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勢很抽象嗎? NO。 筆勢在那里? 它存在于漢字書法的點畫之中。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字寫的有力,這字寫的有力無力。這里說的力,便是因點畫中有勢。 寫字造勢如何好好表現(xiàn)呢? 先看衛(wèi)夫人說的: 一“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 、“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 “撇”如陸斷犀象。 乙 “折”如百鈞弩發(fā)。 ∣ “豎”如萬歲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 勹 “橫折鉤”如勁弩筋節(jié)。 再看顏真卿說的: 側(cè),蹲鴟而附石;勒,縱緩以藏機(jī);努,彎環(huán)而勢典;趯,峻快以如錐;策,依稀而似勒;掠,仿佛以宜肥;啄,騰凌而速進(jìn);磔,抑趞以遲移。 古人談點畫的很多,古代書家十分重視點畫的寫法,且都主張要寫出筆力來。 那么,我們?nèi)绾魏煤帽憩F(xiàn)呢? 一,貫氣取勢血脈通 點畫貫氣,上一個點畫要貫向下一個點畫; 字間貫氣,上一字的末筆,要貫向向下一個字的首筆; 行間貫氣,上一行與下一行要有呼應(yīng),行間氣勢要相聯(lián),氣不斷,力也不斷。 二、欹側(cè)取勢力奇崛 橫畫右上稍斜可取勢,寫成水平卻無力;豎筆彎斜有態(tài)勢,把彎斜的豎寫成筆直的反覺無力;有時,某些部位寫成欹側(cè),也覺得有勢;在練習(xí)中,我們試一試,紅寫平,書寫直,部位寫得端端正正,卻感覺板滯無力,了無生機(jī)。 三、長短取勢字開張 有時把長的點畫寫的短促些反覺有力,如,“山”字的豎筆,“非”字的橫筆;戈鉤則以廠長見力等,是以長短取勢。 四、肥瘦取勢態(tài)意濃 字小的點畫要粗壯些,如果瘦了就覺得無勢;點畫多,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要瘦細(xì)些,如寫粗了,就覺得重濁。,當(dāng)然反而無力。 五、疾澀相間勢得宜 疾,有如箭離弦、虎撲食、快而又挾有一股力,如快而不挾力,就不是疾,疾必須有力所在。 澀,如逆水行舟,用力前行,卻似前行不多;如負(fù)重登山,十分用力,前進(jìn)卻慢;如射箭前的拉弓,雖慢卻十分用力。澀,不是慢,慢而無力是遲緩。澀,必須有力所在。 疾澀之法,是表現(xiàn)點畫內(nèi)在力度的,書法取勢,十分重要,不可不察,不可不用。在習(xí)書中細(xì)心揣摩,用心練習(xí),心追手摩,日就可得。 寫字取勢,不能一味的疾、也不能一味地澀,要疾澀相間,快慢結(jié)合,筆勢就能顯示出來。 寫字用疾澀之法,筆畫則無平拖而過的毛病。如平拖用筆,筆畫寫的再粗也無力,疾澀交替運筆,筆畫再細(xì)也有力。 關(guān)注《書法密碼》 shufamima 微信公眾號,您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請看看張瑞圖的《飲中八仙歌》,揣摩揣摩。 釋文: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圣稱避賢。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宗之瀟灑美少年, 酒酣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地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天啟丁卯春書 瑞圖 關(guān)注《書法密碼》 shufamima 微信公眾號,您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作者 張福斌 |
|
來自: 昵稱30694798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