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又分早春、仲春和暮春。 早春三月,冰雪消融,乍暖還寒,氣溫和水溫都比較低,魚類活動范圍小。 仲春四月,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是垂釣鯽魚的“黃金季節(jié)”。 暮春五月,仍是垂釣鯽魚的好時節(ji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諺語云:“近水識魚性,靠山知鳥音?!币馑际钦f,近水釣魚人,要了解魚的生活食性和活動習性;靠山捕鳥的人,要懂得鳥音,才能捕到鳥。所以說,垂釣必須掌握一點氣象學、水文學、魚類學知識及不同釣法,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喜獲豐收。 鯽魚的生活食性鯽魚屬鯉科。古稱“鮒”,俗稱“鯽瓜子”、“喜頭”等。鯽魚生長緩慢,頭和口較小,很像鯉魚,口角無須,個體可達五、六斤之多,但極為罕見。鯽魚屬雜食性魚類,所謂雜食,就是說它們的食性非常廣泛,見什么吃什么,從不挑食。無論是紅蟲、蚯蚓、小蝦,還是泥土中的有機物以及浮游生物、藻類、蕪萍,青苔它們都喜歡吃。 鯽魚是底棲魚類,它們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不管是流水、靜水,還是淺水、深水,甚至輕度污染的水域皆能生活。鯽魚喜歡安靜,喜歡群居,個體相同或相似為一個群體。鯽魚耐低溫,水體溫度在8攝氏度左右,仍能進食。鯽魚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從南到北,從西到東都能釣到它。 鯽魚的活動習性大家知道,逐食性是自然界里一切動物的第一天性,魚類活動也是圍繞著食物進行的,為了尋找可口的食物,魚兒經(jīng)常光顧某些食物豐富的水域,從而產(chǎn)生了各自不同的活動習性。 1)鯽魚有喜草習性 水草是各種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繁衍生息的理想之所,鯽魚在這里既可以找到“生兒育女”的產(chǎn)床,又可找到能夠攝食的豐富食物。水草茂盛的水域正是鯽魚的“天堂”。 2) 鯽魚的頂流習性 無論是池塘還是水庫,只要有新水流入的地方,也是鯽魚喜歡游弋的理想之地,一是能夠帶來含氧量較高的水體;二是能夠帶來大量新鮮食物。所謂:“順風的旗,頂水的魚”,其道理就在于此。 3) 鯽魚的逐波習性 有風天,水面泛起的波浪將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吹到下風口出,成為了鯽魚有利的覓食場所。 4) 鯽魚的逐暖習性。 自然水域的溫度受氣候和日照的影響而產(chǎn)生溫度的變化。水底蟲類,一到春天首先在向陽且溫度較高的淺灘蘇醒,這里為底棲魚類提供了可口的食物。所謂“春釣灘”其道理就在這里。 5)鯽魚的合群習性 鯽魚不僅因為喜食性相同,而且也是生存的需要。鯽魚越小,合群性越強。正所謂“物以類聚”。 由此可見,魚類活動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垂釣時,我們要因地而異,因時而別。“水族分棲九重閣,上疏下密聚陽坡,向食趨靜合群走,喜草喜流逐清波”。垂釣者要善于在垂釣中把握魚類活動的特點,要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垂釣措施。 鯽魚是淡水魚類中的“大家族”,從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濱,從云貴高原到江南水鄉(xiāng)到處都有它的蹤跡,人們常常用“過江之鯽”來形容多。