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文章里介紹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產品, 讓我不得不和你們分享下, 順便和你們聊聊這個很有意思的產品背后的故事 ——宜家王國。
有意思的產品是這樣的,為了讓大家好好吃飯,宜家推出了一款手機火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你卻一直在玩手機
自從智能手機霸占了我們的生活之后,低頭族的年齡是與日俱增。從00影響到了50后,無論是吃飯、唱歌、逛街,只要在能看手機的時候,大家絕對不會被其他事情所影響。吃飯發(fā)展的尤為嚴重。飯前不能吃,要先拍照,發(fā)朋友圈,當你以為發(fā)完朋友圈就可以愉快的吃飯的時候,你會發(fā)現大家已經忙于朋友圈回復了,甚至還有在飯局中途打游戲的。。。。。。
像。。。。。。這樣。。。。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很多小伙伴在飯桌上制定了【禁手機令】,什么把電話統(tǒng)一收起保管、誰的電話先響誰買單等等,但這樣的禁令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為了讓大家好好吃飯,宜家出了一款手機火鍋。手機越多,火越大。 原理:只要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把桌面上的電磁爐升起,而在爐火的下方是一個電能發(fā)熱的感應區(qū)域,只要放入越多手機,火力就會越強 -- 更炫的是,手機跟感應區(qū)域都會自動顯示成燒火的樣子,而且從廣告視頻中丟入的機型看起來,貌似此款產品既支持 Android 也支持iOS(XD)
怎么樣,看完這么神奇的產品,是不是很想和邦哥坐在一起吃頓火鍋呢?【\(^o^)/~】
故事說完了,來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正題,先看一組數據
宜家每年要用掉世界上所有可利用森林資源中的1%的木材量。 宜家已經波及了全球60%以上的可居住地區(qū)。以及70%以上的人口。 宜家在50個國家超過360家門店。且每個點都是自己買地來建造的。(注:國內14家店中,廣州店還是租賃形式) 宜家在全球有超過1000家供應商。 宜家所售產品數量超過10000種。 宜家自己運營的一個中等規(guī)模刨花板廠每天要使用125000立方米木屑。 《宜家產品目錄》印刷量,200000000冊/年。 宜家門店接待人數超過700000000人次/年
以上只是一些事實數據,但卻是令人震驚的,帶著這些震驚的數據,我們一起走進宜家王國。 宜家之父——英格瓦·坎普拉德 英格瓦·坎普拉德擁有幾乎與生俱來的經濟頭腦。 他5歲開始做推銷生意,成功賣掉了一批火柴,并成為一個“賣火柴的小男孩”。 11歲的時候做成第一筆“大買賣”, 賣掉了一批花種,從此以后他便迷上了銷售行業(yè)。 17歲的時候,父親給了他一筆錢,幫他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宜家。而宜家的名稱也別有寓意:“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E”代表艾姆赫特,“A”是自己所在村莊的名字——阿根納瑞德。 2007年,他以330億美元身家位居《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第四位。
而宜家最初并不是一家銷售家具的公司,而是一家郵寄公司,經營鋼筆、皮夾、手表、尼龍襪等瑣碎東西,幾年后,坎普拉德發(fā)現了家具市場的巨大潛力。1953年,坎普拉德決定放棄所有的其他業(yè)務,專門從事低價位家具的經營,宜家家居時代由此開始。 看宜家成長歷史
宜家獨特而成功的商業(yè)模式
宜家對于家具零售的模式是這樣的,使其具有有別于其他品牌的競爭優(yōu)勢:
2016,宜家把重心放到了廚房
“用心,讓家更有味道!”2016年宜家將目光聚焦于人們在家的日常飲食、廚房以及用餐區(qū)域,希望倡導人們去發(fā)現更多值得珍藏的美好瞬間。而這一slogan并不是宜家憑空喊出的,在宜家發(fā)布的2016《中國都市人居家生活報告》中,宜家走訪了5個城市,調研普遍發(fā)現,中國都市人的忙碌生活壓縮了他們平日一日三餐的時間平時工作日中人們解決晚餐的平均時間不到20分鐘,有10%的受訪者甚至在15分鐘內就能解決自己的晚餐。當然在周末,大部分受訪者(75.5%)表示在家用餐的時間會較平日更長。因此,便有了下面一張調研總結圖片: 夢想中的廚房是:從種植、準備、烹飪,到品嘗、儲存、回收食物,整個過程充滿樂趣;炊具、餐具在你需要的時候會自動現身;你可以大膽創(chuàng)新,嘗試烹飪新的菜肴;甚至可以在食物中加入生活里不同瞬間的奇妙滋味。為此,宜家能做的,就是讓在家烹飪、用餐變得既簡單,又健康,同時充滿了趣味性。人們可以在宜家商場獲取更多更好的家具、家居產品,來滿足自己的和飲食相關的家居生活需求。
宜家“永遠不會上市”的秘密 宜家已經做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家居產品零售商。而宜家每年會保持12%全年營業(yè)額左右的現金,到2015年的營業(yè)額已經超過300億歐元。這些現金會用來參與各類的投資,如地產,商業(yè)等等,也用作預防相應的金融危機。
宜家的愿景是做“希望做大多數人都買得起的家具”, 或許全球沒有哪家企業(yè)像宜家這樣,能如此長遠和持久地受到創(chuàng)始人性格的影響。而對于宜家,坎普拉德早已宣布:“宜家永遠不會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對此,坎普拉德給出的官方解釋是,一旦上市,股東們必然要求獲得更快、更多的回報,這將改變宜家的長遠目標和運作方式,但他也承認宜家如果是上市公司,每年就必須撥出大約30%的獲利給股東,不上市的話,這些錢就都能成為公司的儲備金,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有一種看法是,在宜家清白的企業(yè)形象背后,是一個非常具有瑞典特色、生性保密、具有嚴格等級制度的公司。宜家監(jiān)事會的6名成員都是瑞典人,而創(chuàng)始人坎普拉德對這個企業(yè)灌注了宗教般的狂熱。
另一個論據則是,宜家作為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公開上市必然帶來高額的增值,并能募集資金擴大市場,但坎普拉德卻一再強調“宜家永遠不會上市”,這背后又有何目的呢?如果宜家股票上市,投資人要求的公開透明可能與家族低調隱蔽財富的意愿相抵觸,更有喪失控制權的風險。
結語 從創(chuàng)立至今,宜家已有7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路障,不僅沒有衰落,反而越挫越勇??刂瞥杀尽⒋蛟靹?chuàng)新型賣場,倡導“簡單即美德”的企業(yè)文化,而在公司運營上則通過“品牌使用權”、“基金會”等分立的組織結構設計,避開了高稅負與家族紛爭的路障,坎普拉德為宜家打造了獨特的文化和經營理念,并以低調作風、復雜結構設計為家族筑起一道高高的圍墻,形成了一個由坎普拉德家族人員牢牢控制的宜家王國。 邦哥下班要去逛宜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