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對電影而言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年份,這一年全球各地的影人似乎都卯足了勁頭,交上人生最好的電影作品。作為事后諸葛亮,我們也希冀從中找尋一些規(guī)律。 如果把電影比作一個姑娘,那么1994年,一定是她的18歲。一晃20年過去,在遇見、追求、追隨她的人中,這一年的風華,這一年的記憶,美好的無可替代。 是的,1994年對電影而言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年份,這一年佳片云集,天才扎堆:全球各地的影人似乎都卯足了勁頭,交上人生最好的電影作品:好萊塢方面《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獅子王》部部經(jīng)典;華語片《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獨立時代》、《飲食男女》、《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出類拔萃;歐洲則有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終結篇《紅》和《白》、《烈日灼人》、《四個婚禮一個葬禮》、《暴雨將至》等;亞洲電影方面,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橄欖樹下的情人》橫空出世。 當然最為影迷津津樂道的還是集中在好萊塢電影上,當年的奧斯卡提名中,《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赫然在列。這三部影片中任何一部放在別的年份都是絕對的贏家,《為奴十二年》、《逃離德黑蘭》這樣的片子只能蹲在它們的腳邊作陪襯。除了學院的肯定外,三部電影都位列IMDb二十甲之列。120年電影史佳片浩如煙海,1994年能占3部相當可觀。 當然所謂“1994年佳片云集”、“1994黃金時代”的說法,主要依據(jù)的是全球影迷的標準,專業(yè)評論界并未刻意贊賞1994。以權威的英國《視與聽》雜志為例,最近一次的2012年十大電影評選中,并沒有1994年的電影,百大電影排名中1990年代佳片共有11部,1994年占三部,分別為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的《撒旦的探戈》、昆汀的《低俗小說》、王家衛(wèi)的《重慶森林》,和1998年的一樣多。這項評選涉及到“美國影史10佳電影”中沒有1994年的影片。范圍更放大一點,該雜志歷年評選的十大電影中,1994年的電影從未入選過。 但就近20-30年影史來看,1994年的神奇之處并不會因為專業(yè)評論的不認可而黯淡。這一年出品了劃時代的動畫片《獅子王》,經(jīng)典的動作片《生死時速》和《真實的謊言》、經(jīng)典的政治驚險片《燃眉追擊》,金·凱瑞喜劇三連發(fā)《變相怪杰》、《阿呆與阿瓜》、《神探飛機頭》;Cult神作《瘋狂店員》,另外還有《天生殺人狂》、《艾德·伍德》、《夜訪吸血鬼》、《燃情歲月》等一系列各種風格的佳片出現(xiàn)。而法國導演呂克·貝松也在好萊塢拍出了生涯代表作《這個殺手不太冷》。 有趣的是,1994年也是“處女作和成名作之年”,極其成熟的《生死時速》、《肖申克的救贖》和《獅子王》分別是簡·德·邦特、弗蘭克·德拉邦特和羅伯·明可夫的長片處女作;此時邦特51歲,德拉邦特35歲,明可夫32歲;新銳的《瘋狂店員》是當時24歲的凱文·史密斯的處女作?!兜退仔≌f》雖不是處女作,但也成就了昆汀·塔倫蒂諾的威名。 今恰逢《肖申克的救贖》北美上映20周年,回望1994年,我們希冀從中找尋一些規(guī)律,分析一下當年佳片輩出的原因。 