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 - 圖為當代畫家陳雪嫻的作品《樹下人家2》。那粉白的桃花林中,隱約有酒香醉人,似有一處人家,不見人,不見屋,唯有幾樹桃花滿枝,等候著一葉烏篷小船。 桃花林中世外仙 花前坐花下眠 不語江湖 - 收聽 - (點擊音頻或視頻,即可收聽)
作者:唐寅(明) 為你讀詩:無歡 | 職員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 ● ● 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唐寅 - 關于作者 -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后世習慣稱其為唐伯虎。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精通詩書畫文,但仕途坎坷,最終看破官場后歸隱桃花塢。 - 關于版本 - 《桃花庵歌》流傳至今有眾多版本,其中主要屬“又折花枝當酒錢”一句差異較大。本次選擇的是蘇州唐寅園中石刻的版本。另有“又摘桃花換酒錢”一版也廣為人知。 - 詩享 - 一樹桃花一壺酒,亦醉亦醒畫中仙 《桃花庵歌》可以算是唐伯虎最為人所知的詩作了。相傳,唐伯虎當年在蘇州看上了一處廢棄的院落,卻因為沒有錢,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書作抵押,向一位當官的朋友借了錢。后來,他用了兩年多時間努力寫字畫畫賣錢,才還清了借款。這處房子被唐伯虎起名為“桃花庵”。
桃花,對于中國古代文人而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崔護有“人面桃花相映紅”以桃花喻美人,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以桃花喻友情,白居易有“山寺桃花始盛開”以桃花喻時節(jié),更有陶淵明用桃花建造了一個世外桃源,供文人歸隱而去,守護至純之心。而伯虎此詩,也是通過桃花“隱逸”的寓意,營造了一個畫中仙的意境,以示自己看破官場、歸隱于世外之意。
自古,文人在仕途中便總是坎坷多舛。文人骨子里的浪漫讓他們無法與世俗茍同,文人特有的單純也讓他們無法迎合官場中的沉浮。唐伯虎直白地說出,“世人笑我忒瘋癲,我咲(同‘笑’)世人看不穿”, 看似灑脫不羈,卻有著濃濃的“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情懷。文人皆有傲骨,以“淡泊名利”來形容他們,實在是世人站在了名利的角度而發(fā)出的感慨。與其說他們淡泊名利,不如說他們的世界中本就沒有名利的立足之地。 - 圖文下方,分享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 - 樂說 - 配樂剪輯自青年笛簫演奏家陳悅的《桃花渡》。簫聲纏綿,似窗外有的一片桃花林,在微風中搖曳;琴聲細碎,似屋內有放浪形骸的仙人,酒香醉人。不知那桃花林的深處,是否有一葉扁舟,可供渡人?●● ● ▎明日預告 明晚10點(1月17日),聽眾楊莉萍為你讀詩人楊牧的作品《行過一座桃花林》。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即可查看往期讀詩列表 信息來源:為你讀詩 策劃出品:Be My Guest·尚客私享家 戰(zhàn)略合作: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中國詩歌學會、中坤詩歌發(fā)展基金、世界詩歌運動協(xié)調委員會、麥德林國際詩歌節(jié) 法律顧問: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 知識產權訴訟代理律所: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 官方網站:www.thepoemforyou.com 本公眾微信平臺音頻、視頻及活動圖文信息報道系「為你讀詩」獨家制作,并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詩歌、圖片及音樂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協(xié)商授權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