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第二套53年 伍圓 各民族大團結(紅伍元) 【藏品類別】第二套人民幣(單張) 【發(fā)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停用時間】1964年5月15日 【票面尺寸】165x 75mm 【字冠字號】三冠字 七位號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各族人民團結圖 【背面圖案】花符、國徽及漢、蒙、維、藏文字主茶色 【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 【發(fā)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圖片鑒賞】 ![]() 【藏品描述】 特點: 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顏色較深,冠號字體較小,且較稀缺。 2、暗記:未發(fā)現(xiàn)暗記。 3、由蘇聯(lián)代印,珍惜。 第二套人民幣5元(紅五元),與黃五元大同小異,都堪稱稀世珍品。主要的區(qū)別就是水印和基色。黃五元是以黃色為基調,空心五角星水印;紅五元是以紅色為基調,實心五角星水印。這兩款姊妹票券同時發(fā)行,也同時停用回收。 紅五元在市面上的流通時間大概有二十多年,從開始到結束,經歷了文革混亂和改革初期,是歷史的見證人。在中國的收藏界,紙幣收藏無疑是個大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交子,然而,這類古董只能在大型博物館里一睹尊榮。近現(xiàn)代發(fā)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受到藏友的追捧,在市場上的售價高達上百萬。相對來說,發(fā)行較晚的第二套人民幣,同樣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不同于蘇三幣,紅五元對正背面的花符進行了修改,使之更具中國特色和風格。紅五元的票面顏色較深,三冠字,七號位,字體較小,娟秀有力。正面是各民族團結的圖案,背面印有漢、藏、蒙古、維吾爾四族的語言文字。這款貨幣同樣由北京印刷廠制造,由中國銀行發(fā)行。 由于發(fā)行量較少,紅五元的存世量很稀缺,市場售價在2萬元左右,根據(jù)票券的保存狀況決定交易價格。然而,對于這類稀世珍品,我們應該把握機遇,畢竟紙幣收藏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