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蒙田隨筆集》書摘

 優(yōu)雅a 2016-04-03

1.    愛情與友誼

我承認,愛情之火更活躍、更激烈、更灼熱。

但愛情是一種朝三暮四、變化無常的情感,它狂熱沖動、時高時低、忽熱忽冷,把我們系于一發(fā)之上。而友誼是一種普遍和通用的熱情,它平和穩(wěn)健、冷靜沉著、經久不變,它愉快而高雅,絲毫不會讓人難過和痛苦。再者,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東西越要追求。

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也就是說,進入意愿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弱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為目的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復存在。相反,友誼越被人向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誼只是在獲得以后才會升華、增長和發(fā)展,因為它是精神上的,心靈會隨之凈化。在這完美的友誼下面,我也曾有過輕佻的愛情,我這里不想多談。因此,這兩種情感都曾在我身上駐留過,它們互相認識但從不比較。友誼不懈地走自己的路,它在高空飛翔、傲氣凜然,鄙夷地注視著愛情在它下面堅持走自己的路。

“愛情是一種獲得友誼的嘗試,當某人美麗的外貌吸引我們時,我們就想得到他的友誼”?!爸挥械刃愿衽c年齡變得成熟和牢固時,才能對友誼作出完整的判斷”。

此外,我們通常所謂的朋友和友誼,只是指由心靈相通的機遇相聯(lián)結的頻繁交往和親密關系。在我所謂的友誼中,心靈互相融合,且融合得天衣無縫,再也找不到聯(lián)結處。若有人逼問我為什么我喜歡他,我感到很難說清楚,只好回答:“因為是他,因為是我?!?/span>

 

我很善于獲得世間少有的甘霖般的友誼,并能將它一直保持下去。我如饑似渴地尋求志趣相投的朋友,十分貪婪地投入這種交往,所以自己禁不住眷戀這種友情,同時也給我和交往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已多次體驗過這樣的幸運。但對一般的泛泛之交,我卻有點疏遠冷漠,因為我的言談舉止如果不能像張滿的風帆充分展開就會不自然。何況還在我年輕時,命運已讓我習慣于品味那獨一無二、完美無缺的友誼,因此我便有些厭惡別樣的交情。

我贊賞多層面性格的人,這種人既能張也能弛,既能上也能下;不管命運把他擺在哪里,他都能隨遇而安;他能同鄰里聊他的房子、他的狩獵情況,乃至他和別人的糾紛,也能興致勃勃地和一個木匠或花匠談天;我羨慕有些人,他們能讓最末等的仆役感到可親可近,還能以適合下人的方式與他們談話。

(感:雖已擅長誠心深交,但仍想學和光同塵。)

 

2.    觀念與痛苦

古希臘有一條格言說,人通常被對事物的看法,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擾。假如大家都能不折不扣地把這句話當成真理,那么,人類的不幸就可得以緩解。因為,如果只憑我們的判斷,壞事才進入我們的世界,那么,我們完全可以嗤之以鼻,或者把它們變?yōu)楹檬隆<偃缡挛锸芪覀兊闹?,為什么我們不能加以利用,或者使之適應我們的利益?如果我們所謂的煩惱和痛苦并不出自事物本身,而來自我們的想象給予的特性,那么我們自己就能改變這種特性。如果選擇權在我們手中,沒有人強迫我們,那么,為什么要傻乎乎地自尋煩惱,使疾病、貧困和蔑視帶上一種苦澀而丑惡的味道?我們完全可以使它們變得富有情趣。如果說機遇僅僅提供內容的話,那么形式可由我們賦予。

