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的第五章,記載了海瑞的生平。對于海瑞一生的生平行事,人們爭執(zhí)不休議論紛紜。 這份忠實的模范官員,一生以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政府發(fā)給官吏的薪水即使微薄到不夠吃飯,也應該毫無怨言地接受。他官至二品,死時身后僅留有白銀十余兩,還不夠自己的殮葬費用。 海瑞的一生,盡職盡忠、民間譽之為清官,但執(zhí)政二十年來被非議不斷。書中記錄了他的幾件較為突出的事跡。
海瑞任浙江淳安知縣時,已經四十五歲。淳安縣是往來三省的孔道,歷來,過境官員們到此的食宿車馬等一切費用都由淳安縣地方負擔。自從海瑞做了這淳安知縣,情況便大不相同了。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途經淳安,隨從一行作威作福、百般作惡。海瑞立即拘捕了這位公子,并沒收了攜帶銀兩。在呈報總督的文件中說,這個胡公子肯定是假冒的。因為總督大人名望清高,不可能有這樣的不肖兒子,也不可能有這么多金銀財物。此后有官員寧可選擇繞道而行,也不經淳安縣受海瑞的折騰。 *上疏痛斥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臨朝40年時,興趣已不在朝政、又不喜接受批評。一日,海瑞遞上奏疏,指出嘉靖皇帝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愚蠢的君主,對當今混亂腐敗的政局,皇帝應該付直接責任。“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普通之下的百姓,很久以來就認為你不正確了。 嘉靖皇帝惱羞成怒,海瑞因此被關押了十個月。一天,獄中忽設好酒好菜,海瑞還以為是自己此生最后一餐。隨后獄卒告知,皇帝升天啦,您老如此忠臣,日后必得重要。海瑞慟哭不已。
當時利用高利貸來侵蝕他人產業(yè)的做法,使得民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借方在還不起借貸后,抵押的田產就歸于貸方所有。海瑞以個人來對抗這種強大的社會力量,在接收大量田產糾紛的同時,他遭到了其他官員的參劾。給事中戴鳳翔措辭嚴厲地指出,海瑞的行為導致佃戶不敢向業(yè)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隨后要求罷免海瑞的奏疏相繼送達。海瑞在憤憤不平之下被迫辭官,他在提出辭職的奏疏中痛斥“舉朝之士,皆婦人也”,這一謾罵,更是失去了所有人對他的同情。 *重新啟用、不甘寂寞 海瑞在1585年被重新起用,這時他已72歲。第二年,他又向萬歷皇帝遞交了一個惹是生非的條陳。他提議,要杜絕官吏貪污,必須采用重典,要按照太祖皇帝當年的嚴刑,凡是貪污在八十貫以上的官員要處以剝皮實草的極刑(把人皮完整剝下來,做成袋狀,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懸掛示眾)。 條陳一出,猶如巨石投入了死水,居然支持和反對者同時涌現。最后萬歷皇帝做出結論,“重刑之說,有乖政體。且指切朕躬,詞多迂戇(gang,音同杠),朕已優(yōu)容?!?/p> 由失望到絕望,海瑞先后提出了七次辭呈,但每次都不為皇帝批準?;实坌枰@一位忠臣的楷模。1587年,海瑞死訊傳出,負責人事的官員都松了口氣,再也不用為惹是生非的海瑞安排去處了。 君子何以有志于做官?海瑞的回答是無非出于惻隱和義憤。然而,用道德的最高標準來替代法律的執(zhí)行,終究對治國治世于事無補。 黃仁宇評價海瑞,海瑞是忠臣,他從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糾紛。他的信條和個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當人們評論他的政治措施,卻不僅會意見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極大。在各種爭執(zhí)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個共通的結論,就是他的所作所為無法被全體官員接受。 書香茶韻滌心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