還是勉強自己把食物吞下去。為什么?她想著要把營養(yǎng)吃下去,才能讓胎兒更健康。孩子出生之后,母親要哺乳,也是要攝取很多的營養(yǎng)供給孩子。所以,孩子生下之后,養(yǎng)育的工作更加辛苦,母親會非常勞累。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們:“懷孕時,總希望趕快把孩子生下來。生產(chǎn)之后,又很想把孩子再裝回去?!睘槭裁??因為生下來之后更辛苦。 記得我的小外甥一歲以前常住在我們家,有時候晚上不睡覺吵鬧,家里的人就輪番上陣抱他,一個換一個,我也成了這個行列中的一員,但常常抱不到半小時,我就撐不住了。所以母親養(yǎng)育孩子的確十分辛苦。 我母親生了三個孩子,我聽爺爺說,母親早上要教書,所以第二節(jié)課一下,就趕緊回家喂我們吃奶,之后又馬上跑回學校上課。我母親說,她在養(yǎng)育我們的時候,常常因為太累了,下課的鈴聲剛剛響起,人就趴在講桌上睡著了。她說,不知道有多少節(jié)課,都是學生把她搖醒:“老師,上課了?!庇忠ぷ鳎忠斈赣H,又要把家里的事都處理好,確實相當辛苦。 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們理解到,他們的整個成長過程讓母親非常辛勞,要讓他們感念母親對他們的恩德。許多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很感動,甚至掉下眼淚。于是我們就借機更進一步:現(xiàn)在既然知道了媽媽的恩德,就應該懂得報恩——當一個孝子。如何當一個孝子?是不是長大之后,賺大錢給媽媽花?買大房子給媽媽???這太遙遠了。我們引導孩子,要讓他從當下就開始,落實在生活中。即使拿一次拖鞋,也是幫媽媽一個忙。甚至于幫媽媽拖地,幫媽媽分憂解勞,這都是在盡自己的一分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