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熔化后能在植物體表和傷口上形成一層致密的薄蠟層,這對于嫁接口和接穗保持水分有重要作用。從嫁接到砧木和接 穗愈合,一般需要15天以上,期間接穗是離體的,還得不到砧木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供應(yīng),靠自身的養(yǎng)分來生長愈傷組織。因,此,這段時間內(nèi)對接穗的保護(hù),特別是防止接穗水分蒸發(fā)十分重要。以往春季嫁接多采用堆土法,用土把整個接穗埋起來,花工費(fèi)時,效果也不理想;后來改用薄膜包扎,顯著提高了嫁接成活率,但仍然較花工費(fèi)料,且對干砧木較大的嫁接難以包扎緊密。采用蠟可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蠟封接穗防失水 接穗上均勻的石蠟層可減少水分蒸發(fā),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特別是劈接、插皮接、切接、合接等枝接法,接穗有時部分外露,,采用蠟封接穗很有必要。蠟封接穗加嫁接后塑料薄膜包扎成活率可達(dá)98%以上,且省工省時,而埋土堆成活率只有80%—90%,單純用塑料薄膜包扎的成活率也只有90%左右。具體方法:將市場銷售的工業(yè)石蠟切成小塊,放入鐵鍋內(nèi)加熱至熔化;把作接穗用的枝條剪咸10-15厘米長,頂端保留飽滿芽;當(dāng)石蠟溫度達(dá)到100-130℃時,手拿接穗,將接穗的一半在熔化的石蠟中蘸一下,立即取出,再將另一半也在熔化的石蠟中蘸一下,立即取出,每次蘸蠟時間控制在1秒鐘以內(nèi)。這樣使接穗都蒙上一層均勻的薄石蠟層。如將剪好的接穗十幾根或幾十根放在撈餃子用的漏勺中,從熔化的石蠟中一過,快速撈出來,可提高工效幾十倍。注意接穗不要掉在鍋里,每次下鍋蠟封的接穗不宜過多。這樣1人1天能蠟封幾十萬根,速度很快。有人擔(dān)心,封蠟時由于蠟液溫度高,可能燙傷接穗上的芽。實踐證明,只要蘸蠟的速度快(不超過1秒鐘),就不會燙傷接芽;還有人擔(dān)心,蠟封的接穗芽子會缺氧而影響萌發(fā),而實際情況是,隨著氣溫升高,蠟層減薄,芽子完全能頂出來。蠟封后的接穗最好立即用于嫁接,用不完 的蠟封接穗,可放在窖內(nèi)保存,也可放在冰箱內(nèi)保存。 二、蠟封傷口促愈合 一般嫁接不必用接蠟,只要使用塑料薄膜包扎嫁接口即可。但對于大砧木上選用皮下腹接以及挽救垂危古樹的橋接等方法嫁接時,由于接口部位砧木很粗,無法用塑料薄膜捆緊、扎嚴(yán),涂抹接蠟是最有效的措施。接蠟有兩類,一類是熱接蠟,在使用前需加熱軟化后涂抹傷口;另一類是軟接蠟,使用時不需加熱,直接涂抹在嫁接口處,捏緊就行。軟接蠟有兩種制作方法,一是松香4份十蜂蠟2份+動物油1份,制作時先熔化動物油,然后加入蜂蠟,完全融合后再加入松香,當(dāng)三者全部熔化在一起后,將這些混合液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內(nèi),冷卻后取出,用手揉捏,直至變成淡黃色為止,然后做成小球,用蠟紙或塑料薄膜包裹,貯存?zhèn)溆?;二是松?份+蜂蠟1份+動物油2份,制作方法和前面一樣,由于動物油的比例提高,這種接蠟比較軟,便于使用,但在烈日或高溫下則過軟。動物油可用豬油,如用牛油,硬度可大一些。在溫度較高時用第一種方法為好,氣溫較低時用第二種方法為好。采用皮下接等嫁接方法時,傷口用接蠟堵住即可。
閱讀(216)評論(0)
上一篇: 化學(xué)肥料簡易識別
下一篇:該日志被鎖定
|
|
來自: 凱生養(yǎng)殖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