我把痛苦當做生存的最大不幸,這是很自然的。我這人對痛苦絕無好感,我盡量躲避痛苦,因此至今——感謝上帝——我與之尚未有過很多交往。然而,我們即使不能消除痛苦,至少也可以耐心忍受,以求減輕,即使身體疼痛難熬,我們的心靈和理性仍能做到堅強不屈。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當中誰會相信剛毅、勇敢、力量、寬大和堅定呢?如果不再向痛苦挑戰(zhàn),這些品德又有何用呢?“勇敢渴望危險”。如果不必露宿野地,全身披掛忍受烈日,以馬或驢為食,不必看到自己粉身碎骨,從骨縫里拔出子彈,受縫合、燒灼或導尿之苦,那么我們如何能戰(zhàn)勝平庸而鶴立雞群?哲人們說,在高尚的行為中,越是艱難的事越值得做。這與逃避不幸和痛苦完全是兩回事?!?b>的確,歡娛和快樂,嬉笑和玩樂與輕浮為伴,生活在其中的人并不幸福;在憂愁中如能百折不撓,反而常常會感到幸福。”因此,很難使我們的祖先相信,憑借戰(zhàn)爭和武力去征服不如不擔風險靠計謀去獲勝。

勇敢付出的代價大,但結果更美好。(盧卡努)

苦讀對于懶漢、戒酒對于酒鬼都是一種折磨,同樣,儉樸對于縱欲者是苦刑,鍛煉對于體弱多病和游手好閑者是體罰。其他事物也一樣。事物本身并不痛苦也不艱難,是人類的脆弱和無能所導致的。要判斷事物是否偉大和高尚,就得有偉大和高尚的心靈,否則,就會把我們自己的缺點說成是事物的。一支筆直的槳在水中似乎是彎曲的。重要的是不但要看到事物,而且要有看待事物的方法。

 

3.    死亡與生命

西塞羅說,探究哲理就是為死亡做思想準備,因為研究和沉思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使我們的心靈脫離軀體。心靈忙忙碌碌,但與軀體毫無關系,這有點像是在學習死亡,與死亡很相似。抑或因為人類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歸結為一點:教會我們不要懼怕死亡。

但死亡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怕死,就會受到無窮無盡的折磨,永遠得不到緩解。死亡無處不在,“猶如永世懸在坦塔羅斯頭頂上的那塊巖石”,我們可以不停地左顧右盼,猶如置身于一個可疑之地。

你活了一天,就看到了一切。一天就等于所有的天。不會再有別的光明和黑夜。這個太陽,這個月亮,這些星星,這一切布局曾照耀過你的祖宗,還將沐浴你的子孫。

 

4.    習慣的力量

我覺得,第一個編造下面故事的人,一定想到了習慣的力量。故事敘述一個村婦有一頭牛,牛一出世,她就把它抱在懷里輕撫,從此一直堅持,終于成了習慣,待牛長大后,她依然要把它抱在懷里。事實上,習慣是一個粗暴而陰險的教師。它悄悄地在我們身上建立起權威,起初溫和而謙恭,時間一久,便深深扎根,最終露出兇悍而專制的面目,我們再也沒有自由,甚至不敢抬頭看它一眼。我們看到習慣時常違反自然規(guī)律?!?b>在任何事上,習慣總是極其有效的主人”。

柏拉圖訓斥一個玩骰子的孩子。那孩子回答說:“你為這點小事就訓我。”柏拉圖反駁道:“習慣可不是小事?!?/span>

 

5.    知識與智慧

隨著年歲增長,我發(fā)現(xiàn)這種看法還是極有道理的:“最偉大的學者不是最聰明的人”。可我仍不明白,為什么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卻缺乏敏捷活躍的思想,而一個沒有文化的粗人不加修飾,天生就具有最杰出人物才有的真知灼見。

我很想說,植物會因太多的水而溺死,燈會因太多的油而窒息,同樣,人的思想會因飽學裝滿紛繁雜亂的東西,以致理不出頭緒,壓得彎腰背駝、枯萎干癟。但也有相反的情況,我們的思想越充實也就越開豁。在古代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有些偉大的統(tǒng)治者、杰出的將領和謀士,同時也是非常博學的人。

