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左上角'西北書畫藝術網(wǎng)'即刻關注 右上角分享 收藏
鄭存才藝術簡介 鄭存才,字清原、文常,齋號澄懷堂。1963年出生于陜西鳳翔?,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書協(xié)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書法院專業(yè)書法家,長安書學院副院長,寶雞市書法家協(xié)會原副秘書長,寶雞市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書法作品入展獲獎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 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三屆行草書展 全國第三屆西部書法篆刻展 全國首屆西部書法篆刻展 全國首屆行書大展 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大展 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書法作品入展獲獎全國其他重大展覽: 中國“柳公權杯”全國書法大展(獲最高獎) 全國首屆“國粹杯”書法篆刻大獎賽獲優(yōu)秀獎 全國糧食系統(tǒng)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書畫展覽一等獎 全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展優(yōu)秀獎 全國《山川秀美》名家書畫大展二等獎 中日合辦中國古文字起源--金文書法展 中日友好第二屆書法藝術聯(lián)展 中國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展優(yōu)秀獎 “大美甘州”全國知名書法家邀請展 “大美陜西”中國書協(xié)會員優(yōu)秀作品展 “秦風書韻”陜西省首屆書法篆刻展 陜西省書協(xié)首屆、第二屆書法篆刻臨作展獲獎作品 陜西省寶雞市書法美術作品大展一等獎 陜西省寶雞市書協(xié)成立30周年書法作品大展一等獎 參加省市其他類型的書法大展、邀請展、大獎賽等獲獎30余次 先后獲第四、五、六屆《寶雞文藝大獎》優(yōu)秀文藝作品三、二、一等獎 獲第七屆《寶雞文藝大獎》優(yōu)秀文藝創(chuàng)作獎(書法)。 書法作品發(fā)表、收藏和展覽:書法作品多次發(fā)表于《書法報》、《書法導報》、《書法》、《鑒寶》、《文化藝術報》等十幾種國內(nèi)書法權威主流刊物;入編多部書法專業(yè)典籍并被國內(nèi)外有關單位、藝術機構、博物館和個人收藏。2015年9月在寶雞展覽館舉辦《澄懷問道---鄭存才書法藝術作品展》,個人作品集《制高點---國展最高獎書家(鄭存才)》同時首發(fā);中國西部書畫網(wǎng)、金獅華納藝術傳媒、陜西刻字藝術網(wǎng)、寶雞電視臺、寶雞日報、寶雞廣播電臺等省市10余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采訪和宣傳報道。《書法》雜志2016年第1期在“中青年書法家創(chuàng)作檔案”欄目作專題介紹。


存正弘道 才華橫溢
鄭存才書法評彈 □傅德鋒
我為人撰評,一般很少使用“才華橫溢”這樣的詞匯。原因就是不想讓評論對象在這種過度的贊美之中逐漸迷失自我。但當?shù)谑粚萌珖鴷ㄗ陶箟m埃落地結果公布之后,陜西寶雞的好友、書法家鄭存才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入展之列,我不由得為他再次點贊。因為此前他已經(jīng)在國展上取得了一連串的好成績,尤其是曾獲得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盡管這次只是入展,但也足以證明他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始終保持著一種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

在做人處事上,他的身上洋溢著一種浩然正氣,對傳統(tǒng)文化心存敬畏,工作之余,潛心書藝,弘揚道義。書法創(chuàng)作上,時常能夠給身邊的同道好友帶來驚喜。但他又從不以此為滿足,而是勤勉精進,以歸零的心態(tài)對待現(xiàn)有成績,不斷超越自我,塑造新的自我。因此,我破例使用了《存正弘道,才華橫溢》這樣的一個標題,不惟贊美,而是更加表達了一種對他更高的期許。

鄭存才研習書法已歷卅載,對五體書法均有涉獵,舉凡金文、漢隸、唐楷、晉人行草、宋人法帖等彌不臨習,朝斯夕斯,甘之如飴。多年來始終堅持尊重傳統(tǒng),銳意出新,鐘情于經(jīng)典法帖而汲取所需營養(yǎng),著眼于現(xiàn)代審美觀念而追求自我個性。在諸體兼修的基礎之上,將行草書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尋求重點突破。

