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瓷中的青花瓷
霍華
南京博物院研究館員,從事古陶瓷研究和教學(xué)工作。
上期說過古陶瓷分為顏色釉瓷、彩瓷和工藝瓷三大類別。彩瓷分為釉下彩瓷、釉上彩瓷和釉上釉下結(jié)合彩瓷,今天重點(diǎn)說彩瓷中的青花瓷。
釉
下彩瓷是用彩料在瓷坯上直接施色或者繪畫,然后罩釉,入窯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彩瓷。青花瓷是最著名的釉下彩瓷。張浦生先生認(rèn)為,鑒賞青花瓷器的要訣是一看
青,二看花;官窯看青,民窯看花。我理解這是說由于各個(gè)時(shí)代的青料色澤不同,且青料精貴又被官窯壟斷,故而鑒別青花瓷的時(shí)代,官窯主要看不同時(shí)代的青花顏
色;民窯青花主要看紋樣的筆法和形象。繪青花的筆法主要有拓法——像寫毛筆字一樣“寫紋樣”;勾勒渲染——勾出雙線條再于其中填色,明代成化以前是勾勒渲
染有層次,即渲染中可以看到濃淡變化,明嘉靖以后都是勾勒渲染無層次,即看不到濃淡變化;分水——用濃淡不同的青料渲染。明代宣德以前多用拓法和勾勒渲
染,成化以后主要用勾勒渲染,晚明清初,特別是康熙的分水畫法嫻熟漂亮。
現(xiàn)僅就筆法和紋樣舉二例如下。圖1、2是青花花卉紋凈水瓶,造
型紋樣尺寸都一致。圖1是明成化朝的,圖2是清康熙時(shí)期的,都是無款官窯器。從筆法看,圖1中雙線條的渲染中可以看到似書法中飛白的效果,這就是“勾勒渲
染有層次”;圖2雙線條中的渲染,藍(lán)色均勻,這就是“勾勒渲染無層次”。我在沒有看到圖1這件器物時(shí),曾經(jīng)將南博院藏圖2中的凈水瓶當(dāng)做明代的,看到圖1
后,反思而改正了看法。紋樣的形象也很重要。圖3是明成化嬰戲紋碗,圖4中兒童的形象十分現(xiàn)代化,是新仿品,其底足仿得惟妙惟肖,但兒童形象兩相對比,真
偽可鑒。
以上兩例說明揣摩器物,讀無字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