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jīng)》中六祖所說的全部偈語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三)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凈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dāng)。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終生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guān)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xiàn)。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jīng)累劫,悟則剎那間。 (四)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無相頌》 (五)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yǎng)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后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xué)道常于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愿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dāng)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后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 (七) 汝今名法達(dá),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fā)。 (八) 心迷法華轉(zhuǎn),心悟轉(zhuǎn)法華, 誦經(jīng)久不明,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九) 自性具三身,發(fā)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xué)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十) (十一) ![]() (十二) 無上大涅盤,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zhí)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通達(dá)無取舍。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 外現(xiàn)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圣見。 不作涅盤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yīng)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fēng)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涅盤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舍邪見。 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十三)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shù)起,菩提作么長? (十四)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十五)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于真; 若見于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xué)道人,努力須用意; 莫于大乘門,卻執(zhí)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yīng),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yīng),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 執(zhí)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十六)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
(十七)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十八) (十九)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 智慧視頻每日播 《一心訪談錄》——上師的神通 嘉賓:索達(dá)吉堪布|主持:趙一澄 今日編輯:薇薇森林|美編:Alice 文末視頻:正心堂|責(zé)任編輯:青草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