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選自《四爺很忙:紀連海辣評雍正帝》,中國工人出版社
前面我們曾經說到了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聰明反被聰明誤,斷送了自家性命;而雍正皇帝的另一大心腹——年羹堯年大將軍,也同樣沒有好下場——這可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說起來,年羹堯年大將軍鞍前馬后跟隨了雍正皇帝30 多年,好不容易從一個奴隸做到了將軍,卻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的第3年,被列了92項大罪處死了。
雍正皇帝為什么會把年羹堯年大將軍視為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呢?
按道理講,年羹堯跟雍正皇帝的關系應該是非常密切的——他是雍正手下的兩大心腹之一。
心腹,據說還不止呢。他們兩個家庭的關系,特殊著呢!
民間有“雍正皇帝是年羹堯的私生子”這么一種說法,而且還編成了下面這樣的一個故事:說當初雍正皇帝的母親曾經和年羹堯私通,然后入宮8 個月以后,生下了雍正皇帝。
當然,這個故事是從秦始皇嬴政是宰相呂不韋的私生子的故事中演變而來的,本身并不可信?! 〉?,如果有人要說年羹堯跟雍正皇帝的關系并非一般人可比,這顯然是可信的——因為,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真正意義上的“奴才”。
胤禛的“家奴”
年姓的來源有兩個:一是出自姜姓,為春秋時齊桓公的祖父“夷仲年”的后代;二是出自嚴姓,明朝永樂年間,有個叫作嚴富的人,兩榜及第中了進士,寫榜時誤嚴為年,于是又形成了一支年姓。年富的后代后來落戶遼東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年羹堯的祖先,就屬于年富這一支。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以后,被俘為奴的遼東漢人被稱為“包衣”——也就是家奴的意思。包衣也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的包衣隸屬內務府,下五旗的包衣分隸諸王門下。年富的后代也淪落成為下五旗“包衣”中的鑲白旗。
到了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的時候,年家歸屬于皇四子胤禛門下。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晉封為雍親王,并充任鑲黃旗旗主。就在這時,年遐齡的女兒、年羹堯的妹妹被選為雍親王的側室福晉,雍正皇帝即位后被封為貴妃。年家因此從下五旗之一的鑲白旗,升入上三旗之一的鑲黃旗。年遐齡也隨之迅速地飛黃騰達,官至湖廣巡撫。
年羹堯還有個哥哥叫作年希堯,字允恭,1662 年前后出生,1738 年去世。年希堯曾經先后擔任廣東巡撫、工部右侍郎、江寧布政使等官職。
年希堯是個大數學家。1717 年,曾為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早年所撰《度算釋例》作序,并出資刊刻了梅氏的《度算釋例》和《方程論》二書;1718 年,年希堯出版了三卷本的《測算刀圭》;這一時期,年希堯還出版了《面體比例便覽》和《對數廣運》兩書,分別介紹各種規(guī)則立體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對數;根據《清史稿·疇人傳》記載,這一時期,年希堯還編制了“對數表”和“萬數平立方表”;根據《八旗經籍文鈔》記載,年希堯還撰寫了《算法纂要總綱》一書。
年希堯還是個大繪畫理論家。在工部和內務府供職期間,年希堯結識了擔任清廷宮廷畫師的意大利人郎世寧,對其所介紹的西方透視學原理和畫法十分感興趣。1729 年,年希堯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介紹透視學的專著《視學》;1735 年,年希堯對此初版又做了增訂,出版了《視學》的修訂本?!兑晫W》是一部中西合璧式的作品,全書不分卷,共計149 頁,為木刻雕板,存留至今的修訂本的裝幀、制版、印刷俱極為精致。
1725 年,年希堯的弟弟年羹堯以“欺罔”“殘忍”“僭越”等罪名被奪官下獄,不久自裁身亡,年氏族人多遭株連。年遐齡、年希堯父子一度失官。復官之后,年希堯先后擔任內務府總管、左都御史等職。1735 年,年希堯再次被人彈劾除職,從此結束了宦海生涯,三年后故去。
“血滴子”的秘密
說起年羹堯的崛起,我們就要說到所謂的雍正皇帝設立的秘密特務組織——“血滴子”——因為電視連續(xù)劇《雍正王朝》里面說,年羹堯就是“血滴子”的頭頭兒。
話說雍正皇帝專門設立的這個叫作“血滴子”的暗殺組織,還真有點神秘。所謂的“血滴子”,就是一個口袋,里面有匕首,而且是排成一圈的匕首;你的腦袋進去之后,它這么一拉,你的腦袋就掉了。
“血滴子”您見過嗎?我沒有見過——見著就壞了。
孤陋寡聞的我看了很多的書,正史的書里都沒有關于“血滴子”暗殺組織的記載,野史的書里也沒有記載“血滴子”暗殺組織的事情。問題在于,“血滴子”暗殺組織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就是在武俠小說出現以后。
雖然“血滴子”暗殺組織我們在史料中無據可查,但是雍正皇帝在登基以后,建立了一種密折專奏制度,與傳說中的特務組織性質倒是很相仿。雍正皇帝派出了很多的便衣特務,來監(jiān)視屬下的一言一行——他們很有可能就是你們家里面那個做飯的大師傅,或者是放馬的馬夫,或者是掃院子的下人——你都不知道他們就是皇帝的貼身和臥底。他們每天負責給皇帝奏密折,報告給雍正皇帝你今天干什么了,哪一句話說得是對的,哪一句話不利于皇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打小報告”。
歷史上年羹堯確實有給雍正皇帝密折專奏的權力。這個權力只有雍正皇帝手下極少數的心腹大臣才可以擁有。不過,這是皇四子胤禛成為雍正皇帝以后的事情了。
問題在于,皇四子胤禛手下的這個“奴才”到底是怎樣崛起的呢?
