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為此道歉? 2016.04.02 12:49閱讀345萬 沒錯這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往往凌駕于是非對錯之上,比“做錯事”更可怕的是“得罪人”。 一位女明星去當伴娘,化好妝盤好頭穿著抹胸紗裙,然后被新郎和伴郎們抬起來打算扔到水里,幸虧被人攔住,這狼狽的一幕沒有發(fā)生。視頻流出后網(wǎng)友紛紛指責新郎和伴郎們。 然后,女明星出來哭著道歉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么最不應(yīng)該道歉的人第一時間出來道歉了? 不如我把類似場景替換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吧: 一個男同事以開玩笑為名,對一個女同事胡言亂語、拍拍打打,女同事急了吵起來,引來很多同事圍觀。領(lǐng)導(dǎo)把當事人叫去過問和調(diào)解此事,同事們則竊竊私語。有人說“哎呀這女的平時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這時候裝什么貞潔烈女?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嘛”;有人說“哎呀這女的也太矯情了,大家都是同事開個玩笑而已,你又不會掉塊兒肉,非要搞得興師動眾,情商真夠低”;有人說“哎呀以后可沒人敢跟她開玩笑了,惹不起躲得起嘛,難怪她嫁不出去啊哈哈哈”…… 過幾天這女同事就道歉了:對不起,是我錯了,男同事只是跟我開玩笑,并沒有惡意,怪我太沖動,不會處理問題。結(jié)果影響了公司的形象,破壞了團隊的團結(jié),給領(lǐng)導(dǎo)帶來了麻煩,妨礙了同事們的工作。我錯了,下次不會這樣了。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情節(jié)似曾相識、并不陌生? 是啊,受害人反而道歉了,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她面臨比被騷擾更加巨大的壓力,這壓力讓她無法承受,以至于她寧可出來道歉。至于這壓力是什么?還用說么,就是中國這種熟人社會里無處不在的人情壓力唄! 在柳巖道歉視頻的評論中,有一個高贊評論:“……客觀來說,的確是由于和柳巖相關(guān)的視頻才導(dǎo)致一場婚禮和眾多腕兒遭到抨擊。網(wǎng)友的憤怒只是一時之快,但柳巖還要在圈里混。如果不做個低姿態(tài),以后誰還敢叫她去婚禮?再見現(xiàn)場的人如何才能不尷尬?柳巖聰明,得體。” 我不得不說,這段話確實太贊了!它完美地展現(xiàn)了什么叫做“把庸俗和世故當作情商”。 導(dǎo)致這場婚禮和明星們被抨擊的根源是什么?是新郎和伴郎們刺眼而失當?shù)男袨?,還是受害人本身? 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結(jié)果不是“以后誰還敢叫那些伴郎去婚禮”,而是“以后誰還敢叫柳巖去婚禮”?不是伴郎們?nèi)绾尾拍懿粚擂?,而是柳巖如何才能不尷尬? 而這段話暗含的邏輯就是:我不關(guān)心你有沒有受傷害,我也不關(guān)心這里面有什么是非對錯,我就告訴你,你要不出來道歉你以后在圈里就沒法混!——這就是人情壓力,雖然它以褒獎的方式說出,但實際上卻隱藏了脅迫。 這樣的話可以堂而皇之的說出,還獲得眾多點贊?在我看來,這種宣揚庸俗世故價值觀的贊揚,實在比直接罵人還惡心。 而人情壓力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能量巨大,在一個熟人社會中更加難以抗拒。它不只發(fā)生在娛樂圈,實際上它遍布在中國社會的每個角落。 另外,柳巖道歉不是個人行為,而是跟公司商量后的結(jié)果。這也充分說明一點,這家公司本身也不關(guān)心對錯,只想讓這場風波盡快過去。而息事寧人最便捷快速、最節(jié)省成本的方式,當然就是讓受害人出來聲明自愿了! 這樣就可以理直氣壯建立另一個邏輯:人家當事人都說沒事了你們還瞎BB什么?! 其實這種話根本不值一駁,當事人委屈求全也好、維權(quán)到底也罷,都是基于個人考量的選擇,這無可厚非。但這根本不影響別人對于這件事的觀感和評價。一些被強奸的女性選擇不報案,一些被拐賣的女性真的跟對方組成了家庭,所以?強奸和拐賣就對了?別人就說不得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柳巖過去在女性觀眾中的評價并不高,為什么這次卻能引發(fā)如此浩大的支持和聲援? 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娛樂圈八卦,它引發(fā)了女性群體的感同身受: 有多少人曾經(jīng)在婚禮和飯局上被人灌酒、捉弄和揩油? 有多少人在職場上被迫忍受同事那些自以為幽默的葷段子和號稱“無傷大雅”的身體接觸? 有多少人在表現(xiàn)出拒絕和生氣之后,立刻被教育“你怎么這么矯情\不懂事\不大氣\假清高\情商低\不會做人\開不起玩笑\……”? 有多少人明明是受害者卻只能息事寧人、甚至倒反要出來道歉,因為擔心以后在這個人情交織的圈子里沒法混? …… 如果說,一開始,關(guān)于“鬧伴娘”的討論,還僅僅限于女性話題,那么柳巖哭著道歉的視頻,則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 沒錯這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往往凌駕于是非對錯之上,比“做錯事”更可怕的是“得罪人”——而這一點正在被很多人視為“情商”。 而這一點,無論你是不是柳巖、當不當伴娘、是不是女性,你也一樣活在其中,時時刻刻為此付出著代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