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小故事:<br> 陶行知先生在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在操場上看到一個男孩子拿著半塊磚頭要打另外一個男同學,他馬上制止那個學生,學生立刻把磚頭放到了地上。臨走前,他讓那個孩子十分鐘后去自己的辦公室。<br> <br>過了一會兒,陶行知回來了,拿出一塊糖對男孩子說:“這塊糖是獎勵給你的。”男孩子滿眼睛問號,不敢接,陶行知說:“這塊糖獎勵你尊重師長。我看到你要打人,制止你,你馬上就把磚頭放下了。你尊重師長?!?lt;br> <br>接著校長又拿出第二塊糖說:“這也是獎勵給你的。”孩子仍然很迷惑,還是不敢接。陶行知接著說:“我剛才讓你10分鐘以后到校長室,現(xiàn)在還不到10分鐘,這塊糖獎勵你遵守時間。”孩子更吃驚了。<br> <br>然后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塊糖說:“這塊糖還是獎勵給你的?!焙⒆舆€是不明白。陶行知接著說:“我剛才去做了調(diào)查,你打那個男孩子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你有正義感,見義勇為。這塊糖獎勵你見義勇為?!?lt;br> <br>這時候孩子哭了說:“校長,不管怎么說,我打人不對,我錯了?!毙iL拿出了第四塊糖說:“你已經(jīng)主動承認了錯誤,我們的談話結(jié)束了。”<br> <br>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是你的話,在看到孩子拿磚頭要打人的時候估計就得憂心忡忡、大發(fā)雷霆了吧?在對待孩子的錯誤時,懲罰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用適當?shù)膶捜輰Υ⒆?,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