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曾任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長,是我國首位自主退休的兩院院士。
2004年,秦伯益主動申請退休,報到中央軍委獲得批準。自此,秦老辭謝一切社會兼職,辭謝一切無關(guān)應酬,專注于旅游,令人羨慕。 秦老的退休生活豐富多彩,對退休生活也頗有感觸。今天整理出來,就是希望秦老的經(jīng)驗,能啟發(fā)更多的老年朋友人,讓大家擁有幸??鞓返睦夏晟?! 老年生活是一個人一輩子的積累在最后階段的體現(xiàn)。無論什么時候,人要有自己的興趣、追求,可大可小。否則心如死灰,就會日薄西山。 養(yǎng)老,根本的還是要靠自己。 靠自己選擇最適合于自己的養(yǎng)老方式,然后創(chuàng)造好條件,磨合好關(guān)系,使晚年生活和諧美滿。 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臨終時期,養(yǎng)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腦子清楚時做好安排。 什么年齡干什么事。當齡時應恪盡職守,干得有聲有色。過了這個階段,就應調(diào)整心態(tài),進入新情況,無怨無悔。 做奶奶、太婆了,如果還要事必躬親,不肯超脫,勢必自尋煩惱,難求和睦。 有些人在位時叱咤風云、志滿意得,退休后立即精神萎靡、牢騷滿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老年生活的特點,沒有及早為老年生活做好準備。 相反,有的老人活得明白,及早做好準備,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活得舒坦,活得瀟灑,活得有尊嚴。 現(xiàn)實社會中,常有社會地位很高,經(jīng)濟情況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經(jīng)濟條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 他們的差別在于心態(tài),在于會不會安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勉強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幾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干到老”,還要“老當益壯”。這些口號,原來的精神雖然是積極的,在革命和建設的某些時刻也是需要的,但不科學、不實際,無益于老人。 世界在變,自己也在變,怎么能“幾十年如一日”呢?老了自然要衰,怎么還能“壯”,而且“當益壯”呢? 我們這一代人在長期的革命歷練中養(yǎng)成了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只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過于自苦。 死亡既然是最后的歸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過多地害怕了。一切順其自然,交給“命運”就是了。 秦伯益院士的這8句話實在是太精辟了,值得所有中老年朋友看一看!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 榮經(jīng)理:fwrw2016 “新老人”網(wǎng)友進我們的微信交流群可加微信: 楓網(wǎng)小符:fwxf08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