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病的中醫(yī)治療手段有哪些
1.《中國(guó)中醫(yī)秘方大全》治療脂肪肝特效方5個(gè)
【處方 1】 虎杖 30 ~ 50g,生何首烏 15 ~ 20g,澤瀉、茯苓、白術(shù)各 20 ~ 30g,荷葉 10 ~ 15g,甘草 5 ~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后合并藥液,分早、中、晚 3 次口服,每日 1 劑。半個(gè)月為 1 個(gè)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脂肪肝患者 44 例,經(jīng)用藥 1 ~ 4 個(gè)療程,其中痊愈 35 例(降脂、肝臟回縮及肝功能均恢復(fù)正常);顯效 6例(降脂、肝臟回縮及肝功能均明顯好轉(zhuǎn));有效(降脂、肝臟回縮及肝功能均有所好轉(zhuǎn))2 例;無效 1 例(治療前后未見變化)。治愈的病例經(jīng)隨訪,均未見復(fù)發(fā)。
【處方 2】 黨參、黃芪各 30g,茵陳 35g,連翹 25g,蒼術(shù)、澤瀉、丹參、郁金各 20g,決明子、法半夏、黃芩、黃連各 10g,川軍8g,生甘草 6g。加減 若肝區(qū)脹痛者,加延胡索、香附各 10g;若血脂偏高者,加生山楂、何首烏各 15g;若轉(zhuǎn)氨酶偏高者,茵陳加量至 50g,梔子20g,垂盆草 15g;若肝區(qū)光點(diǎn)密集,門靜脈增寬者,加紅花、桃仁各15g,莪術(shù) 10g;若大便溏者,去大黃,加炒白術(shù)、炒薏苡仁各 15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 2 ~ 3 次口服。1 個(gè)月為1 個(gè)療程。服中藥期間,患者忌飲酒及肥厚之品,停服降脂西藥。
療效 經(jīng)用上藥 2 ~ 4 個(gè)療程治療脂肪肝患者 78 例,其中治愈 56 例,顯效 12 例,有效 7 例,無效 3 例。
【處方 3】 生山楂、澤瀉各 20 ~ 30g,丹參、生何首烏、草決明、黃精、虎杖各 15 ~ 20g,白芍、醋柴胡各 10 ~ 15g。加減 若惡心者,加法半夏 10g;若腹脹者,加炒萊菔子15g;若吐酸水者,減山楂劑量,加烏賊骨 2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服,每日 1 劑,分 2 ~ 3 次口服。1 個(gè)月為 1 個(gè)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脂肪肝患者 40 例,經(jīng)用藥 1 ~ 4 個(gè)療程后,其中治愈 27 例,顯效 10 例,有效 2 例,無效 1 例。
【處方 4】 寄生、首烏、巴戟天各 12g,象貝、白芥子、赤芍各 15g,枳殼、郁金各 9g,澤瀉、草決明、丹參各 30g。加減 脾虛證者,加蒼術(shù)、白術(shù);食積者,加焦三仙;濕熱者,加梔子;谷丙轉(zhuǎn)氨酶升高者,加垂盆草。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30 日為 1 個(gè)療程。對(duì)照組 32例,用復(fù)方膽堿片 2 片,肌苷、維生素 C 各 0.2g,每日 3 次口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脂肪肝 100 例(其中治療組 68 例,對(duì)照組 32 例),兩組分別臨床治愈 23、6 例,顯效 26、7 例,有效 17、9例,無效 2、10 例,總有效率為 97.06% 、68.75% 。血脂、ALT 兩組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 <0.05)。
【處方 5】 柴胡、蒼術(shù)、白術(shù)各 12g,法半夏、枳實(shí)、大黃各10g,黃芩、生山楂、赤芍、白芍、丹參、郁金、澤瀉各 15g,草決明、虎杖、茯苓各 20g,甘草 5g。
加減肝區(qū)痛者,加川楝子、元胡;肝功異常者,加茵陳、金錢草;納差乏力者,加黃精、山藥、薏苡仁;多食善饑者,加黃連、知母;腹脹、便稀者,加烏梅、枳殼;胸脅滿悶者,郁金、丹參增量;脘痞嘔惡者,茯苓增量;口苦便秘者,大黃增量,加生地;血脂高者,決明子增量,加首烏。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30 日為 1 個(gè)療程;療程間隔 10日。治療期間停用其他降脂藥,禁酒及肥甘厚膩之品。療效采用大柴胡湯加味治療脂肪肝 120 例,其中治愈 38例,顯效 52 例,有效 24 例,無效 6 例,總有效率為 95% 。
