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玉嗎?你愛玉就應該先懂得它,玉的背后有著五千年中國的文明史,有著七千年中華民族的玉文化史------ {1} {2} {3} {4} 文/李 麗 古人認為玉是寶貴之物,便用繩子串起來,表現(xiàn)在漢字形體上,“玉”字的甲骨文就像三片玉被一根繩子串聯(lián)起來的側視圖(見圖1),“玉”字金文和小篆的寫法像“王”(見圖2圖3),楷書因為怕“玉”與“王”混淆,所以加了一點以示區(qū)別(見圖4)。因此,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以“王”為偏旁的漢字,大多和“玉”有關。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收錄的9353個字中,“玉”部字就有143個,而迄今為止編纂規(guī)模最大、收字最多、釋義最全的大型語文工具書——《漢語大字典》收“玉”部字達560多個??梢姟坝瘛迸c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說文解字》解釋“玉”為“石之美,有五德”,“五德”即仁、義、智、勇、潔,可見“玉”集中了人類所具備的高尚品質。玉是一種細密、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是石中的極品,有著不言而喻的質感和美感,十分符合古人的審美情趣與倫理道德,因此被視為珍寶,進而與古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上古時,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現(xiàn)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所以認為一切是由神主宰的,人們拜祭神靈、求助神靈來征服自然。珍貴而高尚的器物——玉便被視為神圣的祭祀禮器。如《周禮》中記載:“以玉作元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珪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辫怠㈢?、珪、璋、琥、璜是當時重要的祭祀禮器。 玉也常用于政治活動中。天子用玉璽,因而玉璽成為了權力至高、地位至尊的標志。至于諸侯、大夫等的分封,天子賜以玉制的六瑞為憑證,用以區(qū)分尊卑等級,如《說文解字》所言:“公執(zhí)桓圭,九寸; 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皆七寸;子執(zhí)轂璧,男執(zhí)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痹谲娛?、外交活動中,玉常用作憑信,作用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各種執(zhí)照、證件?!盾髯印分杏涊d,一國派遣使者到別國訪問時,用珪或璧作為憑證。此外,玉在政治交往中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及用途,《荀子》中記載:“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huán)?!币馑际侵T侯召見下屬用瑗作憑證,斷絕君臣關系用玦表示,重新召回被放逐的臣子時用環(huán)示意。我們熟知的體現(xiàn)楚漢之爭的“鴻門宴”中,玉顯示出了重要作用:劉邦匆忙赴宴,卻未忘帶玉器作為禮物,“白玉一雙”獻給項王,表明自己心無雜念,希望項羽以誠相待;范增見項羽不忍心除掉劉邦時“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玦傳遞出了明確的信息——暗示項王作出決斷殺死劉邦;劉邦脫身而去后讓張良將“玉斗一雙”送給范增,希望亞父寬宏大量,手下留情,這一舉動激怒范增“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表明與劉邦勢不兩立的決心。三件玉器恰到好處地運用,不僅增加了這場斗爭的生動性,也展示出玉器所具有的深刻豐富的文化內涵。 玉具有至尊至上令人肅然起敬的一面,同時也具有令人深感溫馨愉悅的一面。玉還可用來傳達親情、友情、以及愛情?!对娊?jīng)·衛(wèi)風·木瓜》是男女互訴衷腸、互為贈答的一首愛情詩,其中有“報之以瓊琚”,“報之以瓊瑤”,瓊琚、瓊瑤皆美玉。玉擁有晶瑩的美和剛硬的質,用以表達純潔堅貞的愛情是非常貼切的。 玉是美麗的,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裝飾:瑬乃冕飾之垂玉,珮為古人系在衣帶上的裝飾品,珥是古人戴在耳朵上的裝飾品。具有裝飾作用的玉還可體現(xiàn)出佩戴者的道德水準和身份地位,因而古人身上常佩有玉。《禮記》載有“君無故,玉不去身”,唐代孔穎達解釋為:“君子于玉比德,故恒佩玉,明身恒有德也?!痹偃纭墩撜Z》:“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唬骸纹饕玻俊唬骸鳝I也?!焙鳝I是一種相當尊貴的玉制禮器,孔子以瑚璉喻子貢,表明對子貢品行的欣賞和贊許。此外,玉還具有規(guī)范人言行的作用,如《國語》:“先民有言曰:‘改玉該行’?!表f昭注:“玉,佩玉,所以節(jié)步行也。君臣尊卑,遲速有節(jié),言服其服則行其禮。”在指出玉的節(jié)制作用的同時,還明確了不同身份的人佩戴的玉器應有所區(qū)別的禮制。玉不僅可佩戴在人身上,還可用來裝飾人們喜愛的物品。這在古人詩句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陸游的“黃金錯刀白玉裝”、張華的“乘馬鳴玉珂”,其中以黃金和白玉裝飾的刀是寶刀,以玉珂裝飾的馬是寶馬。 玉是美麗高貴之物,因此含有“美好”、“尊貴”之義,古人常以“玉”字來修飾美好珍貴的事物。如清代學者俞樾所言:“古人之詞,凡所甚美者,則以玉言之?!渡袝分袷场抖Y記》之‘玉女’,《議禮》之‘玉飾’,皆是也?!泵冻恕镀甙l(fā)》中“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以“玉”修飾身體?!豆騻鳌分小笆且允构丫靡娋佑衩妗?,以“玉”修飾面?!蹲髠鳌分小笆且允构丫H舉玉趾”,用“玉”修飾腳趾。此外,還有玉液、玉盤、 玉容、玉兔、玉照、玉泉等,從這些“語言化石”中,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燦爛輝煌的玉文化。 綜上,在古代,玉的用途是廣泛的,可用為祭祀禮器,可視為國家權力與地位的象征,可作為表情達意的手法和方式。因此,玉在古代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隨之具有深層內涵的中國古代玉文化以及濃厚的玉文化意識也逐漸形成了。 (完) 圖/文:網(wǎng)絡 編輯:石友小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