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保持健康?
人生的最大財富,不是華宅豪車與傳世名望,而是健康。沒有了活潑的生命,就失去了幸福的載體。 人們發(fā)現(xiàn),最健康的人,不一定是擁有錦衣玉食的社會“精英”,而可能是那些居于陋室、粗茶淡飯的草根。高檔寫字樓中,有不少40歲的白領被慢性病折磨得人憔悴,而在城郊,卻能看到40出頭當上奶奶的農婦,依然身材矯健氣色鮮艷。在簡陋的平民居住區(qū),年過90的老人依然硬朗地在胡同中散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就是生命“保鮮”的藥方。當代醫(yī)學早已證明,人體健康是身心和諧的自然結果。在當代社會中,工作小環(huán)境的好壞,依然決定人的健康。有位男士雖熬上了局級,可因長年精神緊張,剛進入中年就得了嚴重的糖尿病,有錢有權卻不能享受簡單的口腹之欲,連餅干都得數(shù)著塊吃。他說,在他就職的那個機關中,凡是經常要與領導接觸的干部,很多人都因心情壓抑得上了糖尿病、血壓高等慢性病,單位成了“制造”糖尿病的“基地”。單位文化與員工健康之間的關聯(lián),沒有人研究過,可是能看到的是,凡是人際關系復雜的單位,員工體質都會大大下降。調查發(fā)現(xiàn),越是安全感差、不被尊重的小環(huán)境,員工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時候,倒是那些遠離名利場的簡單勞動者,身心更加健康。 生活于滾滾紅塵之中,人不能決定外界大環(huán)境,卻可能決定自己的內心小環(huán)境。老話說,養(yǎng)身先養(yǎng)心。 筆者認為,保持身體健康,最好能做到以下三點: 一、簡單 越是活得“簡單”的人,越能身心健康。 很多人有個惡劣的習慣,就是愛前思后想。每每一件事情過去后,依然在不停地尋思:社交中說話不夠得體了,對朋友禮貌不周全,對上司或有恩于你者不夠恭敬,辦事的程序不夠理想等等,于是就不停地追悔、自責,進而思索補救方式。如此地“放不下”,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糟心。心思過于縝密者,最易患上焦慮癥等心理疾病,長年累月憂心忡忡,生理上難免不出問題。其實,事情往往沒有你想得那么復雜。除了神仙,任何人都不可能說話辦事無瑕疵,即使有什么不圓滿,天也根本塌不下來。 一位自稱活得“糙”的男士,他有一個顯著優(yōu)點:就是凡一件事兒過去,就再不花工夫琢磨。即使真出了錯,也是把頭一擺說:就這么著吧,辦事干脆,讓他活到年紀一把,依然吃得香睡得著。簡單的人,有時被人說成腦袋“缺了根筋”,結果卻常是“傻人有傻?!?。人人喜歡跟簡單的人相處。那張口就來的大實話,那喜怒形于色的率真,毫無城府的哈哈大笑,像陽光穿透了烏云撒在心田上。 有兩位員工因糾紛被公司扣了醫(yī)保卡及退休金存折,其中一位深思熟慮好幾個月策劃還沒著落,另一位呢,直接找到勞動局,結果一上午就解決了問題。凡事盡量相信直覺,辦事效率反而更高。人們總是不相信正常渠道能解決問題,其實社會在進步。簡單不意味著愚昧,而是一種更高智慧的人生。回歸一顆純凈的赤子之心,身體也就會強壯起來。 二、淡泊 老話說,知足長樂。 允許自己混入蕓蕓眾生,就會感覺天地無限寬闊。 我的職業(yè)生涯中,曾有一個事業(yè)被壓制的時期,被迫去寫那些言不由衷平庸之極的文字。雖然心有不甘,但我并沒去奮力拚搏,以爭取事業(yè)空間,而是適時地把職業(yè)定位降低為“謀生”,一下子心理上輕松不少。既然被剝奪了創(chuàng)造的機會,那就先設法生存下來才是上策。我想,為吃飯而干活兒,同樣是件偉大的事兒。對一個簡單勞動者來說,“碼字”與在工廠加工零件,并沒有本質區(qū)別。底層勞動者的經歷給我的最大收獲,就是從不鄙視為生存的簡單勞動。 人生低谷時期,周圍所有的朋友都比我混得好,可我輕輕揮去他人的優(yōu)越,高高興興買冬儲大白菜,把蜂窩煤爐捅得旺旺的烤白薯,居于陋室自得其樂。我覺得,如果命運不打算給我更多,不依賴于任何人施舍、自由自在的生活,已經足夠好了。后來的單位中,我一直避免與人爭出國爭職稱爭評獎爭出位,上班守著一支筆,下班騎車去買菜,自覺并不比買上別墅汽車的同事活得差。 其實人的需要很低,一碗飯一把青菜一張床而已,古希臘哲學家赤腳站在大街上與人雄辯,也能創(chuàng)造出流芳百世的哲學;今天,也沒必要把成功搞得那么高不可攀。可以這么說:你快樂,你就成功了。環(huán)保人士們以粗茶淡飯、以步代車、節(jié)約資源為榮。有益自己無害他人,就是好的生活。品嘗生活與吃飯一樣,咸中有味,淡中香。心安,身自安。 三、寬容 為人苛刻者,每每不易長壽。很多的焦慮,往往來自對他人的不滿。曾見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就因為生意關系產生矛盾最終分手,起因就是傳言引起的猜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總喋喋不休說他人壞話的人。 人的本性,本來是待人嚴待己寬的。逢事往往先想他人的不是,越想越覺得自己委屈,自己吃虧。如此這般,無名火便會熊熊燃燒,任憑憤怒的情緒折磨自己。一位身居要職的女士,在單位苛求下屬以及同事,出言尖酸刻薄;在家里動不動指責老公與孩子,親朋好友在她的眼里也都能挑出很多毛病。她的待人方式,就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經常發(fā)脾氣的后果,就是她成了藥罐子,身體多個零件都出了毛病。 而另一位男士呢,則無論人待他如何,一味把人往好里想。雖然沒分到一分錢遺產,但他心里卻愿弟妹都比自己過得好。雖然朋友時有對他出言不遜,可他覺得,人都有鬧脾氣的時候??粗洺!胺干怠钡囊粋€人,卻從來快快樂樂,氣色紅潤。寬容他人的結果,就是自己心中平靜,總是向肌體傳達正能量。要相信人性善,他人遠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壞。容許他人犯錯誤,才是最明智的。積極的心態(tài)最重要。簡單、淡泊、寬容的處世哲學之下,保持探索的興趣,讀更多新書,學幾門技藝,結識更多朋友,就會忘掉瑣碎的煩惱,感覺每一天都值得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