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字叔寶,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歷史上的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
秦瓊為唐王朝的創(chuàng)建立下了汗馬功勞,唐高祖李淵曾派使者賞賜他金瓶,對秦瓊說:“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 之后,又因戰(zhàn)功,多次受到獎賞,先后拜為秦王右統(tǒng)軍,加授上柱國,后又進封為翼國公。 秦瓊晚年,因歷次作戰(zhàn)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常對人說:“吾少長戎馬,所經(jīng)二百余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后出血亦數(shù)斛矣,安得不病乎?”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在任徐州都督時去世,陪葬昭陵。貞觀十三年(639年),秦瓊被追封為胡國公。 到了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 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勛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 讓人不解的是,作為唐朝軍功最為卓著的秦瓊在凌煙閣排名上,是倒數(shù)第一位,不如原來在他位置之下的程咬金(排名19),更不如尉遲敬德(排名第7),這是為什么呢? 就在于,秦瓊沒有參加李世民主導的玄武門事變。 大家都知道玄武門之變。為了和太子建成爭奪皇位,李世民率領部將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最后,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得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如愿以償,成為了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后,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幾個兒子包括幾歲的兒童都被殘忍殺害,還在宗室的名冊上刪除他們的名字。而兩王的女眷則全部沒入宮中,后來成為李世民的后宮組成部分,李元吉的妻子也被李世民納為妾。 可以說,玄武門之變,是一出皇室內部的爭奪皇位的人倫慘劇, 《新唐書》和其他史書列舉的玄武門之變的參加者名單都沒有秦瓊的名字,《舊唐書》寫到秦叔寶參加了,更有可能是李世民借助秦瓊的威望,佐證他政變的合理性罷了。在我們見到的正史里根本沒有秦瓊寫在事變中做了什么,說了什么話。而尉遲敬德卻是玄武門之變的重要打手。 在玄武門之變前,秦瓊的功業(yè)、勛爵、職位、賞賜均高出尉遲敬德等人很多,但是事變后的功臣封賞秦瓊只有700戶,比長孫無忌和敬德等的1300戶差很多,比參加事變的張公謹、侯君集都低,更像是象征意義上的。 而尉遲敬德作為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了齊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擁立之功第一,也是為什么尉遲敬德的凌煙閣排名靠前了。 秦叔寶是一個大忠大孝之人,他不愿意去做讓皇室親子相殘的事的。正因為秦叔寶沒有參加事變,所以,從玄武門事變之后,李世民開始冷落了秦瓊,秦瓊在凌煙閣的排名墊底也就在所難免了。 這就是秦瓊,一個勇猛無畏,有氣節(jié),不為權貴所屈服的豪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