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削桐為琴,練絲為弦。 千年來古琴一直張的絲弦,謂之“絲桐”。 白居易:“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宋以前琴弦多是琴家自制,明清以來,杭州回回堂‘冰弦’,為貢品! 1939年抗戰(zhàn)初杭州老三泰的“回回堂琴弦”停產(chǎn),琴人嘆:良琴無良弦! 蘇州“今虞琴弦”始于1943年,傳廿余載。 70年代“文革”后期,上音樂器廠開始研制古琴鋼絲尼龍弦“上音牌琴弦”。80年代后期,古琴鋼弦普及。 90年代上海出現(xiàn)古琴鋼弦“樂圣牌琴弦”。 本世紀初,出現(xiàn)“太古琴弦”,傳統(tǒng)絲弦復(fù)響! 回回堂琴弦: 吳文光:“絲弦之美,在其柔韌而長,潤澤而寬,清麗而圓,別有一種戛玉之趣、懷古之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