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的推算歸納 (一)運算部分 1 推算基礎 1.1推算年干支
年天干序數(shù)=(農(nóng)歷年數(shù)-3)÷10取余數(shù),用mod表示取余數(shù)(下同),則表示為:年干= (農(nóng)歷年數(shù)-3) mod10。 年地支序數(shù)=(農(nóng)歷年數(shù)-3)mod12。 1.2 推算節(jié)氣 二十四氣見下表:
該法涉及陽歷轉(zhuǎn)陰歷,現(xiàn)沒有簡化公式,一是可根據(jù)上表所列時間大概估算,二是可查萬年歷得知,三是可用日棱萬年歷、壽星萬年歷等查詢。 2五運推算 五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行規(guī)律。由紀年之天干,推算當年的歲運、主運和客運。 2.1主運 主運,把一年平均分為五個時段,分別主持各時的五行之氣,據(jù)此推算一年中某時段之運。 主運推算:主運每年均為始于木運,終于水運,恒定不變。每運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初運木運,起于大寒節(jié)氣;二運火運,起于春分節(jié)后十三日;三運土運,起于芒種后十日;四運金運,起于處暑后七日;五運水運,起于立冬后四日。
2.2歲運 歲運,又稱“大運”、“中運”,指統(tǒng)主一年的五行之氣,據(jù)此了解全年的氣運大局。 歲運推算:直接由當年天干的五運屬性決定。天干化運為:甲己土運,乙庚金運,丙辛水運,丁壬木運,戊癸火運。公式:歲運序數(shù)= (年干序數(shù)mod5+2)mod5;例:壬辰年,年干序數(shù)=9,歲運序數(shù)=(9mod5+2)mod5=(4+2)mod5=1。 歲運太過與不及的推算:五運雖恒定不變,但在不同的年份有虛實的不同。凡年干序數(shù)為單數(shù)的為歲運太過,雙數(shù)的為歲運不及。例如,辛巳年中,壬辰年,年干序數(shù)=9,為單數(shù),為主運中的“木運”太過。 2.3客運 客運:與主運類似,把一年平均分為五時,分別主持各時的五行之氣,以此判斷影響一年中局段性之運。 客運推算:由年干決定初運(初運與歲運同),按照五行相生和太過、不及相間隔的次序,依次排出五時主運。如壬辰年,年干為壬,歲運為木運太過,故初運也為木運太過,二運為火運不及,三運土運太過,四運金運不及,五運為水運太過。 3六氣推算 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化。由紀年的地支推算當年的主氣、客氣,據(jù)此推算由此造成的氣候與發(fā)病影響。 3.1主氣 將一年平均分為六個時段,每四個節(jié)氣為一段,依次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的次序分別由六氣主持,次序固定,年年不變。
3.2客氣 由地支決定初運,將一年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的流轉(zhuǎn)順序(與主氣不同),分別由相應六氣主持。六氣中有司天(三之氣)、在泉(終之氣)、間氣(初、二、四、五之氣)三種,各自影響范圍和地位上不相同。 推算客氣:先推司天之氣。 司天之氣:客氣中的三之氣,主要影響上半年的氣候,稱司天之氣。推算:由地支的六氣屬性,決定當年的司天之氣。子午少陰君火,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已亥厥陰風木;例:壬辰年,辰屬太陽寒水,故司天為太陽寒水。 在泉之氣:客氣中的三之氣,主要影響下半年的氣候,稱在泉之氣。推算:與司天之氣相對應(間隔三位)。少陽——厥陰,陽明——少陰,太陽——太陰;如壬辰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間氣:除司天、在泉以外的其余各氣。對氣候特征產(chǎn)生影響不大。
|
|
來自: 執(zhí)天之行盡矣 > 《氣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