我們只注重讓記憶裝得滿滿的,卻讓理解力和意識一片空白。我們的學究,就像鳥兒有時出去尋覓谷粒,不嘗一嘗味道就銜回來喂小鳥一樣,從書本中采集知識,只把它們掛在嘴邊,僅僅為了吐出來喂學生。

我們只會死記硬背別人的看法和學識,僅此而已??墒?,也得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呀。我們活像書中講到的那個取火者:那人需要火取暖,就上鄰居家借火,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堆旺火,他就停下來取暖,卻忘了要取火回家。肚子里塞滿了食物,如不進行消化,不把它們轉化為養(yǎng)料,不能用它們來強身健體,那有什么用呢?盧庫盧斯沒有打仗的經驗,通過讀書變成了偉大的將領,難道可以相信他是像我們這樣學習的嗎?

即使我們可以憑借別人的知識成為學者,但要成為哲人,卻只能靠我們自己的智慧。

知識不應依附于思想,而應同它合二為一,不應用來澆灑思想,而應用來給它染色;知識如果不能改變思想,使之變得完善,那就最好把它拋棄。擁有知識,卻毫無本事,不知如何使用——還不如什么都沒有學——那樣的知識是一把危險的劍,會給它的主人帶來麻煩和傷害。

學問不是用來使沒有思想的人有思想,使看不見的人看見的。學問的職責不是為瞎子提供視力,而是訓練和矯正視力,但視力本身必須是健康的,可以被訓練的。學問是良藥,但任何良藥都可能變質,保持時間的長短也要看藥瓶的質量。視力好不一定視力正,因此,有些人看得見好事卻不去做,看得見學問卻不去用。

腿瘸了不適合身體運動,心靈“瘸”了則不適合思想運動;雜種和庸人沒有資格研究哲學。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鞋穿得不好,就會說那不是鞋匠的錯才怪呢。同樣,根據(jù)我們的經驗,醫(yī)生似乎往往比常人更不好好吃藥,神學家更少懺悔,學者更少智慧。

從前,希俄斯島的阿里斯頓說得好,哲學家會貽害聽眾,因為大部分人不善于從這樣的說教中獲益,而這種說教無益便是有害。

 

6.    有恒與飄忽

從古史中很難找出十來個人,他們一生的行為是永恒專一的。永恒專一卻是智慧的主要目的。因為,為了把生活歸結為一個詞,把生活的種種規(guī)則歸結為一條規(guī)則,一位古人說:“同樣的東西要或不要必須前后一致。”我不想再加上一句:“但愿這種意愿是正確的。因為,意愿不正確的話,就不可能堅定不移?!?b>確實,我從前聽說,惡行只不過是放縱和缺乏節(jié)制,因而也就不可能始終如一。據(jù)說這是迪莫斯西尼說的話,討教與審慎是一切德行的開端,而始終如一是德行的圓滿完成。我們在言詞中要選擇某一條道路,總是去選擇一條最好的道路,但是沒有人想去實踐。

我們一般的行動,都是根據(jù)我們的心意,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聽任一時的風向把我們吹到哪兒是哪兒。我們只是在要的時候才想到自己要的東西,然后卻像變色龍一般,躺到什么地方就變成什么顏色。我們在那時想到要做的事,一會兒又改變了主意,一會兒又回到那個主意,優(yōu)柔寡斷,反復無常:

我們是木偶,聽任強勁的手操縱和擺布。

——賀拉斯

(感:《論語》云:“善人,吾不得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雖不能言盡其妙,正努力踐行之,需找到自己的準心,才不再懼怕外在的風雨。)

 

