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歷代神仙通鑒》則認為張仙還有以彈弓逐打兇神“天狗”,保護世人生兒育女的能力。張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稱他為“張仙爺”。 張仙又稱送子張仙。是漢族民間供奉的吉祥神,傳說能夠賜給世人兒女后嗣的道教男性神祇,類似于送子娘娘、鬼子母神。 此神來源有多種說法: 《金臺紀聞》認為張仙是孟昶。后蜀君主孟昶之妻花蕊夫人,為紀念孟昶,故向宋太祖假稱祭拜送子之神“張仙”。金臺紀聞:世所傳“張仙像”者,乃蜀王孟昶挾彈圖也。 《續(xù)文獻通考》認為張仙是指四川仙人張遠霄,可為人消災(zāi)避邪且助人得子。 漢族民間流傳的《桃園明圣經(jīng)》則認為張仙奉天帝指派為關(guān)帝君的屬神。 ![]() 張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稱他為“張仙爺”。(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歷代神仙通鑒》則認為張仙還有以彈弓逐打兇神“天狗”,保護世人生兒育女的能力。張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稱他為“張仙爺”。道教供奉的張仙神像,其神姿與一般神仙不同,一身華麗的貴族打扮,面如敷粉,唇若涂朱,五綹長髯,飄灑胸前,一幅十足的美男子形象。他左手張弓,右手執(zhí)彈,作仰面直射狀。 成仙逸聞 蟆頤觀又叫重瞳觀,因為是重瞳仙翁的道場。重瞳仙翁叫陸修靜,據(jù)說是陶淵明的摯友。他的眼睛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共有四個瞳仁,所以叫“重瞳仙翁”,又叫“四目仙翁”。五代時期,有一位少年叫張遠霄,在山上遇到一位老人,拿著一張竹弓,幾只鐵彈,要賣給張遠霄,索價卻高得沒有道理。還說彈弓能辟疫病,是個寶貝。張遠霄本是個彈弓發(fā)燒友,平時玩彈弓百發(fā)百中,出神入化,他相信老人的話并要購買。老人又傳給他度世之法。這時張遠霄才注意老人眼里有重瞳。多年后,張遠霄路過白鶴山,看到一座四目仙翁的石像,有人對他說:“這是你的師父??!難道你不記得竹弓、鐵彈了嗎?”前塵歷歷,頓時,張遠霄猛然大悟,遂證仙道。 ![]() 蟆頤觀又叫重瞳觀,因為是重瞳仙翁的道場。(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關(guān)于張遠霄初遇四目仙翁的地點,有灌縣青城山、眉山蟆頤山、邛崍白鶴山三種說法。其實張遠霄是后來在白鶴山看到的仙翁石像,《續(xù)通考》《有象仙人列傳》都這樣說。蟆頤山既有重瞳古觀,而張遠霄又是眉山人,因此兩人在蟆頤山初次相遇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周游人間 張遠霄得道成仙后,依然經(jīng)常周游人間,這也是道教神仙的普遍性格。據(jù)說他只要看到誰家有災(zāi)氣,就用彈弓發(fā)彈擊之,將其驅(qū)散,是一位用彈弓為人類造福的正直善良的神仙。很快他的威名便傳遍了人間。 宋朝統(tǒng)一全國,后蜀覆亡,蜀主孟昶深愛的花蕊夫人被擄至宋宮?;ㄈ锓蛉藝煜悖潘济艚?,冠絕宋皇后宮。但她內(nèi)心深處,依然眷顧那個風(fēng)流倜儻的亡國之君孟昶。于是,花蕊夫人經(jīng)常偷偷地在屋里懸掛孟昶狩獵時的戎裝畫像,并焚香暗訴衷腸。終于有一次讓宋太祖發(fā)現(xiàn)了,問她為何終日默對一個男子的畫像發(fā)呆?;ㄈ锓蛉蓑_他說,這是張仙的畫像,你看他不是背著彈弓嗎?蜀人認為向張仙禱告能求子求祿呢。 ![]() 蜀人認為向張仙禱告能求子求祿呢。(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張仙信仰在民間的傳播,源于漢族民間將其畫像多貼于廚房的煙囪旁,據(jù)說天狗是順著煙囪鉆進民宅室內(nèi),專門欺嚇孩子,以此希望孩子避免得天花疾病。只要張仙駐守,把住煙囪關(guān)口,天狗就不敢鉆進房屋侵害兒童。畫像兩側(cè)還貼一副對聯(lián):“彈打惡天狗,保佑小男兒”;橫批“子孫康吉”。其中的“彈”字,又有一番解釋:無論是張仙挾弓持“彈”,還是“彈”打惡天狗其音“誕“相同。漢族民間憑借漢字“諧音雙關(guān)”的特殊功能,寓意美好事物。張仙的“彈”,能為百姓送來子女的“誕”生,又能“彈”射天狗保護兒童,具有“送子、護子”之仙功神法,真是功德無量。(編輯:孟淅) ![]() (本文由騰訊道學(xué)整理發(fā)布,文/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