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說也罷 于 2010-12-30 22:08 編輯 純晴綸線兩股,鉤針起頭,我這是39碼鞋底起的67針,10號棒針兩面都織下針14排(每面有7排反針)(A色) 換B色,開始分針(花樣正面一針織,一針不織,反面每針都織,織下針)。為7針邊(A色)+9針+5針(中心針)+9針+16針(從這開始是腳背的針)+5針(腳背中心針)+9針)+7針邊(A色)。 從織花樣開始,織A色正面中心針兩邊每次都要各加1針,后跟處要倒針,以腳背為準,每換一次A色,就倒一次(第一、二次倒針加邊12針不織完,以后跟中心針左邊多少針,右邊就多少針,第三、四次10針,第五、六次8針)這樣織出來后跟比腳背要高,好穿。B色后跟中心針處不加,腳背中心針處兩邊各加1針(要是腳小者腳背可隔次加), 換第7次A色線時收后跟,后跟處的邊兩針收一針如圖織成斜的。 ![]() ![]() [后跟收好,就和織拖鞋一樣(A色中心針處加針,B色不加,兩邊A、B色正面都要收針每次每邊收1針,差8——10排時A、B兩色正、反兩面都要收針,鞋尖留15——21針平收即可) ![]() ![]() ![]() ![]() ![]() 263樓有織好后的圖片,只是懶到還沒上到鞋底上。 不好意思,JM們等久了,第一次弄,弄得不好請輕點,不明白的可以問我。 ![]() 鉤針起頭法:棒針在上,鉤針在下;第一次線繞過兩根針; ![]() 第二次只繞在鉤針上 ![]() 拉過來為一針,起第二針時,把鉤針放回到棒針下面 ![]() ![]() ![]() ![]() ![]() ![]() ![]() 上圖水草花的地方是加減針 ![]() ![]() ![]() ![]() ![]() ![]() ![]() ![]() ![]() ![]() ![]() ![]() 以38碼鞋底為例詳細說明了,看圖前面,這兒就不上圖了 鉤針起頭法起65針,織來回下針14排,也就是每面7個門坎路。 分針為7+11+5(后跟中心針)+24+5(腳背中心針)+6+7 第15排,A色織7針平針為邊,換B色織第8針,第9針A色挑過不織,第10針織B色,第11針A色挑過不織,如此織到第46針(B色),第47針A色挑過,加1針,第48針A色挑過,第49針B色,第50針A色挑過,第51針B色,第52針A挑過,加1針(48、49、50、51、52這5針為腳背中心針,收后跟之前,A、B兩色都要在第48針和第52針兩邊加針),第53針A色挑過,織第54針B色,第55針A色挑過,織到第58針B色,拿另一團A色線織平針59——65針為邊。 第16排,A色織7針平針(邊),再用B色織全平針,最后7針換A色。 第17排,換A色織7針平針,第8針B色挑過,織第9針A色,如此織到第17針A色,第18針B色挑過,加1針,織第19針A色,20挑過織21,22挑過,織23,加1針(19、20、21、22、23這5針為鞋后跟中心針,織A色線時在第19和23兩邊加針,且每次要倒針,由少到多,加針最多加5針,),24針挑過,如此織到第47針,第15排加的一針為B色挑過,加1針,第48針織A色,第49針B色挑過,第50針織A色,第51針B色挑過,第52針織A色,加1針,第15排加的一針為B色挑過,第53針織A色,54B色挑過,織到第57針,第58針B色挑過,用A色織平針59——65針為邊(不換線)。 第18排,A色線織平針,織到邊上留14針不織,倒過來織正面,織15針(織法同第17排),再倒回來織全平針織完。 第19排同15排,腳背中心針處加針(B色我只加了6次)。 第20排同16排。 第21排同17排后跟和腳背處都要加針。 第22排同18排,后跟處要倒針。邊上留12針不織。 第41排A色線收后跟,邊上7針留著,從第8針開始平收35針(后跟處加了4次),余下的還有55針,照花樣織50針,織邊7針平針(有兩針才加上的)。 第42排A色線織全部平針。 現(xiàn)在先把收后跟時留下的7針織完:另拿一段A色線,從反面織完7針,翻過來織5針,第6針和7針二并一收掉一針,兩排收一針收完為止。 從43排開始,正面邊上每邊收一針,也就是兩排收一次,一邊一針,就是兩針,A色每次正面中心針處加針, 第43排換B色第1針不織,將第三針從第二針穿針的孔里挑出來,就收掉一針了,對應先前的花樣織,最后7針邊換A色在邊上收掉一針,還有6針,直至收完邊上7針,這團A色就可斷線了。 第44排織6針A色平針,(邊)再換B色織完這排。 比著鞋底織,差8——10排時急收,就是正反兩面都收,最后鞋尖平收時在均勻收掉幾針,鞋頭就會有點拱,好看,也好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