7.    善行的快樂

沒有哪一種善行不會使心地善良的人感到高興。當然,如果我們做了好事,那么自己的內心也必然會感到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快樂,問心無愧的時候就會產生出一種圣潔的自豪。邪惡而膽大的靈魂也許能夠感到有恃無恐,但是那種怡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感覺,它是永遠都體驗不到的。能夠認為自己可以不被敗壞的世風所傳染,能夠對自己說:“即便是一直審視到我的靈魂深處,也不會發(fā)現(xiàn)我有什么可以自責的地方。我從來就沒有造成任何人的痛苦和破產,沒有報復心和仇恨,也不曾觸犯過法律,從來沒有煽動過變革和騷亂,從來沒有食言。而且,雖然現(xiàn)在世風日下,放縱甚至是教唆人們胡作非為,但是我卻從來沒有侵占別人的家產和錢財,而一直都自食其力,不管是在戰(zhàn)亂時期,還是在太平盛世,我從來都沒有做過使用別人的勞動卻不付報酬的事情?!蹦钦鎽撌且患峭】傻臉肥拢?b>這種淳樸的快樂其實就是對善行最大的也是唯一最穩(wěn)當?shù)膱髢敗?/b>

正直的人都情愿失去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失去自己的良心。(離汝從陳,正是如此)

(感:讀莎翁悲劇《麥克白》,深覺自責的內心能施以人最大的酷刑。)

 

8.    獨處的快樂

一個人如果在獨處的時候,生活都可以保持井然有序,那么這才是真正美妙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可以當眾演戲,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一個正人君子,但是在私下里、在內心里、在可以無所不為的地方、在什么也不會被別人看見的時候,卻依然奉公守法、循規(guī)蹈矩,這才是造德至極。在自己的家里和日常行為中能夠做到這樣也是接近極點的,因為在家里是無須檢點也無須做作的,日常的行為是無須向別人作出解釋的。

(感:獨自翻開一本書、鋪展一張宣紙、扎進水里漫游一個小時,那種充盈寧靜的快樂特別讓人有存在感。)

 9.    平凡的快樂

依我看,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樣板看齊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有序,但無奇跡,也不荒唐。

“把一件好事做好,這本身就是一種報償?!薄皩σ淮涡诘膱蟠鹁褪切诒旧??!?/span>

 

10.  生死之命

俗語說,賢人應該活多久是多久,不是能夠活多久是多久。還說,大自然賜給我們最有利的并使我們不必埋怨自己處境的禮物,就是那把打開土地之門的鑰匙。大自然規(guī)定生命的入口只有一個,生命的出口卻有成千上萬。

我們以死的代價來換取這一生的安全、麻木、無動于衷、免除痛苦,這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不能享受和平的人,避開了戰(zhàn)爭也是一場空。不能體驗安閑的人,避開了勞苦也是枉費心機。

 

11.  動靜得宜

最賢明的人都擁有一顆堅強而有力的心,可以做到只在精神上休息。我的心是普通平常的,所以我就必須借助于物質的舒適來支撐自己。我的年齡幾乎已經剝奪了所有我最喜歡的享受,所以我就必須鍛煉和磨煉我的愛好,以適應那些最適合于我現(xiàn)在這個年歲的享受。竭盡全力地繼續(xù)享受生活中的樂趣,我們的年齡正在從我們的手中將它們一點一點地奪去。那么就讓我們像佩爾西烏斯那樣:讓我們摘取那些甜蜜的歡樂之果盡情地享用吧,終將會有一天,一切都將變成灰燼、幽靈和虛無!

 

那些企圖從休閑和隱退中撈取榮譽的人,他們具有一種非常卑劣的名利欲。真正的隱退者應該像野獸一樣把巢穴門口的足跡都抹干凈。不要再希望世人去談論你,但是你要和你自己進行交談。回到你自己那里去吧,但是首先要準備接納你自己。如果你并不懂得怎樣做人,那么你就要相信自己其實是荒唐的……永遠都遵循這樣的一條道路:自我滿足,別無他求,堅定不移地把你的心用在思考自己喜歡的有限的某些問題上。

(感:揚長不難,可是又如何能夠補足自己的短處,自由地出入心靈與人群呢?可能“利益眾生”是一個方便法門吧!)

