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茯苓甘草湯、柴胡桂枝干姜湯醫(yī)案

 學(xué)中醫(yī)書館 2016-02-15

    醫(yī)案一:男,42歲,大汗淋漓伴心悸、疲乏無力,略口渴,納眠可。大便不成形2-3次/日。   2014-07-15
    舌診:舌淡,苔白厚無根,潤。
    脈診:84次/分,左脈浮短大,右脈略長有緊之象。
    辨證:脈短為陽虛之象,大為邪實之象,緊為陽郁欲伸之象,脈證合參,茯苓甘草湯證,茯苓甘草湯病機為水邪郁太陽虛陽,桂枝甘草湯加減脈數(shù),脈短對應(yīng)了太陽陽虛,脈大對應(yīng)水邪邪實,緊對應(yīng)了水邪郁虛陽,脈證合參,陰陽虛實之理基本相符。
    鑒別:1、五苓散:其證汗出而渴,脈浮數(shù)短無長之象。
          2、梔子豉湯:有心悸無汗出或但頭汗出,脈浮數(shù)短,無緊細(xì)之象。
          3、調(diào)胃承氣湯:證可有心悸、汗出,其脈浮數(shù)大無緊細(xì)之象。(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4、瀉心湯: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大,無緊細(xì)之象。
          5、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脈緩,脈大、遲、數(shù)皆不用。
          6、白虎加桂枝湯:證熱汗出疼煩,脈浮數(shù)滑大,左脈長不足。
    方劑:茯苓甘草湯 茯苓20桂枝20炙甘草10生姜30 三劑水煎服。
    療效反饋:基本痊愈,此次為一年后復(fù)發(fā),脈證基本相同,繼前方三劑。
    經(jīng)方條文依據(jù):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dāng)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口渴與不渴,不可僅憑病人表述,誤差較大。脈診!五苓散左右脈差異不大,茯苓甘草湯左右脈診差異較大,左脈短大,右脈略長有緊細(xì)之象。
    二診:乏力、多汗、心悸基本痊愈,后因生氣上火再次感到心悸復(fù)診。既往史:過敏性鼻炎(噴嚏、少許清涕),結(jié)腸炎(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頭汗出較重,納眠可。
   
舌診:舌淡,苔白厚無根,潤。
    脈診:90次/分,浮,左脈略長有緊細(xì)之象,右脈略短有大滑之象。
    辨證:噴嚏者,氣機不暢之象,大便不成形次數(shù)多,太陰虛寒之象,脈緊為陽郁欲伸之象,脈短為陽虛之象,脈數(shù)為熱,脈細(xì)為陰虛,脈證合參,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桂枝干姜湯病機為:厥陰少陽郁熱,太陰虛寒(有人稱之謂:膽熱脾寒)
    鑒別:1、半夏瀉心湯 嘔而腸鳴,下利。
          2、黃連湯 胸中熱
          3、甘草瀉心湯
          4、生姜瀉心湯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5黃芩9桂枝6干姜6花粉12牡蠣9炙甘草6 二劑水煎服。(剛開始學(xué)傷寒論時,恰好學(xué)到此方,依據(jù)大意膽熱脾寒,用此方二劑治愈15年之久的脅下脹滿兼便溏,卻未能參透細(xì)節(jié)脈診,雖數(shù)次開了此方,卻是罔效,此次脈診結(jié)束,怦然心動,認(rèn)為此方脈證合參合拍,只是心中忐忑,不知療效會如何。)
    經(jīng)方條文依據(jù):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復(fù)下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三診:汗出、心悸、便溏均有改善,頭汗出明顯。
   
