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硬腫癥 5.1 附子桂枝湯 【來源】NB036際外,《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熟附子,桂枝各1~2.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分?jǐn)?shù)次頻服。 【功用】溫陽祛寒,利水行瘀。 【方解】方中以熟附子強(qiáng)心回陽,溫經(jīng)散寒;桂枝驅(qū)寒,溫通經(jīng)脈,消除寒凝之腫滿;炙甘草益氣,并調(diào)和諸藥,合用共奏溫經(jīng)祛寒,利水行瘀之功。 【主治】新生兒硬腫癥。 【加減】氣虛,加黨參,黃芪;神萎,呼吸不勻,口含痰沫,加僵蠶,半夏,石菖蒲,郁金,膽南星,牛黃;血瘀,加丹參,赤芍,紅花,桃仁,郁金;夾熱夾實(shí),加大黃,檳榔,丹皮(大黃用1~1.5克);腫甚,小便不利合五苓散。 【療效】治療25例,臨床治愈23例,其中1天治愈4例,2天治愈2例,3天治愈3例,4~5天治愈4例。1例無效,1例死亡。 5.2 溫陽活血湯 【來源】譚興詩,《四川中醫(yī)》(1)1987年 【組成】桂枝、桃仁、紅花、當(dāng)歸、川芎各6克,白芍、丹參、大棗、伸筋草,廣巴戟,黑故紙各8克,生姜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頻頻喂服。 【功用】補(bǔ)脾益腎,溫陽活血。 【方解】本病多先天不足,脾腎陽虛,氣滯血瘀所致。多見患兒下肢大腿水腫發(fā)亮、按之凹陷,皮下組織變硬。故方用桂枝,巴戟,故紙溫補(bǔ)脾腎;桃仁、紅花、當(dāng)歸、川芎,丹參活血化瘀,伸筋草除濕舒筋;大棗、生姜健脾和中。綜觀全方、通過溫陽活血,而能促進(jìn)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能改變硬腫現(xiàn)象。 【主治】新生兒硬皮癥。 【療效】治療多例,分別服藥2~4劑而獲痊愈。待腫硬消失后再以四君,歸脾之類調(diào)養(yǎng)善后。 5.3 硬腫湯 【來源】何蕊英,《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生黃芪、茯苓、豬苓各9克,澤瀉、麥冬、白術(shù)6克,白人參2克,五味子0.6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少量頻服。 【功用】益氣養(yǎng)陰,健脾利水。 【方解】新生兒硬腫癥,多因先天稟賦不足,脾腎陽虛所致。病之輕者,重在脾虛。方用黃芪、白人參益氣健脾;白術(shù)、茯苓、豬苓、澤瀉利水健脾;麥冬養(yǎng)陰;五味子斂脾;甘草解毒,并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yǎng)陰,健脾利水之功。 【主治】新生兒硬腫癥輕、中度者。 【療效】多年使用,用治輕、中度硬腫癥效果頗著,一般服5~12劑即愈。但對重證療效不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