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發(fā)性皮膚色素脫失病,由于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機制還不清楚。該病在全身各部位可發(fā)生,常見于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等,女性外陰部亦可發(fā)生,青年婦女居多。 1、黑豆芝麻丸 [藥物] 黑櫓豆、黑芝麻各500克,??白印⒅剖诪?、補骨脂各250克,胡桃50個。 [用法] 將胡桃肉、黑芝麻炒熟后共搗如泥,黑豆炒熟磨粉,桑椹子、 制首烏、補骨脂烘千研未,共為蜜丸,每丸重約 30 克。每天服3次,每次 1 丸,溫開水送服,1 料為 1 療程。同時配合文蛤皂礬液(文蛤 50 克,皂礬30 克,加開水適量,浸泡 1 天備用)外搽,每天 4~5 次。 [療效] 此方治療白癜風數(shù)例,療效滿意。 [來源] 湯秉恭,四川中醫(yī) 1988;(6) : 37 2 、白癜風散 [藥物]生地,白蒺藜各 120 克,地膚子 100 克,當歸、桃仁,赤芍、 僵蠶各 60 克,川 6 芎、蟬蛻、薄荷備 30 克,紅花 20 克。 [用法] 上藥焙干,共研成細未,每次服10 克,空腹服。并配合外治法:補骨脂300 克,研碎用 75%酒精 600 毫升浸泡 1 周,濾渣后外涂局部, 并在局部按摩 5~15 分鐘,可連續(xù)用藥 3 料。 [療效]此方治療白癜風 12 例,痊愈 9 例,顯效 1 例,無效 2 例。 [來源]李金樹,等,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3; (3) : 107 3、七寶法白丸 [藥物] 補骨脂、枸杞子、茯苓、牛膝、柴胡、枳實、川芎、桃仁、 紅花、當歸各10 克,白芍、白蒺藜、菟絲子各 15 克,生地、制首烏各 30 克,桔梗 6 克。 [用法]上藥研未,制成丸,每丸重 10 克,溫開水服下,每天服 2 次, 每次 1~2 丸,1 個月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白癜風369例,痊愈111例,有效103例,無效 8 例。 [來源] 白甫,等.陜西中醫(yī) 1992;(6): 2544、 4、白癜風外用方 [藥物]白芷、白附子各 6 克,密陀僧 10 克,雄黃 3. 5 克。 [用法] 研未,黃瓜尾切為平面蘸藥未用力擦患處,每天擦 2 次 [療效]此方治療白癜風 34 例,痊愈 29 例,好轉(zhuǎn) 5 例。 [來源] 陳潔.山東中醫(yī)雜忐 1985;(3):39 5、二補液 [藥物] 補骨脂 200 克,骨碎補 100 克,花椒、黑芝麻、石榴皮各 50 克。 [用法]上藥裝入瓶內(nèi),加 75%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用此液外搽 皮損處,每天 2~3 次。每次搽藥后在陽光下照射局部 10~20 分鐘, 30 天為 1 療程。一般用藥 10~30 天,皮損處表面微紅微癢, 30 天以上皮膚由紅變成 6、驗方 【組成】枯礬30克,蟬蛻30克,硫磺30克,白蒺藜30克,密陀僧60克,輕粉5克,地塞米松軟膏適量。【用法】將前6味藥分別研為極細末,過120目篩,混合均勻,加入地塞米松軟膏內(nèi)攪拌后裝瓶備用,用時根據(jù)病灶大小,取藥膏適量涂于患外,每日3一4次。【療效】用此方治療白癜風患者35例,其中治愈者30例,好轉(zhuǎn)者4例,無效者1例。【來源】發(fā)表者:趙東奇 7、安澤峰,治療方法: ①內(nèi)服消斑丸:何首烏、黑芝麻、補骨脂各148g,苦參、丹參、白鮮皮各123g,菖蒲、獨活、紅花各82g,甘草24g,制白附子49g。經(jīng)炮制后粉碎,過100目篩,機制水丸,烘干,包裝備用。每次口服13g,1日3次,小兒酌減。②外用自制白癜風治療巾:菟絲子、補骨脂、核桃皮各150g,加75%酒精浸泡15天后濾液,用無縫紙浸藥液,包裝后使用。用法:涂擦皮損部位,每日3次,若出現(xiàn)局部反應(yīng),暫緩徐藥,待局部反應(yīng)消退后再繼續(xù)涂擦。③采用日光浴長波紫外線照射,隔日1次,照射時間逐漸增加,一般不超過3O分鐘, 【療效】治療白癜風1467例,痊愈543例,占37%;基本痊愈294例,占20%;顯效455例,占31%;有效161例,占11%,無效14例,占1%。
8、遼寧省喀左縣十二德堡醫(yī)院張洪成、李春梅治療白癜風收效良好。 【組成】生地20g,丹參15g,赤芍15g,丹皮15g,菊花15g,白蒺藜10g,薄荷10g,防風15g,白皮蒜15g,首烏15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每次300ml,每周為1療程,隔5天后進行下1療程。西藥處方:確炎舒松-Alml,利多卡因3ml,隔日肌注1次,10 次1個療程,一般3個療程即效。 【療效】:并觀察100例,1個療程治愈30例,2個療程治愈32例,3個療程治愈18例,其余20例因病灶斑塊過大僅有好轉(zhuǎn)。 9、蒯向磊等應(yīng)用中藥祛白片 【組成】主要為黨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紫草、白蒺藜、何首烏、蒼術(shù)、麥冬、墨旱蓮、重樓、丹參、桃仁、紅花、補骨脂、甘草等) 【療效】治療白癜風145例,結(jié)果痊愈14例(10%),顯效51例(35%),有效59例(41%),無效21例(14%),總有效率為86%.
10、陀硫粉
[藥物] 密陀僧 50 克,硫黃 40 克,輕粉 10 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過 120 目篩,裝瓶備用。先用食醋擦洗患處, 再取鮮生姜 1 塊,切成斜面,以切斜面蘸藥末,用勁在患處擦至有灼熱感為 度,每天 2 次。 擦藥后患處漸轉(zhuǎn)變?yōu)楹稚^而脫屑痊愈,不損害皮膚,亦無不良反應(yīng)。 復(fù)發(fā)時再按此方治療有效。 [療效]此方治療汗斑 253 例,均痊愈。 [來源] 夏道生,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