舌診:舌淡,苔白厚無根,潤。
    脈診:88次/分,浮,左脈略長有緊細(xì)之象,右脈略短有大虛之象。
    辨證:脈證無明顯變化,效不更方。
    方劑; 
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5黃芩9桂枝6干姜6花粉12牡蠣9炙甘草6 四劑水煎服。
    療效反饋:汗出、心悸、便溏皆愈,噴嚏,些少清涕。(病人本身是西醫(yī)醫(yī)生,結(jié)腸炎多年,根本不抱任何有治愈的希望,對效果甚是滿意,也證明基本參透柴胡桂枝干姜湯脈證,心中甚是欣慰。有人講,柴胡桂枝干姜湯病機為膽熱脾寒,但若僅限于此,則無法準(zhǔn)確應(yīng)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因為,吳茱萸湯、半夏瀉心湯、黃連湯等皆含有膽熱脾寒的情況,必須脈證合參,尤其是脈診。浮數(shù),左脈緊略長,右脈短大滑有虛之象。)
    四診:因事生氣,極度胸悶、心慌、無力,偶爾噴嚏,頭汗出、便溏皆不明顯。
    舌診:
舌淡,苔白略厚無根呈四分五裂狀,潤。
    脈診:82次/分,浮,右脈短略大滑,左脈略長有緊之象。 
    辨證:胸悶、噴嚏、脈緊者,氣機不暢,陽郁欲伸之象。無力、右脈浮短,陽明陽虛之象。左脈浮緊略長,少陽陽郁欲伸之象,舌苔四分五裂狀水邪分散、交通不暢之意,舌脈證陰陽虛實之理較前大同小異,效不更方。
    方劑:
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5黃芩9桂枝6干姜6花粉12牡蠣9炙甘草6 二劑水煎服,去滓重煎。
    五診:對療效滿意,略有心慌、乏力,偶有噴嚏,余無不適。
    
舌診:舌淡,苔白無根呈四分五裂狀,厚苔明顯變薄,潤。
    脈診:84次/分,浮,右脈短略大滑,左脈略長有緊之象。
    辨證:效不更方。
    方劑:
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5黃芩9桂枝6干姜6花粉12牡蠣9炙甘草6 二劑水煎服,去滓重煎。 
    六診:略感心煩、乏力,口略干,大便溏,偶有噴嚏。
   
舌診:舌淡,苔白,厚苔,略膩暗,水滑。
    脈診:80次/分,浮,右脈短緊略大滑,左脈略長有緊之象。
    辨證:效不更方。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5黃芩9桂枝6干姜6花粉12牡蠣9炙甘草6 二劑水煎服,去滓重煎。 月余見面,追問療效,基本痊愈,病情穩(wěn)定無反復(fù)。
    思考:柴胡桂枝干姜湯合苓桂味甘湯? 柴胡桂枝干姜湯右脈當(dāng)無緊之象(桂枝干姜同用,好比中游斷流,上游污染物不現(xiàn)于下游),苓桂味甘湯飲邪郁虛陽,右脈當(dāng)有緊之象,與證噴嚏合參,陰陽虛實之理基本相符。待驗之。
    醫(yī)案二:
    初診:夜半,女,37歲,發(fā)熱、惡心嘔吐一次,無汗出、無惡寒,T:38.5°
    舌診:舌淡苔白,水滑。
    脈診:100次/分,浮大短,右脈隱約有緊之象。
    觸診:皮膚干燥,手足自溫。
    辨證:發(fā)熱,陽勝之象,脈短陽虛之象,脈數(shù),熱之象,無惡寒、無汗出,脈證合參,梔子生姜豉湯。
    方劑:梔子生姜豉湯 因是夜半,取梔子末一勺,生姜一片內(nèi)服。
    二診:清晨,嘔止,體溫不降,
無汗出、無惡寒。
    舌診
:舌淡苔白,水滑。
    脈診:100次/分,浮大短,右脈隱約有緊之象。
    
觸診:皮膚干燥,手足自溫
    辨證:同前。
    方劑:梔子生姜豉湯 梔子12生姜15豆豉15 一劑水煎服
    三診:中午,體溫略降,38.0°,下利水樣便一次,動則汗出惡風(fēng)。
    
舌診:舌淡苔白,水滑,舌中間縱行裂紋。
    脈診:100次/分,浮大短,右脈有緊長之象。
    辨證:脈短為陽虛,脈數(shù)為熱,脈緊為陽郁欲伸之象,裂紋舌乃陰虛兼陰陽不調(diào)和之象,脈證合參,厚樸七物湯。 
    方劑:厚樸12枳實12桂枝6炙甘草9生姜15大棗10個切 一劑水煎服
    四診:夜半,下利水樣便一次,體溫傍晚時正常,夜半38.5°,頭暈。
    
