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試的分數都是你知識積累的真實體現,不斷的學習才能應對每次考試,今天我們就詳細的講一講雪線的判斷,每天掌握一個知識點,日積月累就可以積水成山! 影響雪線分布高度的因素地球上各地區(qū)雪線的分布高度起伏多變,主要取決于氣候與地貌因素的綜合作用。大氣環(huán)境改變等因素也會對其產生影響。 I HOPE YOU LIKE IT 雪線的分布高度與氣溫成正相關,溫度高時雪線也高。由于地表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使雪線分布高度的總趨勢也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例如,雪線高度在熱帶非洲為4500~5200米,到阿爾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極圈內只有200米以下。
I HOPE YOU LIKE IT 從山勢上看,陡峻的山地,積雪易下滑,不利于積雪保存,雪線偏高;坡度較小的山地,有利于積雪沉積,雪線偏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兩側,向陽坡接受的太陽輻射量較多,氣溫偏高,雪融化較快,雪線位置較高;背陽坡接受的太陽輻射量較少,氣溫偏低,雪線位置也較低。對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線偏高,而北坡和東坡的雪線位置較低。例如,中國天山南坡雪線高度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線高度為3500~3900米。 I HOPE YOU LIKE IT 喜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陽坡,又是迎風坡,但水分條件的影響超過了熱量條件的影響,因此,降水量豐富的喜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線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在同等氣溫(低于0°C)情況下,南坡空氣易達到過飽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線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風的背風坡,受喜馬拉雅山的阻擋,印度洋的水汽難以到達,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空氣要達到過飽和,必須海拔升高,氣溫繼續(xù)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陸性冰川,雪線大多在6000米左右,個別地區(qū)達6200米。
關于三好網 三好網是一家專門服務于中小學生,以在線1對1為主導的教學服務平臺,借助于“好學寶”智能硬件,讓學生可以足不出戶,連接天下名師。目前,三好網已有1萬名中高級教師,注冊學員7萬余名。 學生在家上課 家長在旁聽 中小學輔導,在家上三好!現在報名,還有0元體驗課,更有價值699元“好學寶”免費使用! |
|
來自: manman2016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