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們在印度北部游歷了二十天后,最后來到了一座緊靠印巴邊境的城市阿姆利則。吸引我們來到這里的原因就是那座著名的錫克教金廟。
阿姆利則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寺廟,整座金廟的建造耗費達750公斤黃金,被譽為“錫克教圣冠上的寶石” 。這座風格典雅、造型優(yōu)美的金廟,既有伊斯蘭教建筑的肅穆莊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絢麗璀璨。金廟由錫克教第五代祖師阿克瓊在1598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余年歷史,因這座廟宇的門窗上及圓頂上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燦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為“上帝之殿”。
▲2、金廟座落在人工開鑿的、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圣湖中央,一條棧橋通往金廟中,平靜的湖水倒映著金光燦爛的廟宇,更增添了金廟的無窮魅力。
▲3、這座金廟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風格,上有圓形穹頂,四周有圓塔環(huán)繞,金廟上部的四分之三被鍍成了金色,陽光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儀態(tài)萬千。倒影湖中,波光粼粼,更生出端莊和婀娜之態(tài)。
▲4、金廟有座城堡式的門樓,上有金色鐘樓和呈梅花狀的金頂,舉目望去,浩然大氣,金碧輝煌映滿了整個視野,讓人感覺“上帝之殿”就在眼前。
▲5、這座金燦燦的廟宇,不僅是錫克教徒的圣地,而且也是印度最具觀賞價值的旅游名勝,每天都會有來自印度各地和世界各國的游客前來瞻仰。
▲6、在1984年,時任印度總理的印迪拉·甘地為鎮(zhèn)壓分裂主義分子下令炮轟金廟,結(jié)果導致她不久便被錫克教保鏢槍殺,之后又引發(fā)了當年印度教徒與錫克教徒的激烈沖突,造成大約三千多名錫克教徒的喪身。如今這里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劍拔弩張,人們也逐漸淡忘了在金廟發(fā)生過的歷次不幸事件,來自印度各地的錫克教徒匯聚于此祈求平安,平靜湖水上的金廟也成為了和平的象征。
▲7、虔誠的錫克教徒們面對著金廟,心中默默呤誦著圣經(jīng),其情其景十分感人。
▲8、
▲9、這座金廟也為眾多背包客所熟知,因為此廟會免費為來客提供住宿和餐飲,據(jù)說建造這座金廟時,錫克教徒認為人應該吃飽飯后才會想到精神信仰的東西,于是在廟里開設了餐廳和旅館,24小時免費為來客服務。
▲10、雖然這是錫克教金廟,但并不是只有錫克教徒才能進入,這里是敞開大門對來自各方的來客開放,許多印度教徒、耆那教徒、伊斯蘭教徒等也同樣會來這里朝拜。
▲11、不過進金廟雖然免費,但這里的規(guī)矩必須遵守,所有來客都必須脫鞋光腳,赤腳從門前的水池趟過,以表示對錫克教宗師的敬意。而且無論男女老幼,都必須戴上頭巾。
▲12、
▲13、這是進入湖水中央的金廟唯一的入口門,不論是錫克教徒還是游客都從這里排隊進去。
▲14、懷著無比尊敬心情的錫克教徒們,每天就是從這里走進圣殿去接受濕婆神的洗禮。
▲15、
▲16、在陽光下享受著溫暖的錫克教徒,他們追求的是“世界大同”的安寧與和諧。
▲17、許多錫克教徒還會不顧湖水的冰冷刺骨,一定要赤裸上身走進水中去清洗自己的肉體。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錫克教徒們坐在走廊的暖陽下,面朝著倒映在湖中的金色圣殿,享受著人生的平和與安寧,這是一幅多么讓人溫馨的畫面。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