 

12.  讀書的樂趣

在家里的時候,我的大部分時間是躲進書房里度過的。我就在書房里指揮著家中的一切事務。我站在書房的門口,就可以將花園、飼養(yǎng)場、庭院及莊園的大部分地方盡收眼中。我在書房里一會兒翻翻這本書,一會兒翻翻那本書,并沒有先后次序,也沒有一定的目的,完全是隨心所欲、興之所至的。我有時也會墮入沉思之中,有時也會一邊踱來踱去,一邊將我的想法記錄下來或口授給他人,就像現(xiàn)在這樣。

我年輕的時候讀書是為了炫耀,而后來讀書多少是為了明理,到了現(xiàn)在則為了自娛,從來都不是為了謀得什么利益。

讀書有很多好處,只是要善于選擇書籍。但是如果不花費力氣,那么也就不會有什么收獲。讀書的樂趣就像其他的樂趣一樣,并不是絕對的、純粹的,也會帶來一些麻煩,而且可能會很嚴重;讀書的時候頭腦在工作,而身體卻是靜止不動的,從而逐漸地衰弱、萎靡,而我并沒有忘記注意身體,對于已經進入暮年的我來說,過分沉湎于書本其實是最有害健康的,也是應該避免的事情。

 

13.  自卑與傲慢

問題在于我總是降低我擁有的東西的真實價值,同時提高別人的、不存在的和不屬于我的東西的價值。這種感覺會使我走得很遠。猶如丈夫意識到自己的權利會看不起自己的妻子,有些父親也會因此看不起自己的孩子那樣,我在兩部價值相同的著作面前,總是會對自己的著作更加嚴厲。這并不是因為對完美的追求和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的愿望,才使我不能對自己的著作感到滿意,就像占有會使你蔑視你擁有的和能夠支配的東西一樣。遠方的國家和風俗及其語言吸引著我。同樣,總的說來,我有個特點,在古代對人的評論中,我最容易接受、最歡迎的是那些對我們最蔑視、最貶低和侮辱得最厲害的評論。我感到,哲學只有在制止我們的傲慢和虛榮的時候,只有在真心實意地承認自己的優(yōu)柔寡斷、無能為力和無知的時候,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我感到,社會和個人最大的謬誤的根源,是人對自己的評價過高。

(感:這種情緒具有普遍性,也是自我完善的驅動力,然而需要磨礪出強大的自我或者放棄小我,才不容易受到它的摧殘。)

 

14.  快樂與痛苦

我們的快樂和幸福,無不摻入痛苦和不安,快樂會產生痛苦,最快樂時會焦慮不安。

極度的快樂近似呻吟和哀嘆。你不覺得這種快樂會因焦慮不安而行將消失嗎?即使我們把它的形象塑造得完美無缺,也總會用病態(tài)和痛苦的修飾語來掩飾它:沒精打采,有氣無力,萎靡不振,弱不勝衣,漫不經心……極度快樂嚴肅多于快活,極端和充分的滿足、平靜多于愉快??鞓窌刮覀儜n從中來,正是所謂的“樂極生悲”。

我設想,憂郁中孕育著計劃、贊同和取悅;我不說野心,盡管也可能有野心。在憂郁的懷抱中,有一些甜蜜而美妙的東西在向我們微笑和獻媚。有些性格不是以憂郁為食糧嗎?

 

15.  敏銳與糾結

在生活和社交方面,我們的頭腦可能會過分單純和敏銳;頭腦敏銳,就會過于洞察和好奇。我們要讓思想變得遲鈍駑緩,以便更循規(guī)蹈矩;要讓它變得糊里糊涂,以便適應人間險惡的生活。然而,有些人的思想平平常常、不緊張,卻更適合處理公眾事務。

崇高而卓絕的哲學思想對實踐一籌莫展。心智極度敏銳、瞻前顧后、變化無常,會處理不好人際關系。人世間的事,做起來要粗枝大葉、大而化之,大部分的事留給命運來操作。無須把事情說得太透徹明了。越是考慮各種矛盾的觀點和多種多樣的形式,就越理不出頭緒:“他們在頭腦里反復考慮各種矛盾的解決辦法,結果搞得暈頭轉向。”越是把各種情況和結果考慮得面面俱到,就越難作出選擇。才智平平,處理大小事務反而得心應手。

