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歷史崔講了楊堅出生的家庭,他的老爹楊忠命運坎坷,17歲,還沒成年,父親就在和叛軍的火拼中死了,一個人流浪到泰山,竟然被遠道而來的南朝軍隊給掠走了,作為壯丁,進入軍隊。 在南朝一待就是五年,五年后,因為河陰之變,拓跋家族成員元顥找到梁武帝尋求政治庇護,楊忠有了再回北朝的機會。 這是一個變相占領的機會,多少年之后,南梁的侯景之變,北齊和西魏都抓住了這樣的機會,但是梁武帝錯過了,他只給了陳慶之七千弟兄,雖然憑借老陳的指揮和北魏叛軍的牽制,元顥進駐洛陽,楊忠因為表現不錯,同為北朝人,升職成了將軍。 兩個月后,北魏大將軍爾朱榮的部隊,搞定叛亂,親自帶兵,進攻洛陽,陳慶之大敗,七千白袍軍全沒了,自己易容成了和尚,偷偷跑回了南梁,而元顥被殺,楊忠再次成了奴隸,被安排給了獨孤信。 此后兜兜轉轉,到侯景之亂終于有了楊忠的表現機會,他不斷攻破梁朝脆弱的防守,把漢水以東的土地都給占了,此后和老上司獨孤信成為親家,給楊堅找了個老婆,就是獨孤伽羅,官拜柱國大將軍,隋國公。 后來楊忠因病去世,他的兒子楊堅繼承了老爹所有的爵位,但是卻遇到了新的問題,因為功高震主,楊堅得不到北周皇帝的信任。 要了解這段歷史,需要看下前面的兩個章節(jié),給個傳送門: 1、楊忠:作為皇帝的老子,創(chuàng)業(yè)到底有多難 2、宇文護:殺了三任皇帝的顧命大臣 回顧三國,篡位的司馬家族,當時司馬懿被曹爽猜忌,給了個太傅的虛銜,兵權也給奪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司馬懿本身就是貴族,而因為九品中正制的關系,魏朝的權力架構,是皇族和貴族相互制約和平衡。 老曹為了皇族的利益,把最有能力的貴族司馬懿趕下臺,也很正常,那么,楊堅被猜忌是否也可以理解為,威脅到了皇權的地位呢。 首先,楊堅有個好父親楊忠,這個上面講過,柱國大將軍之一、同州、朔州等十三個州的軍區(qū)司令,隨國公,在南朝和北齊的戰(zhàn)爭中,都有出色表現,隨著楊忠的討伐,西魏的國境線延長到漢水,整個漢水以東都是宇文世家的土地,同時和突厥聯合,攻陷北齊二十多個城池。 其次,楊堅的岳父也不簡單,比他父親的來頭還大,他就是獨孤信,本名叫獨孤如愿,楊忠的老上司,位列八大柱國之一,但是在公元557年,因為參與趙貴的謀反被迫自殺,也就在這一年的早些時候,楊堅和獨孤信的女兒小七獨孤伽羅結婚。 王茜飾演中年獨孤伽羅 最后,獨孤伽羅的母親來自超級大門閥清河崔氏,清河崔氏在東漢時,就是望族,曹操豪華謀士團成員崔琰就來自這個家族,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公認的大家族王崔盧李鄭,清河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說遠一點,到了唐朝,有五姓七望之說,包括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都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其中李氏是皇族,王氏早在東晉時就出名了。 至于崔氏,為什么要講這么多,因為歷史崔姓崔啊,好不容易逮到一個崔姓大族,怎么可能放過。 有家族背景,更有本土豪門支撐,而且老丈人還有謀反前科,最重要的是,楊堅年輕俊杰,從小的風評就不錯,齊王宇文憲的看法,或許有一定的說服力: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 普六茹是楊忠進攻南朝后,被賞賜的姓氏,是鮮卑姓氏。 史書上記載,這么多人想殺楊堅,皇帝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先后請教了幾個術士,比如來和、趙昭,結果呢,這兩人都替楊堅說了不少好話,所以楊大人才逃過一劫。 