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質(zhì)量的物體都會有引力,那么情人們之間的引力波是不是更特殊一些呢。答案要超脫人們的日常經(jīng)驗,特別是談情說愛者的經(jīng)驗。引力波并不認得你和你的情人,它只決定于你的質(zhì)量。質(zhì)量能讓空間彎曲,愛也能讓時空彎曲,但后者只是一個比喻。而前者則是物理。這篇文章用人話告訴你,引力波是怎么回事兒。 只要是開心的節(jié)日都是值得慶祝的,有情人的開心,沒有情人也在被愛,大家情人節(jié)快樂! 當情人節(jié)裝上引力波 文/杜篆之 早在引力波被實驗證實之前,就已經(jīng)是各種科幻作品里的重要角色。 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里,馬修·麥康納雖然被禁閉在黑洞時空里,仍然可以利用引力波給女兒發(fā)暗號。中國當前最紅的科幻小說《三體》里,引力波成了宇宙黑暗森林里燈塔般的強力信號。 你和宇宙的起源 今年北京時間大年初四的晚上,引力波走出了科學和科幻的城池,成了全世界的談資。不知道引力波,你都不好意思出門。 社會大眾的物理知識水平,想要搞清楚引力波是什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人類有類比的認知能力,用一些容易理解的東西做藥引子,多少能消化一些貌似高深的科學道理。 那我們就從宇宙起源說起?!拔覐哪睦飦??”是每個人都能明白的話題。這個問題一路問到底,就成了“宇宙從哪里來?” 當代物理學對此有一個被公認的理論,那就是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是個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點,一個非常非常小,小到?jīng)]有體積的點,從這個點開始,發(fā)生了一次劇烈的爆炸,這次爆炸延續(xù)了大約150億年,形成了現(xiàn)在的宇宙。 要我說,這個宇宙誕生的理論毫無美感和人性可言。即便從想象力的角度來看,它和上帝創(chuàng)世、女媧造人等理論沒法比。宇宙大爆炸是一個冷冰冰的、機械的、枯燥無味的理論。然而,各種科學觀察和科學試驗都表明,到目前為止,這個理論非常完美地解釋了宇宙的起源。 可以這么說,宇宙的誕生就是無中生有。宇宙就是這么任性,這么不講理。作為人類,你跟誰講理去? 按照常人對“爆炸”這個詞的感覺,爆炸是一種毀滅;然而,對于宇宙來說,爆炸卻是一種新生。在爆炸中誕生的宇宙,誕生了各種夜空中看起來美輪美奐的星系,誕生了各種亮度不等的恒星,誕生了形態(tài)各異的行星,最后誕生了藍色的地球,誕生了智慧的人類。 為什么大爆炸沒有讓宇宙灰飛煙滅?因為有引力! 作為救世主的引力 引力的發(fā)現(xiàn)是人類的創(chuàng)舉。這要感謝天才的牛頓。根據(jù)傳說,也許還要感謝蘋果。自從牛頓提出萬有引力之后,宛如井底之蛙的人類,居然能夠通過計算洞悉未知天體的存在和軌道。這才是現(xiàn)代科學的真正起源。從此,星星不再是神靈的居所,也不是按照超自然意志運動的金色小釘子,它們不過是按照牛頓定律運動的一團物質(zhì)。 正是因為有引力的存在,宇宙大爆炸之后誕生的物質(zhì)才能夠就近組團,形成星系。否則的話,整個宇宙就是一團粉塵,或者一團氣體。用城里人能聽懂的話說就是:若非引力,宇宙就全是霧霾。 所以說,引力才是救世主。正是引力的存在,才把宇宙從霧霾的灰暗圖景中拯救出來。那么,引力波又是什么東西? 在牛頓的物理世界里,是沒有引力波的。物體之間的引力可以瞬間跨越全宇宙。任何一個人,他的引力對全宇宙瞬間生效。在地球人看來,這完全符合他的生活經(jīng)驗。 突破生活經(jīng)驗需要超強的智慧。所謂天才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愛因斯坦被稱為天才。愛老爺子以相對論聞名世界。普羅大眾也許并不知道,相對論其實有兩個:一個狹義相對論,一個廣義相對論。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理論。 狹義相對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光速不變原理。這不是本文講的重點,所以略去。廣義相對論探討的主要就是引力問題。 愛因斯坦的天才就在于洞察到引力的秘密。他說,引力的傳播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引力傳播速度是光速。 這再一次證明了,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就連引力這個救世主都需要它。