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老子智慧

 融容 2016-03-20

老子智慧--平衡的魅力


【導讀】這篇是所有老子文章中,對生活較有幫助,或者對幸福最有幫

助的一篇文章。老子為什么會說:功成身退?為什么不能追求完美?為

什么不能走極端?文章有詳細解釋。老子講的是平衡,不是中庸。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九章

參考譯文:

執(zhí)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保長久。

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富貴而驕,自取禍患。

功業(yè)完成,含藏收斂,是合乎自然的道理。—-《老子今注今譯》陳鼓應

老子其實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安全。老子沒有什么大理想,也從來不勇敢,他說勇而敢者死。所以很多人看老子的文章,總覺得有點窩囊,不夠豪爽,不夠勇敢,不夠暢快。思考一個問題:是老年人有智慧,還是年輕人有智慧?當然是老年人。豪爽、勇敢、暢快,這些詞都是形容年輕人的。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具有這些特征。因為有智慧的人懂得平衡,懂得適可而止。

一直倒水,總會滿的。滿了以后呢?就會溢出來;刀鋒太尖銳,放在外面一定難以長久,誰都想過來試試;家里如果太有錢,很難留得住,所有人都盯著你;家里富貴,還很高調的人,完全是自己找的禍事。具體例子就不用細列了吧,看看現在的社會現象大家應該都能明白了。


很多事情不能走極端,一旦走極端肯定會走向反面。一個人笑,笑多了就會笑出眼淚來,如果繼續(xù)笑,就會哭起來,喜極而泣就是這樣的;如果哭多了也會笑,悲傷到了極點,會哈哈大笑。

為什么窮人跟窮人住在一起、富人和富人住在一起會相安無事,因為這樣會比較平衡。如果我們比周圍的人都富有,千萬不要得意,要么換個地方,要么低調一點,否則非常容易出事情。太有錢,也是罪過。容易挑起其他人犯罪的欲望;如果我們比周圍的人都成功,也千萬不要得意,要么暴露一下你的其他缺陷,要么低調一點,否則也容易出事情。

愛情也是如此,不能走極端。我們都希望對方愛自己,越愛越好。但真的越愛越好么?如果我的女朋友24小時看著我,粘著我,估計沒過一個星期,我就受不了了。愛也一定要適可而止,否則容易會由愛生恨。最常見是分手以后對前女友或者男友恨之入骨,而采取一些過激的行為。所以啊,如果希望愛情長久,還是需要保持一定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太近了,必然要遠離。

上次有個朋友在微信上給我留言說:為什么我看見前男友過得好,我就很難受,我以前很愛他,但我現在很恨他。我們之所以特別恨一個人,往往是因為之前愛過他,對他有期望。如果沒有愛,不那么容易產生恨?大不了就是漠不關心。


追求完美,也是在走極端。其實永遠沒有完美, 你把那些地方做好了,一定還會發(fā)現其他地方不完美。永遠都不會完美。如果有朋友告訴你他一直追求完美,你小心一點,這個人的負能量一定不少。有一次朋友給領導匯報,講了兩個小時說:領導說我聽了這么久,不知道你哪里有問題。如果我們都聽不出哪里有問題,那么你的方案一定有問題。我當時不太理解,后來明白了。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是不完美的。不完美屬于生命,完美屬于死亡。

之前的走鋼絲的例子,想要保持平衡,最完美的位置就是停在正中央。但你看看所有走鋼絲的人,他永遠不會停在正中央,一定是左一點再右一點,再左一點再右一點。因此,如果希望停在中央,那么一定不能停在中央。典型老子的句式。

成功也是如此。自古至今,社會上有很多成功、勵志的書和故事,我們從小也會被教育要考第一,爭頭名??剂税嗉壍谝?,接下來要考全校第一,然后是全縣第一,然后是全市第一…….現在回頭看,真不知道有什么意義。或許這種爭強好勝的心理,是與生俱來的,也或許是被社會熏陶出來的。從小就這么教育的時候,我們已經習慣這樣,而忘記為什么會這樣。

我小時候在農村,很少看見小轎車。我小時候就想,我這輩子有一輛小轎車,我就滿足了。后來畢業(yè)幾年,買了一輛小轎車,但也沒什么滿足感;以前沒有錢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如果我有100萬存款這輩子就夠了,每年可以有幾萬的利息啊。等有100萬存款的時候,我沒有覺得怎么樣。

我們得到一個成功后,最自然的想法是,要獲得下一個成功,一個更大的成功。人的大腦就是這樣,總讓我們再進一步再進一步。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不斷的成功。還記得走鋼絲理論么? 如果你希望停在中央,那么一定不能停在中央。如果你一直保持成功,那么最后一定會失敗。 如果你快要成功的時候,一定不要著急,慢慢來,等一等。成功的背后什么都沒有,只有失敗。成功越大,再往前走,接下來失敗就越大。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

這句話我自己也想了很久,一開始不明白,老子為什么會這么說?,F在我有些明白,成功的后面什么都沒有,只有失敗。成功達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有些事情我們不能掌控的。古代就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勾踐滅吳稱霸之后,他的兩位大功臣范蠡和文種采用兩種截然相反的做法,最終兩人得到兩種截然相反的下場。范蠡功成而身退,帶著美人西施隱退,成為人人稱羨的”陶朱公”,文種沒能隱退而落了個賜劍自刎的下場。張良和韓信同樣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有人說,你這么講,豈不是讓年輕人不求上進么?如果沒有理解透徹確實是不求上進,但事實不是如此。功成身退,只是說成功了,就暫時退下來。身退,沒有說就不再進吧?知止而后有進。退就是進,進就是退。這樣符合天道!《止學》是李嘉誠先生壓箱底的一本書,以后向道友推薦。

馬云是典型的道家智慧。馬云在阿里如日中天,在自己也如日中天的時候,才48歲就退休了,這就是退的智慧。以后馬云再做出更大的事情,我一點都不奇怪。


很多企業(yè)倒閉,不是因為沒有錢,也不是因為機會不好,而是因為前面一段路走的太順,太成功了,外界也給予很高的評價,然后自己就迷失自己了,瘋狂擴張團隊,瘋狂擴展業(yè)務……最后收不住了,等醒悟的時候,才知道已經無法挽回。

不用擔心“功成身退”是勸人不上進。其實,就算“功成身退”沒有那么積極,也不用擔心。因為人總是貪得無厭,總會希望取得更大的成功。功成身退,只是在身邊起個警鐘作用,提醒自己保持平衡而已。要想天長地久怎么辦?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平衡。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不要太急,也不要太慢。恰到好處,順其自然為好!

看到這里,你以為這篇文章要結束了。但生活還在繼續(xù),或許你能明白為什么我們偶爾有個情緒波動很正常,偶爾有個興奮和沮喪也很正常。對于工作和事業(yè)都是如此。一定是來回波動的,只有這樣才能平衡,才能不完美。記住一點:一切有生命的,都是不完美的。坦然的接受它,不要勉強,功成以后,要知道身退,這就是道!

商務合作:微信:wdswhz888;QQ:519423992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