舌診:舌淡苔白,水滑,舌中間縱行裂紋。
    脈診:100次/分,浮大短,右脈隱約有緊之象。
    辨證:同前。
    方劑:
厚樸12枳實12桂枝6炙甘草9生姜15大棗10個切 一劑水煎服。
    五診:第二日清晨,熱退,汗出惡風(fēng),心悸,下半夜未下利,清晨下利水樣便一次,口苦不渴。
    
舌診:舌淡苔白,水滑,舌中間縱行裂紋。
    脈診:100次/分,浮大短,右脈有緊長之象。
    觸診:皮膚濕冷。
    辨證:
    方劑:茯苓甘草湯加膽草 茯苓12桂枝12炙甘草6生姜15龍膽草6 二劑劑水煎服。 
    六診:第三日清晨,上唇增厚出現(xiàn)針尖大皰疹。頭暈、汗出惡風(fēng)、下利皆愈。
    
舌診:舌淡苔白,水滑明顯消退,舌中間縱行裂紋。
    脈診:86次/分,浮大短,右脈有緊長之象,沉取有滑之象。
    辨證:上唇為太陰之陽,上唇增厚為有形可見,病性之標(biāo)為陰邪實,皰疹為濕邪結(jié)實,脈證合參,厚樸七物湯合茯苓甘草湯合枳術(shù)湯。
    方劑:
厚樸七物湯合茯苓甘草湯合枳術(shù)湯  厚樸12枳實12桂枝6炙甘草9生姜15大棗10個切茯苓12白術(shù)9 二劑水煎服
    七診:第四日清晨,上唇皰疹開始結(jié)痂,厚度有減輕,偶有頭暈。
    
舌診:舌淡苔白,水滑明顯消退,舌中間縱行裂紋。
    脈診:80次/分,浮大短,右脈有緊長之象,沉取有滑之象。
    辨證:效不更方。
   
方劑:厚樸七物湯合茯苓甘草湯合枳術(shù)湯  厚樸12枳實12桂枝6炙甘草9生姜15大棗10個切茯苓12白術(shù)9 二劑水煎服 痊愈。
    思考:從治療結(jié)果來看,基本合拍,若是三診時厚樸七物湯就與茯苓甘草湯合用是否可以縮短病程?經(jīng)驗教訓(xùn):厚樸用量不足!厚樸七物湯厚樸用量為半斤,是桂枝的4倍,而醫(yī)案中厚樸用量僅為桂枝的2倍,故改用茯苓甘草湯時出現(xiàn)了上唇增厚、皰疹的情況。
    醫(yī)案三:2014-09-17
    初診:男,58歲,食后腹脹,偶有惡心,無嘔吐、腹痛,口略干苦,二便可,不耐冷。
    望診:陽虛之象。
    舌診:舌淡胖,白苔略厚,舌前部中央呈v形寬深裂紋,。
    脈診:76次/分,浮略大,左脈長有緊之象,右脈短虛。
    辨證:腹脹,無下利、腹痛,病性之標(biāo)為太陰氣機不暢,口苦為火勝之象,脈大為邪實之象,脈緊為陽郁欲伸之象,左脈浮長為陽中之陽陽勝之象,右脈浮短虛為陽中之陰陽虛之象,脈證合參,柴胡桂枝干姜湯證。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加砂仁膽草 柴胡20桂枝9干姜6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砂仁6膽草6 三劑水煎服。
    二診:腹脹、面熱減輕,服藥無不適。
    