2.中藥治療方法
大柴胡湯加減
組方:柴胡,黃芩,芍藥,法半夏,枳實(shí),大黃,大棗,姜,海藻等
功效與主治:以柴胡,芍藥疏肝行氣,法半夏,海藻化濕軟堅(jiān),散郁結(jié)之痰濕,枳實(shí),黃芩,大黃泄熱消積,大棗生姜調(diào)中
合理,作為佐藥,本方有疏肝行氣,化痰消積功用
用法:水煎服,1天1劑,1天2次
痛瀉要方
組方:白術(shù),白芍,陳皮,防風(fēng)等
功效與主治:治宜補(bǔ)脾益肝,祛濕止瀉,方中白術(shù)苦甘而溫,補(bǔ)脾燥濕以治土虛,為君藥。白芍酸寒,柔肝緩急止痛,與白術(shù)相配,于土中泄木,為臣藥。陳皮辛苦而溫,理氣燥濕,醒脾和胃,為佐藥。配伍少量防風(fēng),具升散之性,兼具佐食之用四藥相合,可以補(bǔ)脾勝濕而止瀉,柔肝理氣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泄自止。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劑,1天2次。
補(bǔ)中益氣湯加味
組方:黃芪,黨參,白術(shù),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等
功效與主治:方中黃芪補(bǔ)氣益肺固表;黨參、白術(shù)、炙甘草益氣健脾和中;陳皮疏肝理氣,柴胡,升麻助黨參、黃芪以升舉
陽氣,更有利于健脾沒適用于肝脾氣虛型脂肪肝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劑,一天兩次。
3.中醫(yī)專家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方劑
脂肪肝是肝病的一種,這種疾病會(huì)嚴(yán)重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盡早的進(jìn)行治療,那么你知道應(yīng)該如何進(jìn)行治療嗎 下面中醫(yī)專家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偏方,希望能幫助到您,一起來看看吧!
1.小柴胡湯(《傷寒論》) 方劑組成: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炙甘草、生姜各三兩,半夏半升,大棗12枚。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次服。 功用與主治:和解少陽,補(bǔ)中扶正,和胃降逆。治少陽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脈弦。并治婦人熱入血室,暮則譫語?;虔懓l(fā)寒熱等癥。 2.柴胡桂枝湯(《傷寒論》) 方劑組成:柴胡四兩,桂枝(去皮)、黃芩、人參、芍藥、生姜(切)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兩,半夏(洗)二合半,大棗(劈)六枚。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功用與主治:和解少陽,解肌發(fā)表。治太陽少陽合病,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 3.四逆散(《傷寒論》) 方劑組成:干草(炙)、枳實(shí)(炙)、柴胡、芍藥,上四味藥各十分,為末,每服一方寸匕,白水調(diào)下,日三服。 功用與主治:透解郁熱,疏肝理氣。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痢疾下重。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枚;痢疾下重者,先以水五升,去渣,入散三方寸匕,煮取一升半,分兩次溫服。 4.茵陳蒿湯(《傷寒論》) 方劑組成:茵陳蒿六兩,梔子(劈)十四枚,大黃(去皮)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至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服。
