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指破新橙——《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回首詞賞析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吳月娘掃雪烹茶 應(yīng)伯爵替花邀酒”里,蘭陵笑笑生引用了宋·周邦彥的《少年游》作為回首詞,將原詞反其意而用之,文字上僅做了幾處小的改動。我以為還是周邦彥的原詞要更好一些,特別是“纖指破新橙”的“指”,“獸香不斷”的“香”,都比回首詞要更顯得傳神些。這兩首詞分別是: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回首詞: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至少人行。
周邦彥詞《少年游》: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釋】
“并刀”,指并州刀。并州(太原)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吳鹽”,指吳地鹽。吳地(蘇州)鹽質(zhì)量好,潔白精細。李白《梁園吟》:“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font>
“錦幄”,指華美的帳幕。
“獸香”,從獸形香爐中緩緩飄出的香煙。
“誰”,一般是問“誰人”,這里問的是“誰地”,即何處,哪里。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直是少人行”,指路上行人稀少。
上闕描繪室內(nèi),寫破新橙,焚獸香,坐調(diào)笙等情景,非常溫馨。借助“并刀”、“吳鹽”的詩化語言,用“如水”、“勝雪”來形容女子的柔美。用一只纖手破新橙的特寫,就將男女夜晚相聚的親熱場景展現(xiàn)出來了。緊接著描寫室內(nèi)暖烘烘的幃幕,從刻著獸頭的香爐中輕輕升起的沉香,用“錦幄”、“獸煙”等詞語強化了女子“調(diào)笙”的高雅與華美。
下闕想象室外,時已三更,馬滑霜濃,行人稀少,渲染寒冷景象。用男女的低聲問答,挽留者的柔情與欲行者的猶豫,來曲折細致地刻畫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表露出彼此相愛的心情。
全詞語言清麗、含蓄、細膩、典雅,連女子細微的心理狀態(tài)和特有的口吻也刻畫得維妙維肖,在尋?,嵤轮屑脑⑸钋椋瑒?chuàng)造出意態(tài)纏綿的詞境。
傳說,周邦彥寫《少年游》這首詞還有一個故事:李師師是宋朝著名的歌女,大學(xué)士周邦彥常到她那里幽會。有一天,道君皇帝(宋徽宗)也來到李師師家中,周邦彥急忙躲到床底下。道君帶來一個產(chǎn)自江南的新橙,與師師共同品嘗,其中二人情話綿綿。邦彥悉聞之,事后作《少年游》以記之。(祥見附錄)不過,我以為皇帝與官僚同狎一妓甚為荒謬,不可信之。
在《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吳月娘掃雪烹茶 應(yīng)伯爵替花邀酒”里,吳月娘因西門慶留戀煙花,與他斗氣,卻“拜斗(北斗星)焚香”,祈禱他“齊心家事,早見嗣息”,西門慶知道后,十分感動。蘭陵笑笑生為什么將宋·周邦彥的《少年游》作為回首詞?這是反其意而用之。《少年游》詞里描述了女子挽留的柔情和男子欲行的猶豫,而本回里則描寫月娘的婉拒和西門慶耍無賴的強留。
附錄:周邦彥創(chuàng)作《少年游》的傳說
張端義,字正夫,鄭州人,1235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詳,有《貴耳集》傳世。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講到了李師師、周邦彥與宋徽宗一這段風(fēng)流情事:
道君(宋徽宗)幸李師師家,偶周邦彥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攜新橙一顆,云江南初進來,遂與師師謔語。邦彥悉聞之,櫽括成《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李師師因歌此詞,道君問誰作,師師云周邦彥詞。道君大怒。
坐朝,諭蔡京云:“聞開封府有監(jiān)稅周邦彥者,聞?wù)n額不登,如何京尹不案發(fā)來?”蔡京罔知所以,奏云:“容臣退朝,呼京尹叩問,續(xù)得復(fù)奏?!本┮?,蔡以御前圣旨諭之,京尹云:“惟周邦彥課額增羨?!辈淘疲骸吧弦馊绱?,只得遷就將上?!钡弥迹骸爸馨顝┞毷聫U弛,可日下押出國門。”
隔一二日,道君復(fù)幸李師師家,不見李師師,問其家,知送周監(jiān)稅。道君方以邦彥出國門為喜,既至,不遇,久坐至初更,李始歸,愁眉淚睫,憔悴可掬。道君大怒云:“爾往哪里去?”李奏:“臣妾萬死!知周邦彥得罪,押出國門,略致一杯相別。不知官家來?!钡谰龁枺骸霸性~否?”李奏云:“有《蘭陵王詞》?!苯瘛傲幹薄闭呤且?。道君云:“唱一遍看?!崩钭嘣疲骸叭莩兼钜槐璐嗽~為官家壽?!鼻K,道君大喜,復(fù)招為大晟府樂正。后官至大晟樂府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