寫到這里,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著名的解說詞,“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既然任何一個物體都會產(chǎn)生引力,而引力又會以光速傳播;那么只要這個物體動起來,引力的傳播就會變化,變化的引力傳播呈現(xiàn)出波動的特性,這就是引力波。(引力波還牽扯時空彎曲的概念,在此略去。) 換句話說,你的身體產(chǎn)生的那一點微弱的引力,需要150億年才能傳遍全宇宙。這是不是讓你覺得人類很渺???別悲觀,即便偉大如太陽,它也需要這么多時間。 證據(jù)、證據(jù),還是證據(jù) 科學研究有時候就是個黑箱游戲。你知道箱子里有東西,但你就是打不開箱子,不知道里面具體是什么玩意。引力波就是裝在宇宙黑箱里的這么個東西。也可以說它像穿上隱身衣的哈利波特,或者帶上魔戒的佛羅多。盡管你可能知道它在那里,但你就是看不見。 人的天性就是對不能直接看見的東西有懷疑。比如說品德、理想之類,引力波也在其列。 自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之后,當今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相信它存在;但就是沒找到直接證據(jù)。所以,美國人花了大把的銀子上馬LIGO項目,就是為了找到引力波存在的確切證據(jù)。 科學畢竟是講究實證的。想當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發(fā)現(xiàn)了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立即震驚科學界??墒?,讓他們名揚四海的最大助力是吳健雄的試驗,這才證明了他們是對的。 更早的愛因斯坦也是一樣。他的狹義相對論提出后,曾經(jīng)也被認為是科學怪譚。虧得天文學家愛丁頓遠征非洲觀察日食,這才讓相對論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總之一句話:無證據(jù),不科學。這和“捉賊拿贓”的道理是一樣的。引力波就面臨這樣的困境:捉了賊,沒拿到贓。 為什么引力波那么難找,因為它太小了。用大海撈針都不足以形容這個科學工程的難度。在相關報道中,有媒體用“愛因斯坦都不敢想象”這樣的標題。是的,愛因斯坦那會還沒預料到激光技術(shù)會發(fā)展成現(xiàn)在這樣。而這次“捉賊拿臟”靠的就是激光技術(shù)。 3個太陽的“贓物” 過去幾年,曾有報道說某實驗室找到了引力波存在的證據(jù),但后來都被證實為烏龍事件。 這次,科學家們成功了。美國科學界的“警察”們說,我們拿到引力波的“贓物”了。說是贓物,其實非常貼切。贓物,不就是丟了的東西么。這次測到的,正是丟失的質(zhì)量,而且是很大的質(zhì)量,足有3個太陽那么大。 情況是這樣的,有兩個巨大的天體,天文學家一般稱之為黑洞;其中一個的質(zhì)量是太陽質(zhì)量的29倍,另一個質(zhì)量是太陽質(zhì)量的36倍,它倆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就轉(zhuǎn)成一個大黑洞,合并成一個62倍太陽質(zhì)量的黑洞。用小學數(shù)學加減法就可以知道,這倆星體“結(jié)合”前后損失了3個太陽質(zhì)量。 那么消失的這3個太陽的質(zhì)量去了哪里呢?愛因斯坦的質(zhì)能方程告訴人們,這些質(zhì)量轉(zhuǎn)化成能量了!而且這些能量被引力波釋放到宇宙當中了。 黑洞之所以被稱為黑洞,就是因為黑洞引力太大,以至于光線都跑不出來,所以看上去是黑的。但即便如此,引力波仍然能從黑洞的“魔掌”中跑出來,上演宇宙中的“肖申克救贖”。 這些引力波帶著能量經(jīng)過14億年的傳播,終于傳到了地球,盡管能量已經(jīng)非常微弱,但還是被LIGO項目的超強激光設備捕獲了!盡管得到的信號也非常微弱,但這就是引力波存在的證據(jù)。這次的實驗器材,大大提高了激光設備的功率,才獲得成功??梢姡龃笫聵I(yè),還是得要大能量。這也應了一句成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引力波在物理江湖中成名已久,但直到今天才顯真容,也是百聞不如一見。從理論預言到實證存在,那感覺就好像是抓住了開膛手杰克,一下子了結(jié)了一樁百年懸案。順便說一句,康薇爾的《開膛手杰克結(jié)案報告》寫得很有說服力。 其實,在美國科學界正式證實這項研究成果之前,科技界消息人士早已“謠言滿天飛”。實驗早就在去年9月就得到數(shù)據(jù)了,但一直不敢確認。成果確認經(jīng)過層層審核,也需要很多時間,最終得到承認。 最后說兩句,其一,如果引力波真的存在,這次找到的引力波信號應該不會是唯一,以后還會探測到更多的引力波信號。其二,既然引力波存在的證據(jù)找到了,下一個是不是該輪到傳說中的“上帝粒子”了?上帝粒子是什么鬼東西,有興趣的請自己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