望診:陽虛之象。
    舌診:舌淡胖,白苔略厚,舌前部中央呈v形寬深裂紋。
    脈診:76次/分,浮略大,左脈長有緊之象,右脈短虛。
    辨證:效不更方,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橘枳姜湯  
柴胡20桂枝9干姜6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砂仁6膽草6陳皮20枳實12 三劑水煎服
    醫(yī)案四:2014-10-03 
    男,41歲,雙手小指、無名指麻脹,右下肢外側(cè)麻癢,下肢無力,納可,食后腹脹,大便不爽,口渴,頸后發(fā)涼,脅下麻木。晨起痰多,白痰。核磁共振:頸椎鍵盤突出C5-6,建議手術(shù)治療。腰椎間盤ct示腰椎間盤突出。
    舌診:舌淡苔白厚,無根。 
    脈診:80次/分,浮左大右小,有緊之象。
    辨證:麻、脈數(shù),陽勝熱證之象;木、無力,陽虛之象 ;腹脹、大便不爽,氣機不暢之象;痰多、脈大,邪實之象,脈緊者,陽郁欲伸之象。脈證合參,柴胡桂枝干姜湯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 二劑水煎服。頸后背部走罐一次,痧點成片狀紫黑色。
    二診:腹脹、麻木、頸后發(fā)涼明顯減輕,下肢較前有力,痰量減少。
    舌診:
舌淡苔白厚,無根。 
    脈診:80次/分,浮左大右小,有緊之象。
    辨證:效不更方,脈幾無變化。
    方劑:
柴胡桂枝干姜湯合枳術(shù)湯合梔子豉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枳實9白術(shù)12梔子6 二劑水煎服。頸后背部走罐一次,痧點成片狀紫黑色較前減輕。  
    三診:因腹脹減輕,暴食后腹部脹滿不適,頸后背部冰冷,余皆較前改善。
    舌診:舌淡紅胖,膩苔微黃,較前變薄。
    脈診:
84次/分,浮滑左大右小,有緊之象。
    觸診:頸后至上背部冰涼,潮濕。
    辨證: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小陷胸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黃連3半夏6瓜蔞12 二劑水煎服  頸后背部走罐一次,痧點成片狀散在基本沒有紫黑色。
    四診:腹脹消失,上半身汗出,惡寒,冷汗,勞累后感右下肢無力。
    
舌診:舌淡胖,薄膩苔微黃。
    脈診:84次/分,浮滑短大。
    觸診:頸后至上背部冰涼,潮濕。 
    辨證:上半身汗出、脈數(shù),熱之象;無力、下半身無汗、脈短,陽虛之象。 
    方劑:附子瀉心湯 黃芩6黃連6大黃3沸水浸,制附子10單煎,二劑水煎服。
    五診:腹脹,納差,右下肢疼痛加重
    舌診:舌淡胖,白厚膩苔。
    脈診:96次/分,浮滑左脈短大,右脈略長有緊之象。
    辨證:納差,陽虛之象,考慮與黃連苦寒傷陽有關(guān)。
    方劑:厚樸七物湯合橘皮竹茹湯 厚樸24枳實24桂枝6炙甘草9黨參9生姜15大棗10個切陳皮24竹茹12二劑水煎服。
    療效反饋:服藥后,下肢疼痛明顯減輕。    
    醫(yī)案五:2014-10-15
    女,66歲,因目睹丈夫從平房上墜落而亡,心悸、納差,眠差易驚醒。柏油便??诟?。
    舌診:舌淡,薄白苔,中心縱行缺苔約1/3。
    脈診:84次/分,浮略大,左略長緊,右短虛。
    辨證:病性之標(biāo):心悸、脈數(shù)、左脈長,熱之象;納差、右脈短,陽虛之象;脈緊,陽郁欲伸之象。脈證合參,柴胡桂枝干姜湯證。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 二劑水煎服。去滓重煎。
    療效反饋:半月后,電話反饋,服藥后,效佳,又自行原方追加二劑,基本痊愈。 
    二診:上墳,觸景生情,病情反復(fù),心悸、納差、腹脹、噯氣 ,眠差易驚,柏油便??诟?。
    
舌診:舌淡,薄白苔,無根散在。
    脈診:94次/分,浮滑略大,左略長緊,右短虛。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小陷胸湯合橘茹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黃連3半夏6瓜蔞18陳皮18竹茹12 二劑水煎服。 
    三診:睡眠、腹脹、心悸等皆改善,仍納差,柏油便??诟?。
    
舌診:舌淡,薄白苔,無根散在。
    脈診:80次/分,浮滑略大,左略長緊,右短虛。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小陷胸湯合橘茹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黃連3半夏6瓜蔞18陳皮18竹茹12 二劑水煎服。
    四診:略有腹脹、噯氣,納差改善。柏油便。
    
舌診:舌淡,薄白苔,無根散在。
    脈診:80次/分,浮滑略大,左略長緊,右短虛。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小陷胸湯合橘茹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花粉12黃芩9牡蠣9炙甘草6黃連3半夏6瓜蔞18陳皮18竹茹12 二劑水煎服。
    五診:偶有噯氣,乏力,口干消失,感喉間有黏涎,柏油便轉(zhuǎn)為黃色。
    