年羹堯發(fā)跡史
年羹堯,字亮工,號雙峰,生年不詳(一說生于1679 年)。年羹堯是進士出身。清朝政府規(guī)定,“包衣”家奴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年羹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他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的進士。年羹堯考中進士之后不久,授職翰林院檢討。翰林院號稱“玉堂清望之地”,庶吉士和院中各官一向絕大多數由漢族士子中的佼佼者充任,年羹堯能夠躋身其中,也算是非同凡響了。
1709 年,年羹堯遷內閣學士,不久又很快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這時的年羹堯才30 歲左右。
對于康熙皇帝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在奏折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到任之后,年羹堯很快就熟悉了四川通省的大概情形,提出了很多興利除弊的措施。而他自己也帶頭做出表率,拒收節(jié)禮,“甘心淡泊,以絕徇庇”??滴趸实蹖λ谒拇ǖ淖鳛榉浅Y澷p,并寄予厚望,希望他“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后來,年羹堯也沒有辜負康熙皇帝的厚望,在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zhàn)爭中,為保障清軍的后勤供給,他再次顯示出了卓越的才干。
1718 年,康熙皇帝授年羹堯為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統領軍政和民事。1721 年,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皇帝御賜弓矢,并升年羹堯為川陜總督,成為西陲的重臣要員。1721 年9 月,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年羹堯又利用當地部落土司之間的矛盾,輔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
根據歷史記載,1722 年冬康熙皇帝病死之后,撫遠大將軍、貝子胤禎被召回京,年羹堯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將軍印務的延信共同執(zhí)掌軍務??磥?,根據現在能夠掌握的史料,年羹堯并沒有在1722 年冬、康熙皇帝病死、四阿哥胤禛當皇帝的前后作出多大的貢獻!話還不能這么說。
前面我們說到,康熙皇帝病死之后,相中皇位的可不只皇四子胤禛一個人——還有一個很多人都看好的十四爺,當時的撫遠大將軍。
如果我們說——這邊不管是你即位的也好,有詔無詔也好——那邊撫遠大將軍帶著幾十萬人馬,殺奔京城而來,不管你皇四子胤禛什么陰謀詭計都得玩完。
但是,雖然我們說十四爺是撫遠大將軍,在前線;但是他的糧草供應可都是由川陜總督年羹堯負責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盡管你著急上京城,但是我年羹堯不供應你人的糧食馬的草料,我讓你寸步難行。這樣就有利于雍正皇帝在京城順利即位。當時年羹堯就是擋在十四爺的后路上的一只虎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年羹堯的擁戴之功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抹殺的。
但是,為什么此后的年羹堯卻迅速地迎來了他生命中最為輝煌的時刻呢?
話還要從年羹堯剿滅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說起。
得意至極
1723 年冬天,當時雍正皇帝剛剛即位一年——就在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這些他還沒有處理掉的人看雍正皇帝的笑話的時候,西北地區(qū)發(fā)生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
這個時候的雍正皇帝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內部,皇位到底是怎么得來的,你怎么說人家也不信,外部又有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如果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不能夠及時地加以平定,就很有可能會發(fā)生內外勾結的情況,到了那個時候,雍正皇帝的皇位轉眼之間就可能保不住了。
就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雍正皇帝派年羹堯去平定這次叛亂。雍正皇帝憑什么要如此信任他們家的“奴才”年羹堯呢?
