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春節(jié)在家,你家孩子做家務了嗎?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想讓孩子變得負責任和肯幫忙,就應該讓他早早地參與到家務中。 為什么這么說呢?讓孩子參與家務,能夠激勵孩子的合作意識和紀律意識。同時,也能讓孩子逐漸明白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且,讓孩子負責特定的工作,有助于孩子相信自己,也是對孩子責任心的早期教育。 相反,如果父母長期承擔所有的家務,而不讓孩子參與,很多孩子便會認為家務是父母理所應當做的事。這些孩子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可以隨意胡鬧,會有人來為他打掃。 家務是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組成部分,父母應該讓孩子盡早明白,他也是家庭成員之一,有義務為家庭生活做貢獻。 1. 培養(yǎng)責任心 做家務能讓孩子們富有責任心,讓他們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和其他人。 孩子的自我意識較強,而做家務對于孩子來說是個參加家庭集體活動的好機會。要學會為家庭做貢獻,而不僅僅考慮他們自己。 2. 培養(yǎng)同理心 做家務可以讓孩子了解到大人為了保持家庭整潔而做出的努力,也會因此而變得更有同理心。比如以前孩子將臟衣服扔在臥室的地板上,而現(xiàn)在他可能會更愿意放在洗衣籃中。 3. 培養(yǎng)自信心 孩子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家長的表揚。家長給孩子的家務,如果孩子能夠順利地完成,這能很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 4. 培養(yǎng)技能 做家務不僅能讓孩子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還教會他們做家務的技能,這些技能在他們長大后的生活中都是必須的。 沒有多少孩子會主動愿意幫助做家務,但如果父母能盡早培養(yǎng)孩子對家務的積極態(tài)度,讓孩子把家務當成每天必然的責任,孩子就能慢慢接受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遇到家務就推脫。 父母還可以給孩子列一個需要做的家務清單,讓孩子選擇他想做的家務。 不過,不要對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期望過高。孩子們完成一項新的家務任務可能會需要很長時間,父母也需要花很多精力來指導,甚至結果可能也不太滿意。但如果不給孩子機會去嘗試,他可能永遠也學不會。 不要期望 3 歲的孩子可以幫忙洗碗,應該讓孩子做一些適合他年齡的家務。 下面是一些小建議,供父母們參考嘗試: 適合 2~3 歲孩子的家務
適合 4~5 歲孩子的家務
適合 6~7 歲孩子的家務
適合 8~9 歲孩子的家務
適合 10 歲以上孩子的家務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可能會要求家長支付做家務的報酬。 那應該給他們嗎? 這取決于你自己。大多數(shù)育兒專家認為不應該給錢,因為付錢可能會誤導孩子:如果沒有錢,那就沒有義務做家務。但其實,做家務是孩子對于家庭應有的貢獻。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整理自己的臥室是分內的事,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義務為美好的家庭生活做貢獻。 如果孩子正在為購買一款心儀的玩具努力存錢,那么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建議孩子額外做一些家務,比如打掃廚房地板、整理客廳雜物等,然后再獎勵孩子做這些家務的報酬。 責任編輯:小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育兒是個技術活,學會和孩子相處,也是爸媽的二次成長。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如何教子有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