舌診:舌淡,薄白苔,潤。
    脈診:72次/分,浮滑短略大,左脈有緊之象,右虛。
    辨證:病性之標(biāo):脈緩為太陰病,脈短為陽虛之象,脈大為邪實之象,脈緊為陽郁欲伸之象,脈證合參,半夏瀉心湯證。
    方劑:半夏瀉心湯合橘茹湯 黃連3黃芩9干姜9炙甘草9半夏9黨參9大棗1個切陳皮18竹茹12 二劑水煎服。
    療效反饋:半年后,其兒媳來診,問之,老太太安康。
    醫(yī)案六:
 
   初診:女,40歲,汗出不渴,周身浮腫多年,后背惡寒,納眠可,大小便可。2014-04-25
    舌診:舌淡少苔。
    脈診:80/分,浮短滑,右脈有緊之象。
    辯證思路:浮主表,短為陽虛,滑為飲之象,緊乃陽郁欲伸之象。茯苓甘草湯“汗出不渴”脈數(shù)短緊,但不應(yīng)有滑之象,風(fēng)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fēng)者,防己黃芪湯主之。防己黃芪湯脈浮滑緩。
    方劑:茯苓甘草湯合防己黃芪湯 茯苓12桂枝12炙甘草6生姜15防己9黃芪12白術(shù)9大棗12個切 四劑水煎服。
    二診:汗出、惡寒明顯改善,浮腫減輕。
    舌診:舌淡少苔。
    脈診:80/分,浮短滑,左脈有虛之象,右脈有緊之象。  
    辯證:效不更方,左脈侯陽,虛兼少陰,加附子。
    方劑:茯苓甘草湯合防己黃芪湯加附子 茯苓12桂枝12炙甘草6生姜15防己9黃芪12白術(shù)9大棗12個切制附子9 四劑水煎服。
    三診:汗出、惡寒、浮腫較前無明顯改善。腰背痛多年。
    舌診:舌淡少苔。
    脈診:80/分,浮滑短虛 
    辨證:
    方劑:小陷胸湯合甘草附子湯 黃連6半夏9瓜蔞48桂枝12白術(shù)9炙甘草9制附子9 二劑水煎服
    四診:腰背痛減輕,但浮腫較前反加重。
    舌診:舌淡少苔,呈細(xì)顆粒狀
    脈診:80/分,浮滑短虛,有緊之象 
    辨證:
    方劑:小陷胸湯合甘草附子湯合枳術(shù)湯 黃連4半夏9瓜蔞36桂枝12白術(shù)9炙甘草9制附子9枳實12 二劑水煎服  
    療效反饋:訴服藥后,后背惡寒、腰背痛、浮腫皆明顯見效,一日好于一日,囑服藥四劑后復(fù)診,每日觀察身體變化情況。
    醫(yī)生渴望病人的信任,可是信任也是一座山,很壓人。該病人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兩年了,試了很多方子,后期基本都是罔效。沉下心來,仔細(xì)辨證。將有效后的診療記錄如下:
    初診:顏面下肢浮腫,手脹,動而汗出,后背惡寒。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滑長,浮取有細(xì)之象,沉取有大之象。
    辨證:脈數(shù)為熱,脈長為陽勝,后背惡寒陽虛,和在一起判斷其本陽不虛,浮腫、脈大為邪實,少苔、脈細(xì)為陰虛,動而汗出、脈滑為熱之象;脈證合參,辯為陰虛邪實。竹葉石膏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方劑:竹葉30石膏30半夏9麥冬20人參10炙甘草6米一把茯苓12杏仁9 一劑水煎服
    二診:一劑,顏面、下肢水腫開始消退,不反復(fù)。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左脈略長有緊之象,右脈短略大。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柴胡24桂枝9干姜9黃芩9牡蠣12花粉9炙甘草9茯苓12杏仁9 一劑水煎服。
    三診:服藥后,水腫消退,停藥后反復(fù),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滑長,浮取有細(xì)之象,沉取有大之象。
    方劑:竹葉30石膏30半夏9麥冬20人參10炙甘草6米一把茯苓12杏仁9 一劑水煎服
    四診:水腫進(jìn)一步消退,無反復(fù)。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左脈略長有緊之象,右脈短略大。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24桂枝9干姜9黃芩9牡蠣12花粉9炙甘草9 一劑水煎服。
    五診:腫脹進(jìn)一步減輕,訴原有輕微暈車的情況,現(xiàn)明顯加重。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左脈略長有緊之象,右脈短略大。
     方劑:澤瀉湯 澤瀉15蒼術(shù)6 二劑水煎服 
    六診:春節(jié)回老家過年,勞累加生氣上火,病情反復(fù)。周身浮腫,腰痛,無口渴。無汗出。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滑長,浮取有細(xì)之象,沉取有大之象。
