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士慎《紅梅》】立軸,紙本設(shè)色,95.8×29.5cm。密枝繁朵,此為其畫得較疏朗者,枝稦偃仰多姿,筆致柔中寓剛,設(shè)色淡冶,似在有無之間。通幅唯點苔為濃墨,于是精神為之一振。用筆簡約,但疏而不空,這是其過人處。 【清汪士慎《梅花圖》】紙本設(shè)色,93.4×52.9cm。圖繪一株生機盎然的梅樹,交錯的枝干扶搖向上,盛開的梅花具有“不戀世間佳麗地,獨上寒山稱驕子”的高逸之氣。梅花以淡墨勾輪廓,線條工細,梅干以濃墨一揮而就,墨氣淋漓。干與花巧妙地形成黑與白的對比,令簡約的畫面不失層次的變化。 【清汪士慎《梅花圖》】軸,紙本墨筆,115×31.5cm,揚州博物館藏。此幅梅花圖清淡秀雅,瘦勁姿媚,枝條俏拔挺勁,梅花疏疏落落點綴其上,給人以疏影橫斜、冷香四溢之感。畫右中題七言絕句“崩崖懸峭未全枯,門外青青長綠莩。昨夜雪深三尺許,一枝先插酒家胡。老匏句溪東外史汪慎寫”。 【清汪士慎《梅花圖》】軸,紙本,墨筆,113.3×50.2cm,上海博物館藏。畫家的梅花作品多是疏朗清瘦,給人一種疏影瀟灑、冷香四溢之感。這件作品所畫的梅清淡秀雅,瘦勁姿媚,把他的獨有風格完美體現(xiàn)。清代著名畫家金農(nóng)對它的評價是:"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lǐng)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 【清李方膺《墨梅圖》】立軸,水墨紙本,131.8×46.5cm,1750年作。畫中老干新枝用粗筆淡墨畫出,梅枝挺撥疏落,花只三朵,用筆暢達,遒勁。墨梅雖用筆廖廖,卻把梅花的孤傲的品格表現(xiàn)了出來。 【清李方膺《墨梅圖》】立軸,紙本墨筆,125.6×42.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在畫面右角繪倒梅一枝。似乎信手拈來,卻得其天真,具有淳樸、自然之美,奇也在其中了。畫上有畫家自題:“雪擁梅花傲歲寒,秀才風味畫圖有。人言結(jié)實濺牙齒,未解調(diào)羹尚借酸。” 【 清 李方膺《梅花圖》】立軸,紙本,145.2×50.6cm,上海博物館藏。畫家晚年畫梅以瘦硬見稱,老干新枝,蒼勁矯健。此作品中以濃淡之墨揮寫梅樹枝干,蟠塞夭矯,縱逸豪宕。淡墨白描勾花,濃墨點蕊,寒葩凍萼,有渾含墨色之韻。構(gòu)圖疏秀奇絕,畫之右下方做長題,為作者探尋古梅之所感所想。 【清羅聘《梅花冊》】紙本,墨筆,17.5×22.1cm,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在此畫中羅聘顯然是受金農(nóng)的格言“眾毀不如獨賞”的影響,有意避開慣常習見的水墨撇寫之法,別出心裁地用雙勾白描的工筆來畫梅花,變實為虛寫,突出整個畫面的淡雅、素潔,表現(xiàn)出一種纖塵不染、瀟灑虛幻的超凡境界。 【清金農(nóng)《梅花圖》】軸,紙本設(shè)色,納爾遜-艾金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樹干和枝的表現(xiàn)很抽象,墨色和粉色的花交相輝映,枝繁花茂,風采映人。畫家將梅的婉約之姿、清寒之氣表現(xiàn)得生動而自然。 【清金農(nóng)《冷香圖》】圖中一樹梅花風骨雋樸,跋語更是寫得冰清玉潔,“數(shù)樹梅花破俗,冷香恰稱清貧。舊家門徑不改,莫道此中無人。” 作者正是通過寫梅來寫己,從而表達出自己懷才不遇的心聲。畫中畫家將梅花與墻組合,是前所未有的,一靜一動,其意境深遠。 【清李鱓《梅蘭竹圖》】立軸,紙本,墨筆,189.7×63.4cm,上海博物館藏。作品中翠竹修長挺拔,竹葉縱橫紛披。梅樹盤根錯節(jié),造型奇特,似龍舞九天。幽蘭則清雅秀逸,姿態(tài)飄搖。墨之濃淡相宜相輔。畫面繁雜卻有序不亂,構(gòu)圖大氣豪放,筆勢勁健自由,情趣天成。 【清金農(nóng)《雙色梅花圖》】紙本水墨,129.5×56.3cm,中國美術(shù)館藏。此畫老干新枝取不疏不繁之間,繁花密萼,清俊秀雅。潤筆淡墨畫干,濃墨點苔,風姿奇崛,柔中藏健。雙色花朵,一用圈梅法,一用點染法,千花萬蕊,管領(lǐng)冷香,自有清高絕俗、幽獨孤傲的情調(diào)。 【清高翔《梅花圖》】軸,紙本,88.8×44.7cm,北京故宮藏。畫中梅花古秀清逸。淡墨直寫梅干,干墨輔寫,盤虬曲折,以濃墨橫向點苔,增添梅樹蒼勁峻峭之感。飛筆點寫花蕊,花瓣卻用胭脂色隨意點染,一霎時便使畫面靈氣清揚。作者畫梅風格洗練豪宕,與金農(nóng)、汪士慎、羅聘并稱“畫梅圣手”。 【 清黃慎《捧梅圖》】立軸,紙本設(shè)色,124×65cm,遼寧省博物館藏。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黃慎善畫人物,后從唐代書法家懷素真跡中受到啟迪,以狂草筆法入畫,變?yōu)榇止P寫意。衣紋線條,兔起鶻落,變化多端,往往寥寥數(shù)筆,即能形神兼?zhèn)洹?/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