功用與主治:清熱利濕,解毒退黃。治濕熱黃疸,一身面目皆黃,發(fā)熱,腹脹食少,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 溫馨提示:上面介紹的治療脂肪肝的4大中藥方劑,僅供大家參考,還需要對(duì)癥進(jìn)行治療。 4.降脂益肝湯 【來源】蔣森,《中醫(yī)雜志》(4)1989年 【組成】澤瀉20~30克,生首烏、草決明、丹參各15~20克,生山楂30克,黃精15~30克,虎杖12~15克,大荷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重用澤瀉利濕;大荷葉升清降濁;草決明、虎杖清肝經(jīng)之熱;丹參、生山楂行肝經(jīng)之瘀;佐以首烏、黃精滋養(yǎng)精血,使之利濕而不傷陰,活血而不耗血。諸藥合用,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脂肪肝,癥見體胖、肝大、肝區(qū)不適、腹脹、乏力、尿黃、舌苔黃膩。 【加減】如腹脹明顯者,加炒萊菔子;惡心重者,加半夏;右脅疼痛較重者,加白芍、龍膽草;服藥后大便每日超過3次者,減少虎杖、首烏劑量;服藥后吐酸水者,加烏賊骨,或減輕山楂劑量。 【療效】治療38例,服藥4個(gè)月后,結(jié)果:臨床治愈19例(占50%),顯效13例(占34.2%),有效4例(占10.5%),無效2例(占5.3%)??傆行蕿?4.7%,而對(duì)照組29例,總有效率為79.3%。38例中治后,肝臟回縮至肋緣下者32例(占84.2%),谷丙轉(zhuǎn)氨酶恢復(fù)正常者28例(占73.7%)。 水濕內(nèi)停,痰瘀阻絡(luò)的病因病機(jī)特點(diǎn),治療當(dāng)以健脾化濕,疏肝活血為法,使脾健濕祛,肝疏氣行,瘀去絡(luò)暢,則肝臟脂肪得以祛除。
筆者臨床多用白術(shù)、丹參各30克,茯苓、豬苓、澤瀉、茵陳、山楂、絲瓜絡(luò)各15 克,柴胡、郁金各9克為基本方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服,以1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
〖 方 名 〗 脂肪肝中醫(yī)方。 〖 組 成 〗生山楂30克 制首烏30克 丹參20~30克 益母草15~30克 菊花20克 草決明15克 白芍15克 醋柴胡
10克。
〖 用 法 〗 煎成水劑360ml,每日3次,每次120ml,28天為2療程。
〖 治 法 〗 降脂復(fù)肝。
〖 主 治 〗 脂肪肝。
〖 出 處 〗 中藥方劑大全。
〖 方 名 〗 脂肪肝方劑。
〖 組 成 〗 茵陳15克 土茯苓 20克 生苡仁 30克 白蔻仁10克 厚樸花 10克 山楂肉 30克 草決明15克生槐花15克 丹
參30克 澤蘭葉10克 郁金10克 金錢草15克。
〖 用 法 〗 水煎30分鐘,去滓取汁分服。
〖 治 法 〗 祛濕化痰,活血利膽。
〖 主 治 〗脂肪肝。癥見形體肥胖,精神不振,脘腹脹滿,脅肋疼痛,脅下塊,頭暈?zāi)垦#蟊阏衬伈粫?,舌苔白膩,脈象沉滑。
5.治療脂肪肝中醫(yī)妙方 1、血瘀型———方法為疏肝養(yǎng)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湯為主加減。
2、氣滯型———治法為疏肝解郁,行氣和中。方當(dāng)以柴胡疏肝散與逍遙散和方。 3、濕熱型———療法為祛濕化濁,清熱解毒。方用平胃散加減。 4、痰瘀型———方法為柔肝養(yǎng)血,化濁消瘀。以旋復(fù)花湯和大黃蔗蟲丸和方加減。 附:脂肪肝是糖尿病患者最易出現(xiàn)的合并癥之一,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肝內(nèi)脂質(zhì)代謝紊亂、脂蛋白合成障礙所致。脂肪肝多見于輕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可能與肥胖、高脂血癥有關(guān),因肥胖型糖尿病人末梢組織的胰島素活性降低,動(dòng)員大量的脂肪酸進(jìn)入肝臟,形成脂肪肝。
另外,重度酮癥酸中毒時(shí)更易并發(fā)急性脂肪肝,病理呈脂肪浸潤(rùn),細(xì)胞外水腫,胞內(nèi)及核內(nèi)有肝糖元沉積。但經(jīng)胰島素治療后,酮癥時(shí)脂肪肝多可恢復(fù)正常。對(duì)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應(yīng)限制飲食總熱量。
