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企業(yè)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會計處理

 JWMBABY 2016-01-19

  辭退職工的經濟補償方式有在解除勞動關系時一次性支付的方式,也有通過提高退休后養(yǎng)老金或其他福利標準的方式,還有將職工工資支付至辭退后未來某一期間的方式。在我國,企業(yè)通常采取在解除勞動關系時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本文根據現行的財稅法規(guī)對此進行研究探討。      

  一、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稅務規(guī)定      

  1、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個人所得稅的稅務規(guī)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17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有企業(yè)職工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0]77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關于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都有規(guī)定。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具體免征標準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規(guī)定。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及失業(yè)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企業(y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宣告破產,企業(yè)職工從該破產企業(yè)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2、辭退職工經濟補償企業(yè)所得稅的稅務規(guī)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支付給職工的一次性補償金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1]918號規(guī)定:企業(yè)對已達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齡或接近退休年齡的職工內部退養(yǎng)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補貼,以及企業(yè)支付給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一次性補償支出,包括買斷工齡支出等,屬于《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fā)[2000]84號第二條規(guī)定的“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則上可以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各種補償性支出數額較大、一次性攤銷對當年企業(yè)所得稅收入影響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勻攤銷,具體攤銷年限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稅務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予以確定。   

  雖然國稅發(fā)[2000]84號文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在2008年1月1日的廢止而失效,但由于企業(yè)對辭退職工的經濟補償屬于“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第八條“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之規(guī)定 。所以,對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可以全部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   

  例如,某市甲企業(yè)A員工,工齡15年,于2008年7月辭職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20萬元,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共2萬元,該省地方稅務局根據2007年度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制定的免稅標準為8萬元。   

  A員工辭職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200000-80000-20000)÷12-2000]×20%-375}×12=10700元。本公式費用扣除額能否抵扣,需按當地地方稅務機關的規(guī)定執(zhí)行。甲企業(yè)代扣代繳A員工辭職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1.07萬元后,所支付的20萬元辭職補償費可以全部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列支。     

  二、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及其應用指南,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職工的經濟補償,不計入資產成本,只計入當期費用,借記“管理費用”,貸記“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科目。   

  1、職工沒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   

  職工沒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即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不論職工本人是否愿意,企業(yè)決定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的補償。企業(yè)應當根據辭退計劃條款規(guī)定的擬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數量和每一職位的辭退補償標準等計提辭退職工經濟補償金額。   

  進行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實際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貸: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代繳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2、職工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   

  職工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即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職工有權選擇繼續(xù)在職或接受補償離職。根據預計的職工數量和每一職位的辭退補償標準等,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規(guī)定,計提辭退職工經濟補償金額。   

  進行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預計負債—辭退福利   

  實際支付時:   

  借:預計負債—辭退福利   

  借:管理費用(如果預計比實際多,則“貸: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同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貸: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代繳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第八條“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如果辭退福利計提時間和實際支付時間屬不同期間,則產生暫時性差異,實際抵扣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期間應為實際支付期間。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新企業(yè)會計準則重點難點解析編寫組:新企業(yè)會計準則重點難點解析[M].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6.  辭退職工的經濟補償方式有在解除勞動關系時一次性支付的方式,也有通過提高退休后養(yǎng)老金或其他福利標準的方式,還有將職工工資支付至辭退后未來某一期間的方式。在我國,企業(yè)通常采取在解除勞動關系時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本文根據現行的財稅法規(guī)對此進行研究探討。      

  一、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稅務規(guī)定      

  1、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個人所得稅的稅務規(guī)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17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有企業(yè)職工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0]77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關于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都有規(guī)定。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具體免征標準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規(guī)定。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及失業(yè)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企業(y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宣告破產,企業(yè)職工從該破產企業(yè)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2、辭退職工經濟補償企業(yè)所得稅的稅務規(guī)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支付給職工的一次性補償金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1]918號規(guī)定:企業(yè)對已達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齡或接近退休年齡的職工內部退養(yǎng)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補貼,以及企業(yè)支付給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一次性補償支出,包括買斷工齡支出等,屬于《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fā)[2000]84號第二條規(guī)定的“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則上可以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各種補償性支出數額較大、一次性攤銷對當年企業(yè)所得稅收入影響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勻攤銷,具體攤銷年限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稅務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予以確定。   

  雖然國稅發(fā)[2000]84號文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在2008年1月1日的廢止而失效,但由于企業(yè)對辭退職工的經濟補償屬于“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第八條“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之規(guī)定 。所以,對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可以全部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   

  例如,某市甲企業(yè)A員工,工齡15年,于2008年7月辭職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20萬元,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共2萬元,該省地方稅務局根據2007年度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制定的免稅標準為8萬元。   

  A員工辭職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200000-80000-20000)÷12-2000]×20%-375}×12=10700元。本公式費用扣除額能否抵扣,需按當地地方稅務機關的規(guī)定執(zhí)行。甲企業(yè)代扣代繳A員工辭職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1.07萬元后,所支付的20萬元辭職補償費可以全部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列支。     

  二、辭退職工經濟補償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及其應用指南,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職工的經濟補償,不計入資產成本,只計入當期費用,借記“管理費用”,貸記“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科目。   

  1、職工沒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   

  職工沒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即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不論職工本人是否愿意,企業(yè)決定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的補償。企業(yè)應當根據辭退計劃條款規(guī)定的擬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數量和每一職位的辭退補償標準等計提辭退職工經濟補償金額。   

  進行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實際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貸: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代繳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2、職工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   

  職工有選擇權的辭退職工經濟補償即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職工有權選擇繼續(xù)在職或接受補償離職。根據預計的職工數量和每一職位的辭退補償標準等,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規(guī)定,計提辭退職工經濟補償金額。   

  進行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預計負債—辭退福利   

  實際支付時:   

  借:預計負債—辭退福利   

  借:管理費用(如果預計比實際多,則“貸: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同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貸: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代繳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第八條“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如果辭退福利計提時間和實際支付時間屬不同期間,則產生暫時性差異,實際抵扣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期間應為實際支付期間。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新企業(yè)會計準則重點難點解析編寫組:新企業(yè)會計準則重點難點解析[M].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6.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