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臉上的高原紅 可能是病哦 小碗/觀點
天冷的時候,很多孩子的臉會變得紅撲撲的,咋看上去,還挺可愛的! 不過【小碗】要提醒大家,孩子臉蛋像紅蘋果,背后可能隱藏著很多危險,如果護理不及時,也許會引起長久性后遺癥! 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導致孩子“臉紅”的原因 孩子特異性膚質(zhì)+季節(jié)性因素 小孩臉紅若只是在冬季時發(fā)生,則與溫度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熱會使皮膚血管擴張,造成臉部潮紅。冷雖使血管收縮,但溫度回升時,血管則會反彈性擴張造成小孩臉紅。 但還有一種情況時,在極冷的溫度下,可能還會因血管不正常的擴張造成小孩臉紅。 對于皮膚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抵抗力弱的小孩子而言,冬季溫度較低,且室內(nèi)外溫差較大,寒冷的刺激以及忽冷忽熱的變化,會導致孩子的皮膚毛細血管反復收縮和擴張,皮膚血管失去良好的彈性而不正常的擴張后,反映在雙頰和弊端,就造成臉看起來紅紅的。 所以孩子臉上的高原紅,是皮膚不能適應寒冷、溫差、風吹等季節(jié)性因素引起的。 家長在護理上存在疏忽 有的時候,孩子紅撲撲的臉也有可能是父母護理的方法不正確引起的,比如給孩子穿太多衣服,本來孩子活動量就大,出汗也會多,汗液分泌過多會刺激到孩子皮膚,引起皮膚過敏和瘙癢。 此外,也有可能是在秋冬季的時候,給孩子蓋的棉被過厚,導致孩子身體往外散發(fā)的熱量過高,如果孩子在睡前和醒后沒有及時補水,也會導致孩子臉部溫度過高,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而產(chǎn)生高原紅。 “高原紅”背后的危險信號 可能是紅血絲的癥狀 孩子臉上呈現(xiàn)“高原紅”,除了是因為脫水干燥,也可能是由于感冒發(fā)燒引起的并發(fā)癥,還有可能是紅血絲。 紅血絲它是外觀看起來兩側(cè)顴部發(fā)紅,邊界呈圓形,一般呈絲線狀排列。一般有紅血絲是臉部肌膚過薄或者是過敏體質(zhì)的孩子,紅血絲嚴重者會形成沉積性色斑,難以治愈。 患有濕疹 有些孩子雖然住在比較溫暖的環(huán)境中,但仍會在冬天出現(xiàn)紅臉蛋,那么可能跟濕疹有關,尤其是1歲以內(nèi)的孩子,患了濕疹以后表現(xiàn)為起初皮膚發(fā)紅、出現(xiàn)皮疹、繼之皮膚發(fā)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不過,對于2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患濕疹的幾率將會大大降低。 患有濕疹的孩子,通常伴有發(fā)紅和瘙癢,會造成抓搔和皮膚刺激。如果孩子患有濕疹,一般是有遺傳性過敏家族史,或呼吸道過敏。如花粉熱和哮喘,有時也可表現(xiàn)為食物過敏。 告別“高原紅”的做法 注意保暖 冬天應注意給孩子保暖,避免過冷的環(huán)境與溫度的急劇變化。 室內(nèi): 改善高原紅首先應該注意控制室內(nèi)外溫差,冬天室內(nèi)溫度最好維持在22-24℃。其次,在室內(nèi),要及時脫去厚重的衣物,空調(diào)的熱風口不要對著孩子吹。要注意孩子皮膚的保濕,特別干燥和溫度較高的室內(nèi),如果孩子臉上干燥就要及時補水。 室外: 在室外,可用面料細軟的圍巾或口罩防止冷空氣直接侵襲臉部,避免冷風直吹面部和濕溫差過大,使擴張了的微血管遇冷急速收縮,形成紅血絲。 及時保濕: 如果排除了病理性的皮膚病,僅僅是皮膚干燥的,可以適當用一些嬰幼兒專用的保濕護膚品,家長們應該選擇不含香料、皂基和羊毛脂等的嬰幼兒產(chǎn)品。 還有一點就是注意使用小劑量來補充,一天兩次使用小劑量的潤膚劑優(yōu)于在皮膚表面一周兩次大量厚層涂抹,因為皮膚在吸收20分鐘后就會達到飽和狀態(tài),無法吸收。但過敏體質(zhì)者不能隨便用護膚品。 正確潔膚 即使天氣寒冷,每日給孩子清潔皮膚也是必要的,有助于加強肌膚自身的新陳代謝。但洗澡洗臉頻率不必過高,洗澡每日一次,洗臉每日兩次即可,使用37-40℃的清水,因為太熱的水或者過多使用沐浴產(chǎn)品,容易破壞孩子皮膚分泌的天然的皮脂。 溫馨提示: 濕疹孩子的護理 注意保暖,溫度太低時外出,可以給孩子小臉圍個小絲巾,或戴個薄紗口罩御寒。 平時多喝白開水,多吃粗糧。粗糧中的維生素B1有利于緩解皮膚瘙癢,但最好是粗糧細做,便于消化。如吃紅薯可切成小塊煮粥。 另外,還應該多吃胡蘿卜等蔬菜以及水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