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外傷腰痛秘方
1 大將逐瘀湯
【來源】廖小波,《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大黃30克,檳榔15克,生姜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瀉下逐瘀,行氣利水。
【方解】方中大黃瀉下逐瘀,以散郁滯之瘀熱;檳榔行氣利水,助大黃瀉下逐瘀之功,使瘀熱脹滿,從前后分消;生姜辛溫,與大黃一寒一溫、一升一降,使氣機條達通順,又不致苦寒太過。三藥合用,邪去正復(fù),氣血平和,則諸癥悉平。
【主治】急性腰扭傷。
【加減】年邁體虛,瘀血較重者,可加丹參20克。
【療效】治療36例,結(jié)果均獲痊愈。服藥最少2劑,最多15劑。
2 補腎壯骨湯
【來源】林如高,《林如高骨傷驗方》
【組成】杜仲、枸杞子、骨碎補、芡實、酒續(xù)斷、補骨脂各9克,煅狗骨15克,狗脊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補腎壯骨,舒筋止痛。
【方解】“腎為先天之本”,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許多生理、病理都與腎有關(guān)。腎位于腰部,故“腰為腎之府”,腰部損傷,必致腎氣虛弱。方中以杜仲、續(xù)斷、狗脊、骨碎補,補骨脂、狗骨壯陽補腎、強筋壯骨;枸杞子滋陰補腎,壯腰固精;芡實收斂縮溺、固腎澀精。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壯骨、舒筋止痛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腰部傷筋,腎氣虛弱。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3 壯骨舒筋湯
【來源】林如高,《林如高骨傷驗方》
【組成】杜仲、懷牛膝、當(dāng)歸、黨參、枸杞子、續(xù)斷、木通、木瓜、穿山龍各9克,川芎4.5克,熟地15克,澤蘭、防風(fēng)、白芷、川厚撲各6克,西紅花1.5克。
【用法】每日1劑,酒水各半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強筋壯骨,益氣活血,溫經(jīng)通絡(luò)。
【方解】慢性腰部傷筋,多因經(jīng)常持續(xù)損傷或急性損傷遷延日久所致,先天性腰骶部缺陷也可誘發(fā)。方中川芎、紅花、澤蘭可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枸杞子、杜仲、續(xù)斷補肝腎、強筋骨;慢性傷筋,氣血耗損,故用黨參補中益氣;當(dāng)歸、熟地補血和血。久病則風(fēng)濕侵襲,故以穿山龍、木瓜、川厚樸祛風(fēng)勝濕、舒筋活絡(luò);白芷、防風(fēng)辛溫升陽、祛風(fēng)勝濕;更加牛膝、木通引藥下行,瘀阻停濕自然下降,遂行氣正常,陽氣上升,頑疾可除。
【主治】腰部慢性傷筋,瘀阻作痛。
【療效】屢用效佳。
“閃腰”簡易療法 “閃腰”為一種常見病,多由姿勢不正、用力過猛、超限活動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軟組織受損所 致。 一旦發(fā)生“閃腰”,可酌情選用以下幾種方法: 按摩法 “閃腰”者取俯臥姿勢,家人用雙手掌在脊柱兩旁,從上往下邊揉邊壓,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 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幾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幾次。 背運法 讓“閃腰”者與家人靠背站立,雙方將肘彎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頭彎腰,把患者背起并輕 輕左右搖晃,同時讓患者雙足向上踢,約3分鐘—5分鐘放下,休息幾分鐘再做。一般背幾次 之后,腰痛會逐步好轉(zhuǎn),以后每天背幾次,直至痊愈。 熱敷法 用炒熱的鹽或沙子包在布袋里,熱敷扭傷處,每次半小時,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燙傷皮 膚。
藥物外敷法 取新鮮生姜,將內(nèi)層挖空,把研細的雄黃放入生姜并蓋緊,放瓦上焙干,把生姜焙成老黃 色,放冷,研細末,撒在傷濕膏上,貼患處,痛止去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