1994年在電影看到阿甘和尼克松在一起還是很震驚 首先,1994年是電影的傳統(tǒng)技術已完全成熟,全新電腦動畫(CG)技術方興未艾的一年。對于敘事,塑造人物,燈光和運動鏡頭的運用,好萊塢已經(jīng)成竹在胸,CG的出現(xiàn)也給了導演全新的選擇。 于是,我們看到《阿甘正傳》中用電腦畫出的曳光彈的軌跡,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先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4年發(fā)明了這種方法,給戰(zhàn)爭場面樹立了新標準。而片中難辨真假的“歷史資料片”通過CG技術嫁接到演員身上,更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其他電影人也紛紛把CG當成大玩具,于是我們看到第一代的“CG當家”電影——《變相怪杰》,以及將傳統(tǒng)特效和CG結合得出神入化的《真實的謊言》。 但在1994年前后,CG技術還沒有好到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的程度,所以多數(shù)影人使用它都非常謹慎。那時候的電影還是以塑造人物、講述故事為主要目標,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夜訪吸血鬼》中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和克爾斯滕·鄧斯特極盡個人魅力的傾情演繹,換作今天,可能會被拍成《吸血鬼獵人林肯》那樣的囧片。而對于動作片,因為很難用CG代替實拍,所以比今天很多電影更有質感,因為CG飛機太貴,所以詹姆斯·卡梅隆選擇制造了實體的“海鷂”模型,《真實的謊言》中的“空中雜?!狈炊冉裉斓娜魏晤愃茦蚨味几泳?。 在1990年代,電影市場還不像今天這么全球化,美國電影的主要市場還是美國本土和美國的幾個主要友好國家——日本、德國、英國。所以,美國電影人不需要考慮異質文化觀眾的口味,可以熱情地擁抱本土文化,抒發(fā)真實的情懷。 《低俗小說》極具美國本土特色 無論是《肖申克的救贖》,還是《低俗小說》,脫離了美國的場景和文化都不會有這樣大的魅力,而《阿甘正傳》更是美國歷史、美國人的精神世界的速寫集?!度记闅q月》、《天生殺人狂》、《艾德·伍德》也是因為植根本土才能夠生長得如此豐碩。 另一方面,那時的美國電影人也可以比較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不必害怕戳到其他國家的痛點。雖然這其中包含著美國人的偏狹和高傲,但是就文藝作品來說,直抒胸臆總比顧左右言他要有趣一些。于是我們看到直接指責南美國家販毒的《燃眉追擊》,以及毫不掩飾地挑戰(zhàn)阿拉伯恐怖分子的《真實的謊言》。不像現(xiàn)在的電影,動不動就把反面角色設定為“跨國特工集團”,跨你個頭??! '肖申克'能穩(wěn)居IMDb第一,除了本身質量外,也離不開網(wǎng)絡電影青年的'造神'運動 在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之前,評價佳片的標準多來自報紙上的影評、學院派專家的專著以及觀眾的口口相傳。而互聯(lián)網(wǎng)興盛之后,新一代電影青年開始用鼠標選擇他們最愛的電影,誕生于1990年代IMDb是其中代表,由該網(wǎng)站發(fā)起的TOP250評選的最大受益者便是1994年的“神片”《肖申克的救贖》。 由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這部電影1994年9月多倫多電影節(jié)首映并于9月23日北美正式公映,上映之初只獲得了1800萬美元票房,甚至不足以收回成本。后來影片榮獲七項奧斯卡提名,就這樣此后票房也只增長了區(qū)區(qū)1000萬美元。 美國著名影評人羅杰·伊伯特曾在其影評集《偉大的電影》中指出:“影片在院線沒有取得什么進展,一方面片名很糟糕,內容又是牢獄題材,不受女性歡迎,片中幾乎沒有打斗場面,演員雖口碑良好卻不是什么大牌明星,片長更有2小時22分鐘。