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某男,35歲,2011年4月3日來診:胸悶氣短,咳嗽痰多、色黃。食欲不振,腰痛腸鳴,大便日二三次,量少。舌瘦小、質(zhì)紅苔薄,脈寸關(guān)沉弱、尺浮弦。
【辯證】屬寒濕瘀滯 【治則】宜溫寒化滯。 【處方】蒼術(shù)12g厚樸10g五加皮20g全瓜蔞10g杏仁10g麻黃10g五味子12g檳榔8g枳實(shí)10g大黃10g赤芍12g甘草8g 【用法】水煎服 六劑 【二診】自感病癥已有所減輕,但感覺腹部發(fā)涼,大便次數(shù)增多。 【處方】黃芩12g 茵陳10g 蒼術(shù)10g 厚樸10g 杏仁10g 瓜蔞殼10g 麻黃10g 檳榔8g 枳實(shí)10g 赤芍12g 澤瀉8g 甘草8g 【用法】水煎服 六劑 【三診】大便日二次,但腹部甚感舒適,其它癥狀已無自覺。 【處方】公英12g 黃芩15g 茵陳10g 蒼術(shù)10g 厚樸10g 杏仁10g 紅藤15g 枳實(shí)10g 檳榔8g 赤芍12g 滑石8g 澤瀉8g 【用法】水煎服 六劑 【四診】嗽止、便暢、食欲增、神佳,再與六劑予以鞏固療效。 【處方】馬齒莧15g 公英10g 茵陳8g 莪術(shù)6g 蒼術(shù)10g 厚樸10g 瓜蔞殼10g 五味子10g 枳實(shí)10g 澤瀉8g 甘草8g 【用法】水煎服 六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