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 癢
外陰瘙癢是外陰各種不同病變所引起的一種自覺癥狀,為許多皮膚病所共有,而非一種特異性的疾病。但也可發(fā)生于外陰完全正常者。如僅有皮膚瘙癢而無明顯的原發(fā)性損害時則稱為瘙癢病。瘙癢病一詞僅限于皮膚有癢感而無原發(fā)性皮損。中醫(yī)稱之為“癢風(fēng)”,本癥一般分為限局性、全身性兩大類。當(dāng)瘙癢嚴(yán)重時,患者多坐臥不安,以致影響生活和工作。 1、樗礬洗劑 [藥物] 鮮樗樹皮 100 克,白礬 60 克,食醋 250 克。 [用法]將樗樹皮加水適量,煮沸 20~30 分鐘,濾去渣;繼將白礬、 食醋加入濾液中,再煮沸 2~3 分鐘,倒入盆內(nèi),趁熱先熏,后坐浴。每天 2 次。 [療效]此方治療婦女陰癢 35 例,均收到滿意療效。一般 2~3 次即愈。 [來源] 白秀芝,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5; (1): 28 2、熏洗沖劑 [藥物]蛇床子、苦參根、艾葉、明礬按 3:3:3:2 的比例藥量。 [用法]上藥按比例研成粗未,分裝入紗布袋或石棉紙,每包 30 克。 每次 1 包,以沸開水沖泡,先熏后洗,每次 15 分鐘,每天 1 次。同時更換內(nèi) 褲,月經(jīng)期停用。 陰道分泌物較多的配合中藥內(nèi)服,外陰白色病損加鮮桃葉 50 克煎洗,外 陰有糜爛潰瘍的洗后撒上外用賽霉胺粉,滴蟲性陰道炎洗后加用滴維凈 1 片 塞入陰道后穹窿。 [療效]此方治療婦女外陰瘙癢 70 例,痊愈 56 例,減輕 13 例,無效 1 例。 [來源] 鐘秀美,福建中醫(yī)藥 1986; (3): 49 3、止癢洗劑 [藥物]鮮石榴根皮 50 克,鮮桃樹葉、苦楝皮、生黃柏各 30 克,鮮按 樹葉 25 克,花椒 20 粒,冰片 3 克。 [用法]將前 6 味藥水煎去渣后,加入冰片溶化,趁熱熏外陰,待溫度 適宜后坐浴 20 分鐘,每天 2 次,連續(xù) 5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外陰篷癢癥 34 例,治愈 29 例,有效 4 例,無效 1 例。 [來源] 張桂寶。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4; (10): 467 4、苦參洗劑 [藥物] 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白礬、芒硝各 30 克,黃柏15 克。 [用法]將上藥煎水先熏外陰,后坐浴 10~15 分鐘。每 [來源]朱培忠,等,四川中醫(yī) 1985; (7) : 53 5、白冰方 [藥物]白花蛇草80克,苦參、黃柏、木槿皮、蛇床子各15克, 花椒9克,冰片3克。 [用法]將前 7 味藥煎水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沖入冰片溶化, 先熏陰部,待水溫適度后坐浴,每次 30 分鐘,每天 2 次。每劑藥用 2 天,若 陰部有損者去花椒。 [療效]此方治療陰癢 93 例,顯效 50 例,有效 41 例,無效 2 例。 [來源]盂慶洪。四川中醫(yī) 1988; (4) :37 6、蛇床子洗方 [藥物]蛇床子、地膚子各 12 克,蒲公英、苦參、生大黃、川黃柏各 9 克,威靈仙、白鮮皮、枯礬各 6 克,薄荷 3 克。 [用法]共研粗末,裝入布袋,水煎2次,藥汁混合熏洗坐浴,每天2次,每次15分鐘。 每次坐浴后更換內(nèi)褲,忌食魚腥辛辣之品,遇月經(jīng)期停藥。 [療效]此方治療陰癢 87 例,治愈 49 例,好轉(zhuǎn) 29 例,無效 9 例。 [來源」 傅壽生.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4; (10): 4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