顯然這部電影需要口口相傳才能贏得忠實觀眾,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提名奧斯卡之后,《肖申克的救贖》票房還在穩(wěn)步增長,可惜隨之就從院線撤下?!?/p> 《肖申克的救贖》最初進入中國時譯名叫《刺激1995》 后來《肖申克的救贖》在音像市場和電視屏幕取得巨大成功,贏得了大批觀眾,至今已成為“家庭影院”歷史上的著名案例。1999年4月,《華爾街日報》發(fā)表了一篇關于“肖申克”熱潮的評論文章,此時影片在IMDb“TOP250”投票中躍升至第一位,它的排名一直到如今都是第一。根據(jù)《紐約時報》報道,直到這兩年,美國的電視臺還在沒完沒了重播,僅去年一年影片在TNT臺放映時長就有151小時(大約重播60次)。 民意投票和出租熱都反映這部影片是多么受歡迎,但這并沒有解釋為什么人們這么追捧《肖申克的救贖》。羅杰·伊伯特的看法是:“也許是因為它不僅僅是部電影,而且讓人們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電影確實包含娛樂元素,但影片大部分時間都在靜靜討論人生哲理。暴力鏡頭是用一種客觀的視角陳述,而不是作為噱頭加以利用……好電影往往越看越喜歡,正如好聽的音樂百聽不厭一樣。” 需要指出的是,《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正是一代“世界一家電影青年”大量產(chǎn)生的時期。1994年,互聯(lián)網(wǎng)在西方開始普及,IMDb也已成立了4年,世界各個角落的青年人開始能夠迅速地得知美國電影的信息,以及它們的票房和受到的評價。同時,VCD在此時已經(jīng)普及,大量的盜版讓很多未對美國完全開放的市場也可以很快接觸到當年的美國電影。音像業(yè)的發(fā)達讓很多在影院成績不佳的電影不被埋沒,并且成為世界影迷傳看的“現(xiàn)象級”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么一部片子——還記得嗎,當年在中國它的盜版VCD名字叫《刺激1995》。 IMDb的TOP250排名,《肖申克的救贖》常年占據(jù)第一 或許正因為如此,1994年的美國電影三杰才會在IMDb上有那么高的排名,因為這幾部電影在IMDb第一批用戶最熾熱的青春歲月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跡??纯窗桑艑а輮W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在IMDb中只位列第65位,而《肖申克的救贖》卻高居第一位,如果IMDb產(chǎn)生于1941年,結果會是一樣嗎? 1994已經(jīng)過去20年了,電影改變了很多,很多人的命運也隨著時間的流變而起伏。有時我們會問,《生死時速》的導演最近有新片嗎?《阿甘正傳》的導演后來做了些什么?下面,我們就看幾位1994年的風云人物在1994年之后的職業(yè)生涯,或許可以作為美國電影20年發(fā)展的幾個有趣的切片。 異鄉(xiāng)任我獨徘徊 《肖申克的救贖》之弗蘭克·德拉邦特 弗蘭克·德拉邦特在《肖申克的救贖》片場 1994年,弗蘭克·德拉邦特35歲,在好萊塢是一個新人,《肖申克的救贖》是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 德拉邦特于1959年出生在法國的一個難民營,父母都是匈牙利人,因為前蘇聯(lián)鎮(zhèn)壓匈牙利的反叛行動而逃離自己的國家。在嬰兒時德拉邦特就被父母帶到洛杉磯。作為外來移民在好萊塢混不容易。1981年,德拉邦德參與了第一部小成本電影的制作,1987年才因為寫《猛鬼街3》的劇本第一次登上銀幕的字幕表。