所以人們常把垂釣鯽魚作為檢驗競技垂釣水平高低的標準。 手竿釣鯽魚1)手竿 手竿是釣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量、長度、彈性、韌性和強度直接關(guān)系到垂釣者技能的發(fā)揮。手竿的選擇應根據(jù)垂釣性質(zhì)、魚的密度、魚體大小、施釣方法的不同選擇調(diào)性不同的漁竿。競技釣者應選用硬調(diào)的漁竿,即所謂的二八調(diào),或者在魚的密度不大時,也可使用三七調(diào)漁竿。 休閑釣者應選擇中調(diào)或軟調(diào)的漁竿為宜,一般選擇三七調(diào)或四六調(diào)為宜。如果垂釣者家財殷實,可以根據(jù)魚體大小,使用不同調(diào)性的並繼高檔竿。如:普天元,荒法師,閃光等。 2)釣線。 通常垂釣者對釣線的要求很高,既希望于釣線具有較高的拉力值,又希望釣線的線徑越細越好。怎么解決這對矛盾呢?那么只有垂釣者在垂釣中自己去把握了。實踐證明,春季釣鯽魚釣線宜細不宜粗,母線0.6-1號,子線0.3-0.5號,這樣的匹配完全可以滿足垂釣鯽魚的要求。 特別須要指出的是母線直徑應該是子線線徑的一倍,這叫作“丟卒保車”,否則,碰到個體較大的魚 ,就會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下面提供一組母線與子線的匹配數(shù)據(jù),僅供垂釣者參考:鯽魚個體在50~100克,主線與子線的匹配是0.6~0.8號:0.3~0.4號為宜;鯽魚個體在150 ~250克,主線與子線的匹配是1—1.2號:0.4~0.6號即可。 3)漁鉤。 魚鉤的鋒利度與韌性是獲魚的關(guān)鍵之所在。垂釣鯽魚的漁鉤應該選擇長柄的袖型鉤,因為此鉤對餌料的附著性較強,鉤門窄適合鯽魚之口。臺釣使用的漁鉤,沒有倒刺,目的在于取魚快、節(jié)省時間、不傷魚。魚鉤使用的大小要因魚體大小而異。魚個體在50~100克之間,選用2~3號袖鉤;魚個體在150~250克之間,選用4~5號袖鉤為宜。 4)浮標。 浮標是垂釣者的眼睛。選擇浮標要注意把握以下三點:一是靈敏度要高;二是穩(wěn)定性要好;三是視覺要清晰。這是因為水下魚訊、水的深淺、餌料狀態(tài)、魚吸餌形態(tài)等的各種反應都由浮標來顯示和體現(xiàn),所以說浮標的優(yōu)劣是關(guān)乎魚獲的首要問題。浮標的形狀與大小,要根據(jù)季節(jié)、魚情、水體深度等因素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水深選用大號浮標,水淺選用小號浮標。早春晚秋用小號浮標,盛夏初秋用大號浮標。 5)魚餌。 在傳統(tǒng)釣法中,魚餌分誘餌、釣餌之分。顧名思義,誘餌是用來打窩子引誘魚兒聚食以利垂釣;釣餌是裝在鉤上用來釣魚的。自從臺灣釣法引入大陸以來,將其二者合而為一。特別是競技釣,對魚餌的配方、泡制的方法、餌料的狀態(tài)要求的越來越高,致使人們對餌料的配制產(chǎn)生了高深莫測的神奇。 其實沒有那么神秘,釣魚是個系統(tǒng)工程,就其餌料而言,一是餌料要對路,二是餌料的泡制狀態(tài)要好,即使再高級的餌料,達不到上述兩點要求,也無濟于事。因為我國南北東西地區(qū)不同、釣法也不同,魚餌配方也各不同。魚餌選用正確與否,對垂釣成績影響很大,只有通過不斷探索,不斷實踐,才能使你的餌料配制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所以我們要因魚而異、因地而異和因時而異配制相應的餌料。 6)釣點。 近岸的淺水區(qū)、有水草的地方、下風口的地方、進水口的地方都是釣鯽魚的好釣點。另外,在水庫、湖泊釣鯽魚,應該將釣點選擇在上游的淺水區(qū)、洄水灣等鯽魚經(jīng)常游弋、覓食的地方 唐朝詩人陸龜蒙在他的《釣車篇》中寫道:“得樂湖海志,不厭華舟小。