其實當時的皇帝雖然是宇文邕,但是前期拿主意的,是宇文護,主要矛盾還是集中在這對叔侄身上,對于楊堅這種有實力的大家族還是采用懷柔手段,盡量拉攏,后來宇文邕親政,殺死宇文護,為了建立威信,迅速開啟了對北齊的戰(zhàn)爭。 北齊的政權更替,在皇太后婁昭君在世的時候,相對平穩(wěn),皇帝基本都是壯年,兄傳弟的模式一直持續(xù)到公元562年,婁昭君去世,當時北齊的皇帝叫高湛,是高歡的第九個兒子,沒有了老娘監(jiān)視,高湛就想把帝位傳給兒子。 于是在當了四年皇帝后,也就是公元565年,就讓太子高緯轉正,成了北齊新老板,史書上記載,這是高湛為了更好的吃喝玩樂,其實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高湛之前的那幾位,臨終前也想傳給兒子,只是沒能力保護,迫不得已才傳給了自己的兄弟,希望他們不要為難自己的兒子們。 高緯登基的時候只有九歲,史稱齊后主,也就是在他這,皇帝沒了,北齊也沒了,宇文邕順利統(tǒng)一了北朝。 當時高湛只有28歲,為什么盛年就傳位了呢,促成這個事的,還因為一個天文事件,公元565年3月,北齊上空出現彗星。在中國古代,這是不祥之兆,于是緊急征召能和上天對話的術士們開會,開會的結果:除舊布新,其實就是換皇帝。 彗星在古代被認為不祥之兆 本來28歲的高湛年輕力壯,精神好,就算做了太上皇,國家也不會出什么亂子,要命的是,四年后,高湛因為房事過多,死了,高緯呢,只有13歲,還是個孩子。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主少國疑,造成的結果就是大臣奪權,小孩子太年輕,不管事,就要分權,高緯找的都是身邊人,包括乳娘在內,一共五個人,分別是:陸令萱(乳娘)、和士開(寵臣)、高阿那肱(寵臣)、穆提婆(乳娘兒子)、韓長鸞(權臣)。 這里最有故事的,應該是高緯的乳娘陸令萱,她原先是北魏將領駱超的老婆,這個駱超呢,謀反出生,還記得北魏大將爾朱榮平定的最后一場大型叛亂,就是發(fā)生在關隴的起義。 當時領頭的叫莫折念生,而駱超就是莫折念生的手下將領,后來輾轉投奔到宇文泰的西魏,鎮(zhèn)守廣州,被高歡打敗后,又來到東魏,因為待遇不好,又想謀反,被殺,老婆陸令萱沒落皇宮,成為奴婢,兒子穆提婆(為什么不姓駱?)也成了官奴。 陸令萱的運氣還算不錯,分派俘虜的時候,給了高湛,第二年他的兒子高緯出生,陸令萱就順利成了乳娘。 隨后高緯成為太子甚至皇帝,陸令萱的地位也是一路飆升,到高湛去世,胡太后與和士開掌握大權,陸令萱憑借皇帝的信任,已經是皇宮中敢和胡太后掰手腕的唯一女性。 公元571年,和士開作為亂國權臣,被瑯邪王高儼刺殺,同年,高儼被皇帝賜死。 和士開原本是胡太后的情人,兩人一內一外,組成北齊最穩(wěn)固的政治同盟,和士開被殺,同樣遭殃的還有胡太后,因為淫亂被幽禁,從此陸令萱一家獨大,第二年,北齊屏障斛律光被殺,公元573年,蘭陵王高長恭被皇帝賜死。 公元575年,陸令萱打敗曾經的同盟祖珽,成為北齊女性權臣,權傾朝野,第二年,北周軍隊開啟滅齊大戰(zhàn)。 趙麗穎演的陸貞,原型就是陸令萱 這里有幾個人物,要提一下: 1、蘭陵王高長恭,因為邙山之戰(zhàn),帶著五百騎兵,就敢和西魏大軍交戰(zhàn),配合斛律光的部隊,取得勝利,戰(zhàn)后歌舞《蘭陵王入陣曲》流傳至今; 2、斛(讀 hu)律光則是北齊最有名的將領,擅長騎馬射箭,被譽為“落雕都督”,宇文邕進入北齊的時候,是這樣評價這位對手的: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 3、除了這些名臣名將,還有一個刺客,叫劉桃枝,北齊皇宮御用刺客,先后跟過高歡、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緯,皇帝也有很多敵人,有些人不能拿到明面上賜死,就需要劉桃枝這樣的人物出馬,高儼、斛律光都是死在他的手上,北齊覆滅后,失蹤。 