中藥以舒肝理氣、活血利濕為主,方藥:柴胡、枳殼實(shí)各10g,丹參、茵陳各30g,赤白芍、虎杖、首烏各15g,生大黃6~10g ,澤瀉10g,水煎服,日1劑。藥理研究中藥澤瀉、首烏、黃精、枸杞、山楂、茵陳等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
6.中藥茶治療 芝麻消脂茶
【配料】芝麻糊20克,綠茶6克。
【制法】將綠茶裝入綿紙袋中封口掛線,將芝麻糊裝入杯中。取綠茶放入裝有芝麻糊的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飲用。
【用法】沖泡飲用,逐日2次。
【功效】解毒化瘀,活血消脂。適宜于各種類型的脂肪肝。
三七菊花茶:
【配料】三七花5克,菊花5克,綠茶1克。
【制法】將三七花、菊花、綠茶放入杯中,沖入開水浸泡10分鐘即可。
【用法】飲服,沖泡3-5次??砷L(zhǎng)期飲用。
【功效】適宜于脂肪肝。
綠豆菊花茶:
【材料】菊花10克、綠豆沙30克、檸檬10克、蜂蜜少許。
【做法】將菊花放入水中煮沸,將榨汁的檸檬和綠豆沙的汁注入菊花水中攪拌,放入少量蜂蜜即可飲用。
【用法】飲服,每天2次。
【功效】排毒養(yǎng)顏、活脂消脂。
7.脂肪肝的食療偏方: 1、熗拌鮮筍 2、茭白炒毛豆 3、蒸三鮮菜卷
4、西紅柿酸奶飲 5、西紅柿雞蛋湯 6.芹菜黃豆湯
鮮芹菜100克,洗凈切成片,黃豆20克(先用水泡脹),鍋內(nèi)加水適量黃豆與芹菜同煮熟,吃豆吃菜喝湯,一日一次,連服三個(gè)月,效果頗佳。 7.綠茶 每天上下午各用綠茶10克,開水浸泡后堅(jiān)持飲用。研究表明,綠茶可化解中性脂肪,有利于清除肝內(nèi)多余的脂肪。
海帶50克,洗凈切絲,絞股藍(lán)50克,澤瀉20克,草決明20克,生山楂30克,加水適量煎服,一日一劑連用3-6個(gè)月,效果良好。脂肪肝的治療方法三、藥物或配方療法:中輕度脂肪肝一般通過飲食運(yùn)動(dòng)即可恢復(fù)痊愈,但是,配合藥物和食療配方治療效果更佳。
此湯有健脾消食,養(yǎng)陰潤(rùn)燥,去脂降壓,補(bǔ)虛益氣等作用。 10.、肝脂清膠囊 近兩的中藥制劑脂肝清膠囊治療脂肪肝,取得了良好療效。 脂肪肝的治療方法無外乎飲食、運(yùn)動(dòng)、藥物這三類,這三類為并列關(guān)系,不存在哪種更好哪種不好的說法,脂肪肝的治療方法的制定前提關(guān)鍵是適合病情、自身?xiàng)l件允許、能長(zhǎng)期堅(jiān)持,缺少一個(gè)條件都可能達(dá)不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甚至前功盡棄。 因?yàn)橹靖蔚奶厥庑?,一般來說,治療脂肪肝的偏方不是很多,以下治療脂肪肝的偏方均由自己收集而成,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
1.治療脂肪肝的偏方1-丹參陳皮膏 【藥方】丹參100克,陳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參、陳皮加水煎,去渣取濃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祛痰。適用于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藥方】佛手、香櫞各6克,白糖適量。 【用法】佛手、香櫞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調(diào)勻,每日2次。
【功效】疏肝
解郁、理氣化痰。適用于肝郁氣滯型脂肪肝。
3.治療脂肪肝的偏方3-丹參山楂蜜飲
【藥方】丹參、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 【用法】佛手、香櫞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幾
沸,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適用于瘀血阻絡(luò)型脂肪肝。
4.治療脂肪肝的偏方4-陳皮二紅飲
【藥方】陳皮、紅花各6克,紅棗5枚。 【用法】水煎,取汁代茶飲。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化痰。適用于氣滯血瘀
型脂肪肝。
脂肪肝治療方法主要有飲食治療、運(yùn)動(dòng)治療和藥物治療。這三種方法相輔相成,得了脂肪肝,要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和有氧運(yùn)動(dòng)相