(感:真是點到了痛處,不知如何是好。)

 

15.  痛苦的磨礪

應該學會忍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們的生活就像世界的和聲,是由相互對立的東西架構而成的,它具有不同的聲調:溫柔的、粗糲的、高而尖的、平而緩的、無力的、莊重的。音樂家如果只喜歡其中的一部分聲音,那么他想告訴大家什么呢?所以他就必須善于普遍地利用所有的聲音并且將它們混合起來使用,我們也是一樣的,也應該善于混合利用在我們生活中共存的好事和壞事。我們的生活是少不了這種混合的,而且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都是同等重要的。

我感謝命運,它往往用同類的武器來襲擊我。它用常規(guī)來磨礪我、訓練我,使我變得堅強并且養(yǎng)成了習慣。我大概知道以后自己會在什么疾病上了結一生的。我天生記憶力就不佳,所以我就用紙來磨煉記憶,我的病一出現(xiàn)什么新的癥狀,我立即就會把它記錄下來。因為我已經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病癥,所以此時此刻如果有什么意外威脅到我的話,我就會翻一翻這些小型的合格證書……這種習慣也就使我對未來的希望更為殷切,因為這樣的排解方式已經年深日久,可以認定自然力是不會再改變這種進行方式的,也就不會出現(xiàn)比我已經感受過的更壞的事了。再說,這種病本身的狀態(tài)同我的急性子也很合拍。

(感:哈哈,知音啊!)

 

16.  婚姻與愛情

伊索克拉底還說,愛情和婚姻的目的各異,但可以在某種方式下互容。婚姻的好處在于它的功利性、合法性、體面性和穩(wěn)定性,它給予的歡樂是平淡的,但卻更無所不包。愛情僅僅建筑在男歡女愛的基礎上,它給予的樂趣確實更銷魂、更強烈、更刻骨銘心,而且因難于得手而變得更熾熱。愛情需要刺激、需要烹調,沒有箭和火的愛情就不再是愛情了?;楹蟮呐私o予得太慷慨,以致夫妻間的感情和欲望也磨得遲鈍了。

有人說,美滿的婚姻要由瞎子女人和聾子男人締成,我覺得此人對婚姻的了解可謂透徹。

一個年輕人問哲學家帕納提烏斯:“圣賢墜入情網是否恰當?”他回答說:“別管圣賢的事,只談不是圣賢的你和我吧;我們自己不要卷入這種令人過分激動的事,它會把我們變成他人的奴隸,還會使我們自輕自賤?!闭苋说脑捰械览?,誰若沒有足夠的勇氣承受愛情的沖擊,誰若不能用事實駁倒阿格西勞斯那句“理智與愛情不能并行不悖”的名言,那么他就別去體驗愛情這種急風暴雨似的東西。

我們讓愛情主宰我們的生活的時間愈短,我們的生命就愈有價值??纯幢粣矍橹髟椎娜藗兊男袕桨桑和耆顸S口小兒那樣幼稚。誰不知道,受制于愛情的人行事是多么違背條理和秩序?在學業(yè)、訓練和機能的運用上都變得無能了。愛情是受沒有生活經驗者統(tǒng)轄的天地?!八鼰o規(guī)無矩。”誠然,充滿意外和混亂的愛情更令人神魂顛倒,連其中的過失和事與愿違的結果也是奇妙的,令人回味無窮的。只要愛得強烈,愛得如饑似渴,理智和謹慎都無關緊要了,你看愛情像醉鬼般搖搖晃晃、跌跌絆絆、瘋瘋癲癲。誰若用明智和巧計引導它,便是給它戴上鐐銬,誰若要它聽從老年人的教誨,便是限制它神圣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