6年后,已經(jīng)進入中年的德拉邦特導演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獲得了7項奧斯卡提名。 同樣改編自己史蒂芬·金小說,同樣是牢獄題材,《綠色奇跡》和《肖申克》一脈相承 1999年,弗蘭克·德拉邦特的第二部長片《綠里奇跡》上映,影片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小說,還請來1994年擊敗過《肖申克的救贖》的《阿甘正傳》主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結果獲得4個奧斯卡提名,40歲的德拉邦特坐定了“好萊塢一流導演”的位子。 2001年,德拉邦特導演的《電影人生》(The Majestic)上映,在這部電影中“橡皮臉”喜劇明星金·凱瑞正經(jīng)八百地演了一部正劇,無論是評價還是票房都是一般般。這部電影的失敗對德拉邦德的打擊不小。后來,德拉邦特從好萊塢一線導演的名單中消失了。 2007年,德拉邦特導演了神片《迷霧》(The Mist),這部非常奇怪的電影說是恐怖片,卻很實在地展現(xiàn)了很多種造型非常古怪的動物,最后有一個很出乎意料,很非主流結局。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為什么“好萊塢一流導演”會拍這樣一部片子。這部電影讓Cult影迷開始奉德拉邦特為神,但讓主流電影圈對這位腦洞形狀奇怪的大哥敬而遠之。 德拉邦特很有個性,和好萊塢主流圈子若繼若離。在拍完《綠里奇跡》之后,德拉邦特給斯皮爾伯格的《少年印第安納·瓊斯》做編劇,之后順理成章地給《奪寶奇兵4》做編劇。雖然斯皮爾伯格喜歡德拉邦特的劇本,但是當制片人喬治·盧卡斯表示希望用自己寫的劇本時,斯皮爾伯格還是選用了盧卡斯的??梢?,德拉邦特還沒有能夠搞定最大的大佬。 電影圈走得不順利,美劇《行尸走肉》倒是讓弗蘭克·德拉邦特(左)重新贏得觀眾 不過腦洞大開的中年人不會發(fā)愁沒事做。2010年,德拉邦特操刀的美劇《行尸走肉》開播,他自己編寫了其中幾集的劇本,親自執(zhí)導了其中一集。這部劇幾乎征服了所有可以接受僵尸題材的觀眾,成為美劇歷史上的又一大“現(xiàn)象劇”。去年,德拉邦特操刀的美劇《洛城黑幫》開播。 如今,德拉邦特已經(jīng)55歲了,他曾經(jīng)執(zhí)導過《肖申克的救贖》和《行尸走肉》,好有趣的人生。 2016年,德拉邦特將推出他導演的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好萊塢主流商業(yè)大片,《白雪公主和獵人》的篇外篇《獵人》。從1994年到2014年,從口碑片到cult片和“神電視劇”,德拉邦特一直在主流和另類之間的那條線上跳舞,35歲成為“新人”的他,在55歲比之前更加活躍。愿他的情懷和怪異能夠給影迷帶來更多的驚喜。 技術狂人甘寂寞 《阿甘正傳》之羅伯特·澤米吉斯 澤米吉斯和湯姆·漢克斯在《阿甘正傳》片場 1994年的《阿甘正傳》無疑是美國電影的巔峰之作,除了女主角扮演者稍弱,從人物塑造、表演到攝影、剪輯、特效,各個方面都足以成為現(xiàn)代電影的教科書。它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在《阿甘正傳》之前就已經(jīng)導演了《誰陷害了兔子羅杰》、《回到未來》系列,已經(jīng)是好萊塢一流商業(yè)片導演,《阿甘正傳》奠定了澤米吉斯的大師地位。 《阿甘正傳》之后,澤米吉斯又于1997年推出了科幻片《超時空接觸》,這部使用了很多特效的大投資科幻電影竟然一點也不“打”,在好萊塢恐怕很難找到第二個例子(或許諾蘭未上映的新片《星際穿越》能與它為伍)。實際上,《誰陷害了兔子羅杰》、第一部《回到未來》和《阿甘正傳》都是相當奇險的項目,澤米基斯是個極有追求的人,“平安掙錢”永遠不是他想要考慮的目標。 