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yī)師 張章 每當季節(jié)更替的時候,尤其是秋冬或者冬春時節(jié),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的癥狀,這個時候,大家多會說:“我感冒了?!逼鋵嵏忻笆且荒晁募径己艹R姷牟?,尤以冬春兩季多見。因此許多家庭都會自備一些備有治療感冒的西藥或者中成藥,可是有的人感冒后吃了不少的藥,可感冒癥狀并沒減輕,這是為什么呢? 從西醫(yī)角度看,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還有一部分是由細菌引起的,而西藥中的感冒藥一般只是減輕癥狀,并不具備抗病毒或者抗菌消炎的作用,因此服用這類藥物后還要靠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來恢復健康。 而從中醫(yī)角度,會把感冒分為風寒、風熱兩大類,并有挾濕、挾暑的兼癥,以及體虛感冒的不同,癥型不同,用藥不同,這兩種感冒病因病機、癥狀、治療原則及用藥差別很大。因此辨證用藥是關鍵。 當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人們便得上了風寒感冒,常見的癥狀是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通常秋冬發(fā)生比較多。后腦袋疼,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治療上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而大家常用的感冒清熱顆粒就屬于這類藥。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有很多方法的,包括用熱水泡腳、蓋上兩層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個辣辣的麻辣火鍋等等。 如果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的就是風熱感冒,常見的癥狀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尤其是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同時流濃涕,便秘、身熱、口渴、心煩等。 風熱感冒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xiàn)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因為中醫(yī)認為肺和大腸相表里,排便不暢,大腸影響肺就出現(xiàn)感冒癥狀啦。同樣反過來,風寒感冒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對對癥也會外邪內進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實風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醫(yī)屬于變癥,屬于病由外入里,那大家不要隨便使用止瀉藥了。 風熱感冒治療上應以辛涼解表為主。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而我們常用的板蘭根顆粒就屬于這類藥,同時可以用一些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同時要多飲水、飲食要清淡。 下面我們再來把常用的感冒藥梳理一遍: 板藍根顆粒,可以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同時還可以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感冒清熱顆粒,具有疏風散熱,解表清熱之功效。主治風寒感冒。 因此板藍根顆粒和感冒清熱顆粒一個治風熱感冒,一個治風寒感冒,大家千萬不要用錯呀。 還有一種小柴胡顆粒也是大家的常用藥,具有解表散熱,疏肝和胃之功效。主治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因此風寒感冒是不適合吃小柴胡顆粒的。同時風熱感冒而邪氣未及少陽時也是不適合吃小柴胡顆粒的。 如果大家自己不能準確的辨別風寒還是風熱感冒,那么還是去醫(yī)院就診,把這個難題交給中醫(yī)大夫解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