其實,這個是最容易理解的,有如下三個原因:
第一,年羹堯畢竟是雍親王的家奴——包衣,是自己的親信。
第二,舉動得體,知進知退。關于這個方面,有個例子:
1718 年,康熙皇帝授年羹堯為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統領軍政和民事。到了1720 年春,年羹堯給康熙皇帝上奏折說因為自己要親自帶兵打仗,不便行使四川總督重任,請求朝廷另派官員來署理四川總督,他自己只任四川巡撫一職。同時向康熙皇帝推薦可勝任此職者“惟有原任吏部侍郎塞爾圖”。結果,康熙皇帝對此一方面大加贊賞,一方面仍命年羹堯為四川總督,僅以塞爾圖署理四川巡撫。
第三,年羹堯手下擁有軍隊而且屢立戰(zhàn)功。
1709 年,30 歲的年羹堯開始擔任四川巡撫。年羹堯擔任四川巡撫以后,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情:漠西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本來與這一事情沒有什么大關系的年羹堯知道這件事情后,及時為前線的清軍運送了足夠的后勤供給,顯示出了卓越才干。結果,事情結束后,年羹堯受封為三等公。
1721 年秋,青海的郭羅克地方又發(fā)生了叛亂。時任川陜總督的年羹堯在正面進攻的同時,還利用當地部落土司之間的矛盾,輔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年羹堯因為平定郭羅克叛亂的軍功,再度被封為二等公。
在電視連續(xù)劇《雍正王朝》里面,以年羹堯為首的西北平叛大軍,似乎是敗家子。他們生活極度奢侈,揮霍無度,幾乎耗費了國庫里所有的存銀。其中這段故事,在歷史上可是不存在的。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年羹堯在西北,那絕對是廉潔奉公的,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這些都在歷史書上有著明確的記載。
電視連續(xù)劇《雍正王朝》里面還說,這場平叛戰(zhàn)爭足足拖了兩年的時間,而且還找不著人家叛軍。你說這個年羹堯他笨不笨?劇中,還是紹興師爺鄔思道為年羹堯指點了迷津。
然而,電視連續(xù)劇《雍正王朝》中的這一段,失真的地方太多了。
第一,時間跨度嚴重失真。
電視連續(xù)劇《雍正王朝》中,平定叛亂用了兩年時間,實際在歷史上,從叛亂開始到徹底平定,前前后后一共耗時四個月。四個月和兩年,這時間相差太大了。
實際打仗交鋒那就更短了。你想想,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1723 年冬,羅卜藏丹津在青海發(fā)動叛亂。雍正皇帝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駐西寧坐鎮(zhèn)指揮平叛。
1724 年,年羹堯下令諸將“分道深入,搗其巢穴”。各路兵馬遂頂風冒雪、晝夜兼進,迅猛地橫掃敵軍殘部。在這突如其來的猛攻面前,叛軍魂飛魄散,毫無抵抗之力,立時土崩瓦解。羅卜藏丹津僅率200 余人倉皇出逃,清軍追擊至烏蘭伯克地方,擒獲羅卜藏丹津之母和另一叛軍頭目吹拉克諾木齊,盡獲其人畜部眾。羅卜藏丹津本人因為化裝成婦人而得以逃脫,投奔策妄阿拉布坦。
這次戰(zhàn)役歷時短短15 天(從二月八日至二十二日),大軍縱橫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敵營,犁庭掃穴,大獲全勝。年羹堯“年大將軍”的威名也從此震懾西陲、享譽朝野。
半個月時間,那真的叫速戰(zhàn)速決。這才是年大將軍的派頭。
第二,消耗費用嚴重失真。
電視連續(xù)劇《雍正王朝》中,因為年羹堯平定這個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造成了國家的元氣大傷,雍正皇帝地位差點不保,所有的反對派都在那兒看笑話。雍正皇帝不禁勒緊了褲腰帶。
但是歷史上,平定這次叛亂所消耗的費用那是非常之少的??梢哉f,羅卜藏丹津這個小小的叛亂很容易就被平定了,根本就沒有耗費什么國家資源和財富!
第三,鄔思道未到前線。
鄔思道這個人沒到前線,人家年羹堯也不需要別人來指手畫腳。年羹堯本身就是一個用兵如神的人。在《清代名人軼事》當中,記載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說是在年大將軍指揮過的一場戰(zhàn)役當中,有一天夜里,突然間一陣風從西邊吹過來了,但一會兒就停了。別人沒當回事兒。但年羹堯立刻派出騎兵三百,飛趕到西邊的樹林子里。進去一搜查,果然叛軍藏在那里面呢。人家就奇怪了,問你怎么知道那里面藏了人?年羹堯說了,風刮了這么短的時間就停了,肯定不是風。那是什么?是鳥拍翅膀。半夜三更的,鳥平白無故為什么飛?肯定是里面有人藏著,把鳥給震飛了。所以鳥拍翅膀,不是人驚動的,你說還有誰呢?由此可以看出,年羹堯真是一個神人。
平定了這一次青海叛亂之后,雍正的皇權得到了穩(wěn)定。于是雍正皇帝對第一大功臣年羹堯更加恩寵有加。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稱,你——年羹堯便是我的恩人。年羹堯盡管是雍正的恩人,但是最后恰恰是雍正把年羹堯給整死的。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話還要從雍正皇帝對年羹堯的過度信任談起。更多內容,敬請關注: |
|
來自: 昵稱10079158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