《荒島余生》是澤米吉斯和湯姆·漢克斯又一次成功的合作 2000年,澤米吉斯推出了不成功的驚險片《危機四伏》(What lies beneath),又推出了非常奇險的《荒島余生》,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湯姆·漢克斯的獨角戲,極其考驗編導和演員的功力,最終的結果是成功的。 當大家都在翹首以待澤米基斯的下一部新片的時候,澤米基斯卻仿佛消失了。原來他潛力實踐最新的動作捕捉技術——他要讓動畫人物獲得真人演員一樣的效果。 從《極地特快》開始,澤米吉斯開始醉心于動作捕捉技術 2004年,澤米基斯四年磨一劍的《極地特快》終于上映了。這部電影全程使用動作捕捉技術,讓動畫人物和真人相當近似。但是因為技術的不成熟,這部電影的人物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眼神呆滯,跟不上情緒的變化,所謂“死魚眼”,這讓這部電影沉入了虛擬人物的所謂“恐怖谷”——因為太像真人,同時又差那么一點而具有恐怖片的效果。 澤米基斯用3年的時間狠斗“死魚眼”,2007年,《極地特快》的“升級版”《貝奧武夫》上映。這部電影的宣傳讓人糾結——是說《阿甘正傳》大導演作品,還是《極地特快》導演新作呢?最終,這部動作片不像動作片,動畫片不像動畫片的作品除了安吉麗娜·朱麗的虛擬裸體外賣點有限,票房欠奉。2008年,在超級仿真人物塑造領域劃時代的電影《返老還童》上映,《貝奧武夫》的成就明顯黯然失色。 曾有觀眾如此吐槽《貝奧武夫》:既然用動作捕捉技術將CG角色做得像人,為何不找真人直接來演 不過,迪士尼公司看中了澤米基斯的潛力,2007年買下了他專門制作動作捕捉動畫的Image Movers Digital公司,于2009年推出了動畫片《圣誕頌歌》。在這部電影中吉姆·凱瑞再次大秀“橡皮臉”,整部影片比《貝奧武夫》更具動畫片的感覺,可惜又是一部票房口碑雙失敗的作品。 2011年,在《火星救母記》票房再度失敗后,澤米基斯的Image Movers Digital公司宣布關閉。雖然這家公司曾經(jīng)是動作捕捉動作的領跑者,但是它最終成為了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其實動作捕捉技術并沒有死,不用說《阿凡達》中的納美星人和《猩球崛起:黎明之戰(zhàn)》中的人猿,就連看起來像完全用傳統(tǒng)動畫方式制作的《馴龍高手2》都使用了動作捕捉技術。澤米基斯的動畫實踐走了一條最不受歡迎的中間道路——它既不像《阿凡達》那樣完全寫實,又不像《馴龍高手2》那樣卡通化,所以在商業(yè)上失敗了,但他在動作捕捉技術上取得的進步和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無疑對其他各路諸候的成功起到了重大作用。 與丹澤爾·華盛頓合作《航班》開始,澤米吉斯放棄動捕技術 在此之后,幾乎被影迷忘記的澤米基斯終于看清了現(xiàn)實,不再癡迷于已經(jīng)被同行超越的動作捕捉技術,轉而重新導演真人電影。2012年,澤米基斯推出了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航班》,這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它很像是從上世紀90年代走來的電影,沉著,注重技術細節(jié)的故事和當今天馬行空的英雄電影氣質迥異。 2015年,澤米基斯的新片《云中行走》即將上映,這部IMAX 3D電影講述一個走鋼絲冒險家的故事,題材和走鋼絲本身一樣奇險。無論這部電影是否能夠賺錢,我們都應當給澤米基斯點個贊。澤米基斯是好萊塢真正的精英,他的一生不斷在挑戰(zhàn)自我,無論是失敗還是寂寞都無法壓垮他強勁的心臟。