鄭存才行草書在二王的基礎上參合孫過庭《書譜》及蘇軾行書筆意,用筆精到,一絲不茍而不顯板滯。厚重中透著輕靈,嚴謹中見出性情。結體平中見奇,在細微中求變化而無散亂之感。行氣暢達,生動有趣。上下管領,左右兼顧。章法嚴謹而不失活脫,大多依據(jù)書寫內(nèi)容之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盡可能做到內(nèi)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這也是他強調(diào)內(nèi)容、注重形式的創(chuàng)作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故其所作疏朗有致,氣息古雅,頗為逮人眼球;且清峻勁健,雅俗共賞,深受眾人喜愛。他善于在作品當中營造一種特殊的氣氛和情境,勾引起觀者閱讀的興趣。其行草書有著濃郁的文人氣息,底氣足,不雕琢,不刻意,自自然然,郁郁芊芊,富有音樂的旋律之韻和詩歌的意境之美。

他的一些大字行草作品,融碑入帖,方圓兼?zhèn)?,收放自如,渾樸大氣,墨色變化上有“潤含春雨,干裂秋風”之特殊效果。從中亦可見出他在魏碑方面所下的功夫和融會貫通之能力。 鄭存才在篆書和隸書創(chuàng)作上也有較高造詣,其書出秦入漢,上溯三代,并融合當代意識,作品拙樸雄渾,氣勢開張,頗為耐人尋味。

書法以外,對文學、詩詞、音樂、繪畫等藝術均有不同程度之愛好,且積極付諸實踐,從多方面汲取有益營養(yǎng),豐富自我。事實上,他這種學習方法非常值得提倡。一個真正的書法家,絕不會只是一個不關注其他學問修養(yǎng)的“寫字匠”,正如蘇軾所言:“學書之法,見狹、識淺、學不足,三者終不能見妙。”因此,古人下筆多有“千秋之想,絕不率爾操斛”。古人對書法心存敬畏,虔誠之心,往往溢于言表。而鄭存才對書法的態(tài)度也是十分明朗的,讀書、游歷、交友、臨池、創(chuàng)作、思考,理性之中帶著感性,感性之中不乏理性。不僅從細節(jié)上注重每一個技術問題的解決,更從整體上對書法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和把握。

觀鄭存才書法作品特別是行草書,感覺其最大的特點是其書具有濃郁的書卷氣息。這一方面是源于他精于臨帖,能夠盡可能吃透古人經(jīng)典作品的精神內(nèi)質(zhì),從筆法、結體、章法、墨法和神采氣韻上逼近古人。另一方面是他廣于讀書、勤于思考的結果。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胸中有道義,再廣之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 鄭存才先生除了勤于臨池,還比較注重書法理論的研讀,從他寫的一些學書心得來看,他對書法的理解是比較深刻而到位的。他從五個方面來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即重視臨帖,學習古人;明晰審美,把握風格;書體內(nèi)容,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注重形式,豐富氣韻;強化審美、筆隨時代。讀來感覺實乃經(jīng)驗之談。

另外,他還經(jīng)常創(chuàng)作一些詩詞來抒發(fā)自己的豪情,涵養(yǎng)自己的文氣,詩作不僅頗為工整合律,還富有思想性。大多直抒胸臆,生動感人。讀來語句通暢,意味雋永。在這個詩歌沒落、書法人普遍文化底蘊不足的年代,誠屬難能可貴! 一言以蔽之,鄭存才目前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已經(jīng)漸入佳境,備受關注。他這種創(chuàng)作與理論并重,書法與詩歌并舉的探索方式,與古人頗為契合。厚道的為人和橫溢的才華為他奠定了進一步走向成功的基礎?;A既已夯實,目標早已鎖定,未來還會遙遠嗎?! 醉墨先生于古風堂北窗下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傅德鋒,書法家、藝術評論家、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精英班學術班成員、全國各大權威書畫報刊專欄作家、多家書畫網(wǎng)站總版主兼學術主持)

長按下面二維碼 添加:西北書畫藝術網(wǎng)公眾號 或者在微信里--公眾號--搜索--西北書畫藝術網(wǎng)--關注即可 聯(lián)系方式:微信通訊錄--添加朋友--搜索317518034--添加即可 聯(lián)系人:西北書畫藝術網(wǎng) 曹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