結(jié)合,特別是對(duì)于由于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患者。
1、脂肪肝中藥偏方1-丹參陳皮膏
【藥方】丹參100克,陳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參、陳皮加水煎,去渣取濃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祛痰。適用于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2、脂肪肝中藥偏方2-佛手香櫞湯 【藥方】佛手、香櫞各6克,白糖適量。
【用法】佛手、香櫞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調(diào)勻,每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化痰。適用于肝郁氣滯型脂肪肝。
3、脂肪肝中藥偏方3-丹參山楂蜜飲 【藥方】丹參、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
【用法】丹參、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幾沸,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適用于瘀血阻絡(luò)型脂肪肝。
4、脂肪肝中藥偏方4-陳皮二紅飲 【藥方】陳皮、紅花各6克,紅棗5枚。
【用法】水煎,取汁代茶飲。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化痰。適用于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5.脂肪肝中藥偏方1-丹參陳皮膏
6.脂肪肝中藥偏方2-佛手香櫞湯 7.脂肪肝中藥偏方3-丹參山楂蜜飲 8.脂肪肝中藥偏方4-陳皮二紅飲
9.堅(jiān)持服用新一代水飛薊黃酮的賽維片
脂肪肝食療的四個(gè)秘方 脂肪肝食療方一:山楂薏米粥 原料:山楂25克,薏米50克。 做法:薏米和山楂2:1的比例熬成。山楂不僅開胃,而且還有利于胃腸道消化,除去體內(nèi)的脂肪。山楂飯既美味可口,又不會(huì)增加脂肪。功效:堅(jiān)持服用1-2個(gè)月,就可以消除體內(nèi)堆積的多余脂肪。還可用山楂泡茶,山楂茶清爽自然,酸甜味好。 脂肪肝食療方二:當(dāng)歸蘆薈茶 原料:決明子30克,當(dāng)歸15克,蘆薈30克,茶葉少許。 脂肪肝食療方三:消脂減肥茶 原料:綠茶6克、大黃2克。用沸水沖泡,隨渴隨飲。 大黃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大黃的蒽醌類衍生物為瀉下的有效成分,故能瀉熱通便,清熱除濕。另外大黃對(duì)實(shí)驗(yàn)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hù)作用。 脂肪肝食療方四:海帶燒木耳 用料:鮮海帶250克、黑木耳40克、芹菜100克、香醋12克、精鹽4克、味精3克、白糖8克、蔥白10克、姜片5克、料酒20克、生油25克。 制法:海帶洗凈,橫切成約1厘米寬的條,用沸水煮一下。蔥白切段,芹菜洗凈切段。黑木耳發(fā)水,揀去雜質(zhì),洗凈。旺火起油鍋,爆炒蔥白、姜片,倒入海帶、木耳,加白糖、香醋、精鹽、料酒及酌加素湯燒半小時(shí),倒入芹菜、味精,裝碟上桌即可。 方解:海帶性寒,所含的豐富?;撬峥山档脱澳懼械哪懝檀?,海帶的食物纖維褐藻酸,也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促進(jìn)其排泄。此外,海帶中的鈣不僅抑制膽固醇吸收,而且可以降低血壓。有專家建議每周吃一次海帶,三次紫菜,每天飲綠茶,對(duì)防治脂肪肝、高脂血癥均有良好的作用。 黑木耳味甘性平,功能益胃、活血、潤(rùn)燥、降壓、涼血。黑木耳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減低血液凝塊,有防止冠心病的作用,降脂降壓等。藥理試驗(yàn)證實(shí),芹菜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并可加速脂肪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