混蛋就是不慌張 《低俗小說》之昆汀·塔倫蒂諾 1994年,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上映,除了“我和小伙伴們都驚呆了”之外沒法更好地形容當時人們的反映了。這部電影打破了一切傳統(tǒng)的敘事手法,同時又深得“講故事”最本質的精髓;它既臟骯又優(yōu)美,既粗暴又細致;它讓宅男們大呼過癮,同時也撩動文藝女青年最細的心弦。 《低俗小說》影響力一批導演,執(zhí)導《Go》的道各·里曼也是 于是《低俗小說》在電影界掀起了模仿的高潮,1998年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和2000年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的《愛情是狗娘》都是它的學生。其實,學《低俗小說》最像的是一部叫《狗男女》(Go)的小片,這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是被忽視的佳片,特別值得推薦?!豆纺信返膶а萁械栏瘛だ锫?,聽起來耳熟?這個人后來執(zhí)導了《諜影重重》第一集,《史密斯夫婦》和《明日邊緣》,已經(jīng)堪稱商業(yè)片大師。想想看,他的電影還真的都帶著點《低俗小說》的感覺呢!回來說《狗男女》,它的英文片名“Go”逼瘋了中文翻譯,其實正確的翻譯是《圍棋》。想想看,《低俗小說》看似松散的一步一步走棋,但其中暗藏縝密思考的玄機,真的是很像中國的圍棋唉! 回來接著說昆汀。1994年昆汀成了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但誰也不知道怎么使用這位爺好。1995年昆汀在集錦片《四個房間》中導演了一部小短片,1997年他的新長片《杰基·布朗》上映?!督芑げ祭省纷屓耸?,昆汀試著適應好萊塢的制片體制,同時又讓觀眾能夠看出《低俗小說》的風格,結果兩面不討好,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部莫名其妙又顯得束手束腳的電影。 昆汀是“影迷類導演”的典范,圖為他在《殺死比爾》片場 好在昆汀很快開竅,明白他只有繼續(xù)很High地玩自己的才是正道。2003年,《殺死比爾》完成,他很自戀地把這部電影分成上下集,分別在2003年和2004年推出。昆汀在這部電影里表現(xiàn)了自己極大的閱片數(shù)量,兩部電影可謂“無處不用典”。但同時,這兩部電影又極富創(chuàng)新性,它非常好看,第一部很富游戲性,第二部居然很好地把據(jù)了人物的關系和情感,很奇怪地感人至深?!稓⑺辣葼枴冯m然沒有達到《低俗小說》的人文高度,但是在電影手法上卻有過之無不及。 2007年昆汀在集錦片《刑房》中導演的《死亡證據(jù)》更加玩弄文本游戲,向B級片致敬。2009年的《無恥混蛋》居然敢改動真實歷史,讓主人公干掉了希特勒,自己給電影史增加了文本。2012年《被解救的姜戈》又因為其將“血漿美學”融入歷史題材而備受爭議。 在很多影迷看來,《無恥混蛋》是昆汀最接近《低俗小說》水平的作品 昆汀長著一張壞人的臉,他的特立獨行也確實有一股痞氣。無論昆汀的為人和作品都頗有值得爭議之處,但是他的為人肯定有一方面是值得全體地球人學習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會堅定地拿到它。從1994年到2014年,昆汀沒有一部作品超過《低俗小說》,但他絲毫不慌張也不自棄,既不重復自己也不盲目創(chuàng)新,而是獻出了一部又一部獨具特色的水準之作。雖然很早就達到了自己的高峰,但是也沒有很快衰老,在51歲仍然處在創(chuàng)作的風口浪尖。在20年里,昆汀為所有藝術家樹立了標桿。 生死時速足終老 《生死時速》之簡·德·邦特 你可能無法想像,《生死時速》是簡·德·邦特的長片處女作,而且他此時已經(jīng)51歲了。在此之前,好萊塢都只知道邦特是個NB的攝影師,他的代表作有《虎膽龍威》、《黑雨》、《獵殺紅十月》、《本能》等等?!渡罆r速》堪稱實現(xiàn)攝影師夢想的電影,而且它的運氣很好,碰上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劇本。 51歲的邦特一舉成名。1996年邦特又推出了電腦動畫的劃時代之作,災難片經(jīng)典《龍卷風》,看起來53歲的他已經(jīng)儕身“偽大師”的行列了。 