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以前,就想寫一部“中國政治制度史”。一則我認為政治乃文化體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國,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負,一向著重修齊治平。 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絕不該忽略中國傳統(tǒng)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傳,把秦以后政治傳統(tǒng),用“專制黑暗”四字一筆抹殺。因于對傳統(tǒng)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對傳統(tǒng)文化之誤解。我們?nèi)粢叫目陀^地來檢討中國文化,自該檢討傳統(tǒng)政治。 再則我認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v使有些可以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tǒng),有一番融和媾通,才能真實發(fā)生相當?shù)淖饔谩7駝t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 換言之,制度必須與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變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視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會隨制度而轉(zhuǎn)變。因此只想把外國現(xiàn)成制度,模仿鈔襲。甚至不惜摧殘人事來遷就制度。 在“新文化運動”時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舊傳統(tǒng)、舊文化。我們試問: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與此一民族之文化傳統(tǒng)有關(guān)聯(lián),而只經(jīng)幾個人的提倡,便可安裝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絕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
就歷史經(jīng)驗論,任何一制度,絕不能有利而無弊。任何一制度,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歷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當前的現(xiàn)實制度,也何嘗不如是?我們?nèi)舨恢乇旧砣耸?,專求模仿別人制度,結(jié)果別人制度勢必追隨他們的人事而變,我們也還得追隨而變,那是何等的愚蠢。 其實中國歷史上已往一切制度傳統(tǒng),只要已經(jīng)沿襲到一百兩百年的,也何嘗不與當時人事相配合。又何嘗是專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專制黑暗”四字來抹殺? 本文選摘自《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簡體精裝本)錢穆著,九州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版 內(nèi)容簡介: 1952年春,錢穆先生應邀,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先生根據(jù)講義整理而成本書,分別從“政府的組織”“考試和選舉”“賦稅制度”“國防與兵役制度”四個方面,對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治得失作出分析評說,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政治及傳統(tǒng)文化的一本必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