    方劑:麥門冬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合枳術(shù)湯 麥冬30天冬30半夏6黨參9炙甘草6米一把大棗12個切茯苓9杏仁9枳實12蒼術(shù)6  二劑水煎服
    二診:服藥后顏面水腫消退不明顯,四肢水腫消退明顯,腰痛減輕,暈車加重,無口渴,無明顯汗出。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分,浮滑長,浮取有細(xì)之象,沉取有大之象。
    方劑:麥門冬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合枳術(shù)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 麥冬30天冬30半夏6黨參9炙甘草6米一把大棗12個切茯苓9杏仁9枳實12蒼術(shù)6桂枝6  二劑水煎服  
    三診:服藥一劑后,顏面、四肢水腫進(jìn)一步減輕,上半身汗出明顯,囑其在第二劑藥中加生石膏10竹葉20,即竹葉石膏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合枳術(shù)湯合苓桂棗甘湯一劑水煎服
    因病情總是反復(fù),遷延不愈,決定另辟蹊徑,不想病情加重,只能回到原先思路,在原先思路的基礎(chǔ)上摸索。
    初診:顏面右下肢浮腫,手脹,后背冷,活動后喘息。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次/分,浮滑,左脈浮不足略長有緊之象,右脈短大。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吳茱萸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柴胡20桂枝9干姜9黃芩9花粉9牡蠣9炙甘草9茯苓12杏仁9竹茹12吳茱萸12 一劑水煎服
    二診:顏面右下肢浮腫減半,手脹略減,后背冷照舊。喘照舊。
   舌診
: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次/分,浮滑,左脈浮不足略長有緊之象,右脈短大。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吳茱萸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加葛根 
柴胡20桂枝9
干姜9黃
芩9花粉9牡蠣9炙甘草9茯苓12杏仁9竹茹12吳茱萸12葛根12 一劑水煎服 
    三診:顏面浮腫消退,下肢略腫,手脹愈,勞累后氣喘明顯減輕,后背也有減輕(天氣轉(zhuǎn)暖,不知有無關(guān)系)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次/分,浮滑,左脈浮不足略長有緊之象,右脈短大。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吳茱萸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加葛根 
柴胡20桂枝9
姜9黃
芩9花粉9牡蠣9炙甘草9茯苓12杏仁9竹茹12吳茱萸12葛根12 一劑水煎服
 
    思考:手脹與喘息皆為氣機淤滯之象,仿葛根芩連湯之意,試用了葛根,略長,右脈短大滑,合用葛根?葛根甘涼辛,清陽明之熱兼解除陽明淤滯?
     四診:服藥后,罔效。百思不得其解,后診脈結(jié)合既往用藥情況,豁然開朗:辨證用藥無誤,只是兼證未能完全顧及,病人脈浮取有細(xì)如發(fā)絲之感,細(xì)乃陰虛,曾用麥門冬湯取效。先解決陰虛情況。
     
舌診:舌淡苔白。少苔。
     脈診:84次/分,浮滑,左脈浮不足略長有緊之象,右脈浮取細(xì)如發(fā)絲,沉取短大。
     方劑:麥門冬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麥冬30天冬30半夏6黨參9炙甘草6米一把大棗12個切茯苓9杏仁9 一劑水煎服
     五診:臉好了,腿腫輕了,手脹也輕了,頭、上半身汗出多了。
     舌診:
     脈診: qq交流,缺。似是而非的地方太多,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方劑:竹葉石膏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加葛根 
竹葉20石膏10半夏9麥冬20天冬20人參10炙甘草6米一把茯苓12杏仁9葛根12 一劑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