北齊滅亡的時間是577年,也就是宇文邕親政的第五年,一年后,宇文邕就死了,嫡長子宇文赟(讀 yun)繼位。 估計是老爺子臨終前囑咐過兒子,宇文赟對楊堅也不信任,但是小伙子沒老爺子想的周到,既然不能殺,也不再把楊堅放在身邊監(jiān)視了,而是把他外放到亳州,眼不見心不煩么,自己繼續(xù)花天酒地的生活。 到了亳州的楊堅,不用再藏著掩著,更加頻繁的拉攏朝中大臣,而宇文赟呢,做了個和北魏高湛相同的決定,趁著年輕,把帝位交給長子宇文闡(讀 chan),自己在旁邊把關,等兒子大了,權力交接也就沒那么大麻煩,可惜宇文赟第二年就死了,年僅六歲的宇文闡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皇帝那么小,上面已經講到過了,權臣就會出頭,不過很明顯,雖然宇文邕和宇文赟父子,對楊堅很忌憚,但是顯然對楊堅沒有過多的監(jiān)視,更重要的是,宇文赟的正牌老婆,也就是皇后,叫楊麗華,還是楊堅的女兒。 之前聽到個故事,如果你恨一個人,就生個女兒,培養(yǎng)成公主,然后嫁給那人的兒子,那時,女兒的公主病,將成為一家人的災難。 娶有公主病的老婆,真的不好嗎 當然,這是個笑話,宇文邕和宇文赟對楊堅的態(tài)度,只能說明皇帝對權臣的忌憚,更何況,古代的選妃,直至皇后,都是各方利益妥協的結果,皇帝也不容易,身邊的女人,不是喜歡才在一起。 斛律光的女兒就是北齊高緯的第一任皇后,但是高緯寵愛的是,皇后的侍女,穆黃花。 無論如何,現在皇帝只有六歲,需要輔政大臣,皇太后是楊堅的女兒,大臣鄭譯和劉昉又極力推薦,就這樣,楊堅半推半就進入京城,成為輔政丞相。 控制了京城,接下來要面對,就是宇文世家的其他成員,畢竟楊家和宇文世家,是當前利益最沖突的兩個群體,楊堅也很干脆利落,直接殺了最有威脅的六個王儲,分別是: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畢王宇文賢。 從他們的封號,可以發(fā)現,這些都是鎮(zhèn)守一方的諸侯,一個個剿滅顯然難度太大,楊堅以皇帝的名義,招進長安,關門放狗,一下全殺了。 宇文家那邊搞定了,楊堅的目光開始瞄向朝堂之上,目標就是相州總管、十八州軍區(qū)司令,鎮(zhèn)守西蜀的尉遲迥。 尉遲迥是名老將,戰(zhàn)功赫赫,早在宇文泰那會,就跟著南征北戰(zhàn),位列十二柱國大將軍之一,和楊堅的老爹平級,而且還是宇文泰的外甥,尉遲迥的老爹娶了宇文泰的姐姐昌樂大長公主,后來就有了尉遲迥。 楊堅的下手也很快,六王被殺不久,就用老辦法,征調尉遲迥進京城,同時用韋孝寬代替了尉遲迥相州總管的位置。 六王的下場就在眼前,去長安肯定就再也回不來了,不去吧,只能等死,咋辦呢,反了! 公元580年,尉遲迥帶著下面十三個州的部隊,總共二十萬人馬,同時,聯合滎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東楚州刺史費也利進、東潼州刺史曹孝達,再聯絡突厥和南朝陳國,對抗楊堅。 電視劇《蘭陵王》中的尉遲迥 對于尉遲迥的反抗,楊堅顯然做好了準備,他先是安撫了突厥和南朝,再集中兵力,以韋孝寬為統(tǒng)帥,進攻尉遲迥駐扎的鄴城,先是在沁水東岸,打敗想要半渡擊之的尉遲迥大軍,再在鄴城城下,以百姓為盾牌,打敗尉遲迥最后的十三萬人馬。 戰(zhàn)爭的結果,尉遲迥兵敗自殺。 掃清了一切障礙,公元581年,也就是宇文赟去世,宇文闡登基和楊堅進入長安,不到一年的時間(楊堅無論外放還是在長安,確實一刻也沒閑著),在當年的二月甲子日,宇文闡禪位,楊堅成為新皇帝,建國號“隋”,年號開皇。 隋文帝最大的功績,是做成了此前無數人,包括苻堅、拓跋珪、拓跋燾都無法完成的統(tǒng)一大業(yè),究竟一統(tǒng)南北是怎樣一個過程,歷史崔在下集接著聊。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