爛片《生死時速2》把邦特通過第一集積攢的人品幾乎全敗掉 可惜,1997年的《生死時速2》是一部大爛片,不但第一部的男主演基努·里維斯沒有出演,而且把路上的飆速放到了海上——是誰想出這么弱智的主意? 1999年,邦特推出了《鬼入侵》,這部恐怖片由當時正在走紅的凱瑟琳·澤塔瓊斯主演,被認為是“濫用特效而全無氣氛”的恐怖片的典型。邦特從此一蹶不振。 2003年,60歲的邦特推出了《古墓麗影2》,這部電影甚至獲得了比第一部還要差的評價,莫名其妙,毫無想像力的打斗場面和單薄的人物塑造是它給人們留下的唯一印象。 《古墓麗影2》是邦特導演的最后一部電影。而在1992年之后,邦特也不再承擔任何主流電影的攝影。2014年,邦特71歲,我們因為《生死時速》而永遠記住了他。 打工小子偷著樂 《獅子王》之羅伯·明可夫 明可夫和搭檔羅杰·埃勒斯在制作《獅子王》過程中 和澤米吉斯正相反,《獅子王》的導演羅伯·明可夫則走上了一條“不挑戰(zhàn)”的心理,他平和地走著在好萊塢的打工路,絲毫沒有因為曾經(jīng)導演過劃時代的《獅子王》感到任何壓力。 羅伯·明可夫是《獅子王》的第二導演,第一導演羅杰·艾勒斯在《獅子王》之后又導演了《叢林大反攻》。相對起來,明可夫還要更活躍一些。 《精靈鼠小弟2》倒是比第一集口碑要好 1992年,明可夫執(zhí)導了《精靈鼠小弟》,這部電影平平常常,勉強配得上“《獅子王》導演新作”這個宣傳詞。 2002年,明可夫執(zhí)導的《精靈鼠小弟2》上映,作為續(xù)集,這部電影算是不錯,尤其是片中將所謂“蜘蛛俠攝影機”運用到飛行鏡頭中的嘗試非常成功。 2003年,明可夫執(zhí)導的《幽靈鬼屋》上映。這部恐怖喜劇片由艾迪·墨菲主演,此時的墨菲已經(jīng)只能靠給《怪物史萊克》里的驢子配音混飯吃了,片子的票房自然一敗涂地。 2008年,沉寂5年的明可夫推出了《功夫之王》,這部號稱“成龍、李連杰首次合作”的電影明顯是中美合作圈錢的局,明可夫很正常地完成了任務。 今年,明可夫推出了動畫片《天才眼鏡狗》,這部電影四平八穩(wěn),看不出來特別的野心,和《馴龍高手2》相比簡直是兩個時代的產(chǎn)物,它的票房也相當平庸。 成龍、李連杰兩人合作的《功夫之王》,讓更多中國觀眾了解羅伯·明可夫 筆者曾經(jīng)采訪過明可夫,覺得這個繪畫水平超高的男人與其說像個好萊塢的藝術家,不如說像個中關村的碼農(nóng)。微微肥胖的他有一個非常標準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從電影公司領到的錢用來養(yǎng)孩子??v觀明可夫的創(chuàng)作,《獅子王》作為他的長片處女作,讓他使用了百分百的力氣;后來的《精靈鼠小弟》就相對平庸,到了《功夫之王》明顯就是純粹抱著“這是一份工作”的心態(tài)制作的商業(yè)產(chǎn)品了。明可夫宣布未來將執(zhí)導一部叫《中國奧德賽》(Chinese Odyssey)的電影,聽名字就可以大致想像它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奇跡的明可夫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定位,認真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在20年的時間里成功維系中產(chǎn)階級的平靜生活,也是好萊塢眾生相中的一個典型。 回歸青春自作死 《燃眉追擊》之杰克·瑞恩 哈里森·福特在《燃眉追擊》中演繹最完美杰克·瑞恩 這里回顧的不是一個電影人,而是一個電影人物。他的名字叫杰克·瑞恩。作為湯姆·克蘭西系列政治驚險小說中的核心人物,杰克·瑞恩在20年中走過了辛酸的歷程。 1994年的《燃眉追擊》是一部令人百看不厭的佳片。緊湊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清晰的邏輯,練達的人情世故,以及到位但并不鋪張的動作場面都讓這部電影成為政治類驚險動作片的經(jīng)典之作。