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指不要為一切事物去執(zhí)著,您這一刻該干什么就干什么,該是餓了您就吃飯,該是上班您就做好您的職責(zé)。禪宗講:“物來則應(yīng),過后不留?!保皯?yīng)”就是生心,不生心則不能解決生活中的事情,“過后不留”就是應(yīng)無所住。兩句話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忍有時是環(huán)境和機遇對人性的社會要求,有時則是心靈深處對人性魔邪的一種自律。 懂得忍,才會知道何為不忍。只知道不忍的人,就象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揮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大多數(shù)的揮舞動作,只是在不斷地浪費自己的體力而已。 何謂禪?禪是一種文化,古老而不陳舊,她蘊涵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風(fēng)采。禪是一項修煉,增智益壽,雖博大精深,卻人人參悟可得;禪是一面心鏡,透視自我,善惡美丑皆可鑒;一盞心燈,扶正祛邪,內(nèi)省凈心,指引人的心路。 禪更是一種巧妙地將信仰與生活、神圣與平凡自然地融合起來的人生智慧。這種智慧,可讓我們的心靈可從混沌迷惘中解脫,可使人類的生命到達光明圓滿的覺悟。一句話,禪就是用心去感悟的一種回歸生命本真的精神境界。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tài)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tài)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皩櫲璨惑@,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狈诺孟聦櫲?,那便是安詳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