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xiàn)代人來說,就總有些東西是說不上哪里好,但就是一定要買到:結(jié)婚戒指大概可以算是其中一樣。但你是否別扭過結(jié)婚為什么一定要戴戒指,又為什么非得戴在左手無名指呢? 為什么要戴戒指?
這被不少人認為是戒指的起源 關(guān)于戒指的起源,說法有很多,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這又是一個來自古埃及的傳統(tǒng):大約4800年前,古埃及的人們會用莎草、燈芯草、蘆葦和他們最著名的紙莎草編成戒指。 盡管在當時戒指還尚未和婚姻畫上等號,但沒有起始點也沒有終結(jié)點的它,的確已經(jīng)攜帶了「永恒」的含義。而中間的那個洞也是含義頗深,它象征著一條通往未來與未知世界的通道。所以在當時,戒指就已經(jīng)不是男人能隨隨便便送女人的東西了。 后來,古羅馬人覺得埃及人的這一套挺不錯,就給學(xué)了來。不過他們做了些自己的更改:對于羅馬直男來說,送戒指給女人并非為了示愛,而是一種「占有」的表達。他們用鐵磨鑄成名叫「普魯布斯環(huán)」(Anulus Pronubus)的戒指,象征著男性的力量和堅韌。 戒指最早作為婚姻信物大約是在公元860年?;酵絺儗⒔渲附榻B進入了婚姻的神壇,但當時的戒指裝飾十分復(fù)雜,要在上面刻上鴿子、里拉琴(古希臘的一種樂器)或是拉在一起的兩只手。到了13世紀,結(jié)婚戒指的裝飾才被大大簡化。 為什么要戴在左手無名指上?
左手無名指下有一條直通心臟的「愛之血管」 關(guān)于這件事,我們找到了三個說法: 說法一:根據(jù)古羅馬人的說法,在左手的無名指上有一條直接將血液蜀王心臟的血液通道,名叫「愛之血管」(Vena Amoris)。盡管現(xiàn)代科學(xué)已經(jīng)證明了它的不靠譜,但這依然是不少西方國家的浪漫主義者們經(jīng)常會提到的一種說法。 說法二:早期的基督教婚姻中,婚戒一開始是戴在中指上的。當誓言宣誓進行到「以圣父、圣子和圣靈之名…」的階段時,神父會摘下新娘的戒指,依次觸碰拇指、食指和中指,最終戴在無名指上,以表示這段婚姻已被正式封印。 說法三:相比起來,最后一個說法就要實際且無趣不少了:總得來說就是因為左手無名指用到的機會相對較少,畢竟如今的戒指都是用較為嬌貴的軟金屬打造的。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是在今天,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會將婚戒戴在左手無名指上。在包括挪威、俄羅斯、希臘、烏克蘭、保加利亞、波蘭、奧地利、德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眾多國家,婚戒大多是戴在右手上的;而在猶太文化中,新郎則會將戒指戴在新娘的食指上。 |
|