這部電影講述中央情報局的分析人員杰克·瑞恩卷入美國政府和毒販的政治交易,以一己之力主持正義的故事。然而,在2014年,一部同樣以杰克·瑞恩為主角的電影《一觸即發(fā)》上映后一敗涂地,成為一部“可以忘記”的電影。 亞歷克·鮑德溫是大銀幕第一代杰克·瑞恩(下) 1990年的《獵殺紅色十月》是杰克·瑞恩系列的第一部電影,當年42歲的亞歷克·鮑德溫扮演的杰克·瑞恩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幫助肖恩·康納利扮演的前蘇聯(lián)潛艇艇長成功叛逃。這部電影從情節(jié)和視覺上都無懈可擊,當年帥氣的鮑德溫有老英雄康納利壓陣,也頗得眼緣,讓這部電影成為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可惜鮑德溫不靠譜,他不喜歡演主流大片,玩了一下就告別了“杰克·瑞恩”。順便說一下,鮑德溫如今肥頭大耳,成為“豬頭喜劇演員”界的大人物啦。 可是這個系列還要繼續(xù)下去,于是制片人找到了當年50歲的哈里森·福特繼續(xù)扮演“杰克·瑞恩”,在1992年推出了經(jīng)典的《愛國者游戲》,又獲成功。1994年,《燃眉追擊》上映。 《獵殺紅色十月》的美國總票房達到1.2億美元,《愛國者游戲》是8300萬美元,而《燃眉追擊》又是1.2億美元??上Ч锷じL刂谎萘藘刹烤屯顺隽诉@個系列。 本·阿弗萊克版杰克·瑞恩也只有過一部電影 2002年,“杰克·瑞恩”系列終于重啟,本·阿弗萊克主演的《驚天核網(wǎng)》在這一年上映。這部電影講述歐洲新納粹試圖引發(fā)美俄核大戰(zhàn)的故事,為了躲避“911”后的政治雷區(qū),劇本把原著中的反面角色從阿拉伯人改成了新納粹,嚴重削弱了其現(xiàn)實力量。阿弗萊克碩大的下巴和迷離的眼神讓人無法把他和心細如發(fā)的杰克·瑞聯(lián)系在一起,整部電影除了制作粗糙的“逆火打美國航母”的鏡頭外沒有給人留下太多印象。阿弗萊克當年30歲,這部電影的北美票房1.18億美元,全球總票房1.93億美元,考慮到預算為6800萬美元,不能說太成功。 制片人仍然堅持走年輕化的路線。今年,由34歲的克里斯·派恩主演的《一觸即發(fā)》,杰克·瑞恩這個人物被打回原點,變成了一個毛頭小伙子。主角的塑料臉和無聊的動作鏡頭讓這部電影的質感完全無法和《獵殺紅色十月》相提并論。這部電影的美國票房只有5000多萬美元,連成本都沒能收回。杰克·瑞恩這個人物的東山再起基本上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任務”。 《一觸即發(fā)》的平庸表現(xiàn),讓杰克·瑞恩一時間難以“振作” 如今,美國拍的有政治背景的動作驚險片比起1990年代可以說是動作有余,張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美國為了顧及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不再敢于在片中有明確的國際政治指向,無論是伊森·亨特(碟中諜)還是007,對付的都是莫名其妙的所謂“國際間諜集團”;而《諜影重重》系列更是變成了科幻片。倒是對中國市場沒那么在乎的美劇繼承了《獵殺紅色十月》的衣缽,《24小時》、《國土安全》、《暴君》一個比一個猛,對于愛好國際政治軍事的影迷們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可以說,1994年是老版“杰克·瑞恩”系列的終結時,也是政治題材的動作驚險片開始式微之時。之后,瑞恩兩次遭遇年輕化,最終倒在了墳墓邊上,不知道以后還能不能起來。 附錄1: 1994北美票房前十名及其他重要電影票房
附錄2: 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1994年電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