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銅圓由位于廣州的廣東錢局負責生產(chǎn),該局由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創(chuàng)辦。張之洞于光緒十三年(1887)奏請在廣東創(chuàng)辦錢局,購買機器,得到清政府批準后于同年四月向英國喜敦廠訂購機器,在廣州大東門外黃花塘建造廠房。錢局于光緒十五年(1889)二月竣工,其廠房仿造英國造幣廠設計,布局似“回”字形,銀廠居中,錢廠環(huán)繞四周。錢局設立后,為便于生產(chǎn)和管理,制定有錢廠、銀廠章程。廣東錢局于光緒十五年(1889)四月二十六日開爐鼓鑄制錢,光緒二十六年(1900)開始鑄造銅圓,光緒三十二年(1906)不再鑄造當十銅圓,改鑄以天干地支紀年的大清銅幣[i]?!稄V東試鑄銅元全案》一文對廣東始鑄銅元的情況有如下說明:“擬試造銅圓宜分三等,以便民用,輕重大小均與外洋運來通商口岸行使者相類,惟龍紋字樣則不同,第一等每個廣東庫平重四錢,每七錢二分重大銀圓一圓換五十枚,二等重二錢換一百枚,三等重一錢換二百枚?!?/span>
廣東銅元的生產(chǎn),采用沖壓工藝,其流程大體可以分為銅材熔煉、軋片、沖壓坯餅、滾邊、烘洗、印花等六個基本工序[ii]。
[i]鐘麗文:《廣東錢局和廣東造幣廠》,《廣東文史資料第六十九輯》。
[ii]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篆委員會:《中國錢幣大辭典 清編銅元卷》第3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