月中拋一聲,驚起灘上鳥。心將潭底測,手把波之裊。何處覓奔車,平車今渺渺”。詩人非常形象地把他泛舟煙波,月夜投竿垂釣的場景,描繪的淋漓盡致,惟妙惟肖。由此可見海竿釣魚,它既可以培養(yǎng)高尚情操,又可以陶冶豁達情懷;既可以行氣動搖筋骨,又可以沐日吐故納新。既可以欣賞大自然美好風光,又可以喝茶聊天怡然自得。 海竿釣鯽魚海竿又叫拋竿、投竿,并非全指在海上釣魚的釣竿,內(nèi)陸的湖泊、水庫、江河等大水面,同樣可以使用海竿。這里的“?!笔菑V義的,即大的意思。 筆者在多年的垂釣實踐中體會到,春季在中小型水庫用海竿垂釣鯽魚是個不錯的選擇。 1)海竿的選擇。 釣鯽魚最重要的是竿梢要細。因其細,靈敏度高,鯽魚吞鉤拉動竿梢的幅度大,反應明顯,便于觀察。海竿的長度以2.7米—3.6米為佳。 2)餌料的選擇。 餌料有葷素之分。葷餌有紅蟲、蚯蚓、面包蟲、蛆芽等。素餌種類很多,有商品餌、自制糟食餌,還有在自制餌料的基礎(chǔ)上加入適當商品餌等。素餌成分大致包括:膨化玉米粉、炒黃豆粉、米糠、細麥麩、豆粕、紅白薯粉、魚粉、蝦粉、血粉等。: V9 T" i8 N 3)海竿的釣法。 要根據(jù)釣場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釣法。1,用串鉤掛葷餌釣法;2,用爆炸鉤糟食釣法也可以,3,還可以采取葷素兼?zhèn)溽灧?,前爆炸后串鉤其效果也很明顯。因為鯽魚嘴小,吃鉤刁滑,選配鉛墜、魚鉤、魚線時要把握輕、小、細的特點。即:鉛墜重量30克—40克之間;漁鉤選擇丸せ型7號—9號或袖型7—9號 鉤;漁線的母線(繞線輪上的線)為4號,子線(前導線)為3號。 在垂釣時,應注意把握對釣竿進行兩次定線。何謂兩次定線? 第一次定線是在餌墜拋出后,待鉛墜落底后,手握釣竿迅速將多余的風線纏繞到繞線輪上,使水中釣線與竿梢呈一條直線;然后進行第二次定線,當看見竿梢略彎曲后,用海竿將水中的餌團和鉛墜輕輕從漿層(水底淤泥)中提出,然后再將海竿放到竿架上,靜候上鉤。特別提醒:第二次定線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垂釣者所忽視,以至于空耗時間,浪費了寶貴的上魚時機。 4)海竿的釣點選擇。 早春剛解凍,近岸向陽淺水區(qū)、近岸有水草或進水口的地方,水溫較高,溶氧量充足鯽魚喜歡在此游弋、覓食和棲息。釣點如能選在此處事半功倍。 海竿作為遠點垂釣,因為不用浮標,判斷魚是否中鉤,一般應采用看風線、看竿梢、聽鈴聲三種最基本的方法。 看風線的靈敏度最高。看風線的方法是:拋竿后,將幾把海竿整齊劃一地擺放在竿架上,將竿梢到水面這段線放松呈弧形,當魚吃鉤拉動釣線時,風線呈繃緊狀態(tài)或回線,此時提竿必有斬獲! 看竿梢的靈敏度次之。在架竿高度相同的情況下,由竿梢到水面這段距離要繃直,但竿梢不能出現(xiàn)弧度。竿梢顫動,切莫提竿,那是鯽魚剛索餌的跡象,提竿基本無魚。當竿梢點頭幅度在3~5厘米或大點頭,甚至竿被拉成弓形,應果斷提竿,必有魚獲。 聽鈴聲效果最差。鯽魚吃餌即“文靜”又小心,吞入后只要感到異常,馬上吐餌,這一動作造成竿梢回彈,竿梢鈴聲才被觸動。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撞線時,也會引發(fā)鈴聲。竿梢掛鈴施釣,除非魚咬死鉤才鈴聲大作,否則,一般情況下中魚效果不佳。 垂釣鯽魚時,使用手竿要“眼不離標,手不離竿”,使用海竿要善于捕捉中魚信號,準確把握提竿時機。在垂釣時如果能做到竿竿有魚,那說明你的釣技已經(jīng)爐火純青。 以上是筆者在春季釣鯽魚實踐中的淺薄認識,由于釣技有限,難免管中窺豹。本文在論述中難免有缺點和謬誤,望釣友批評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